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2021-11-28杨雪琼

山西青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精细化理念

杨雪琼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033)

高等教育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功能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社会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高校学生工作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也给予了高校很多的责任,当前部分高校的学生工作开展水平比较低,没有利用科学的管理理念进行工作。精细化管理一开始是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理念,在西方国家许多大学都引用这一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我国高校可以对这些理念进行整合,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从而推动工作的高效持续进展,但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持之以恒推进才能够体现其对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学校内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有精准的认识,转变自身对传统管理方式的认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让学校内的辅导员可以有比较高的积极性,在了解管理理念以后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文化积淀[1]。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校学生工作

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定义不同,每个定义都具有历史特点并且在动态的变化中。人们并没有给其一个明确的概念定义。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个方面是学生管理事务。

学生工作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事务工作,思想方面的教育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以及网络教育,还有党建、团建等方面的活动。学生事务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文化活动指导以及就业、服务管理[2]。

(二)精细化管理

不同于粗放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的管理强调精心对问题进行解析,再选出最佳的解决措施,追究事物的根源从而找到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类似于汽车行业中最先出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即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使生产流程有序开展。由于该理念具有广泛性,在其他领域中也逐渐被应用。精细化管理是以成本管理为基础,通过深入的研究最大程度减少生产生活活动所占用的资源,是比较科学的管理成本的一种方式。对细节进行管理有助于让学校工作系统化的开展,通过设立程序化的流程,让各种组织单元都能够协同运行。

(三)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应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也包括态度上的认真负责、过程上的有序系统以及在细节方面得到切实落实,确实让管理工作做到最优化。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管理第一个方面要注重重点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我国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工作,对方向有明确的把握才能够有显著的效果,第二个方面要每个环节落实到位,做到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坚持法治的过程中也要在学校工作中凸显人治。在学校内制定细致的管理规章制度,让每件事都有规则可以规范。完整而又详尽的规章制度可以避免管理工作中出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小事落实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精细化管理。第三个方面要让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真正做到遵守行为规范,从而在长期内形成习惯。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缺失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对规律的把握不够深刻,没有以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情况为依据开展工作。对有关理论的研究也滞后导致工作理念也比较局限。从工作内容来看,学校内工作能够量化的不多,没有做到精细化的管理。以经验型为主的管理比较侧重于对外在形式的把握,量化考核的内容很少。管理方法老套,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小,感染力也很低。

有一部分高校学生工作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防御型管理,没有注重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仅仅认为学生工作只是单纯的行政方面的任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遇到比较重大的事件,往往会导致警察等人介入。管理方式比较消极。另外一部分高校片面的追求稳定,工作没有程序。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敢真正地去惩罚学生,尽量忽视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升学生的自觉性,也没有注重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工作不够规范,隐藏着很多的问题[3]。

三、精细化管理引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措施

精细化管理在许多行业都有体现并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是切实可行的。学校引进精细化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正如大家所知,虽然学校的工作与企业的运营有着一些区别。但是,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值得被引入高校。与企业不同的是学校工作并不追求盈利,更加侧重于对各种人才的培养。学校引进经济化管理的理念,可以对陈旧的管理措施进行改变。通过借鉴优秀的理念,弥补学校工作的漏洞,促进学校整体实力提升,提高管理水平。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精髓

学校工作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即学生的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全员参与。学校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中,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是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参与。学校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同,主要是以培养人为目标。优秀的大学生是促进国家兴旺的栋梁,高校教育工作追求让大学内的学生可以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也应该立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二)强调细节控制和过程管理

为了将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形成体系,就需要将无数个细节组合起来。学校工作的细节可能是一件平凡的小事,或者是具体的工作步骤。这些看似比较细微不值得关注,但往往决定着管理能否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必须要注重细节的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争取做到完美,每一个琐碎小事都争取落到实处。切实落实每一个措施以后才能够将工作量化,切实的检验成效。对工作内容进行细致的研究,解决现实管理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4]。

(三)注重体系管理

精细化的服务与管理一般都涉及许多方面,要让各个方面全面推进就需要以制度管理为主。学校内的工作制度体现着学校管理的风向,具有约束作用。良好的管理体制可以在大范围内规范学生以及老师的工作行为。对不同职位的职责可以进行明确、对会议制度进行确定、考核制度进行完善、评价制度推进多元化开展。

四、高效工作引入经济化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一)完善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要注重学习的身心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在学校内全方位的发展。想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不能够忽视管理细节。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生理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就可能影响其发展方向。当其进入社会后也会给社会带来问题。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没有一件小事不值得重视,也没有细节是微不足道的,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细微的环节总是关系众多事情。虽然学生工作冗杂,并且需要经常重复,没有太大的新意,但在长期从事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浮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之中。对工作中所遇到的细节问题进行认真的处理,逐渐改变粗放的管理模式,促进精细化模式在高校稳定开展。

(二)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观念

进入快速发展的新世纪,我国如果想要推进改革顺利开展,就需要理念先行,更新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更新有重要意义。我国对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价值观方面要改变以往片面强调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确立教育第一步首先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向着取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让其在社会中可以生存下来。在教育管理理念中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另外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在管理理念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的无限可能。不能够片面强调精英目标,忽视每个个体的和谐发展。从教育质量上来看,考试分数并不能够成为唯一评价的标准,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主动性。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发展创造力,在实践中践行这些新观念就需要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推进教育工作为教育变革而服务。

(三)形成优质大学文化

学生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尤其是在高校内更需要注重方法的采取与理念的更新。坚持学生在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瞄准工作问题,落实制度化管理,促进管理服务最优化。观察如今世界上优秀的大学,他们不仅有岁月所积淀的历史,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在清华大学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情怀,在耶鲁大学注重培养个人的领袖气质。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形成学校独特的氛围,有特色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学生在学校内收到优质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地成为具有文化品格的人,也有助于学校教学以及科研事业的发展。

在学校内形成完备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可以让学生有精益求精的内涵,鼓励学生更加注重细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也在强调成本意识,管理理念与相应的大学文化一样起着塑造人的作用。在高校推行经济化管理,学校工作人员也逐渐注重人性化的措施与精细化的意识。在高校促进管理方式改变并不仅仅是使学校系统运作发生改变,也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可以彰显大学特色,促进大学文化源远流长,持续发展[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精细化理念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