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西B市为例
2021-11-28罗淇中
罗淇中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医疗卫生资源不仅是我国卫生领域的最重要的资源,更是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配置,直接关系到当地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进而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仍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对推进广西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广西B市为例,对B市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解决当前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存问题,为今后优化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资料来源。通过向广西B市12个县(区)的所有医疗机构,发放《2019年广西B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信息表》,收集B市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资料数据。各辖区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下级卫生机构上报信息表,以县(区)为单位上报至B市卫生健康局进行统计分析。信息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学历、岗位、学历、职称等。
(二)对比资料来源。将收集好的《2019年广西B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信息表》与往年数据作对比,包括人员学历、岗位、学历、职称等,分析占比、发展趋势与不足。
(三)统计学方法。利用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以及Excel等对《2019年广西B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信息表》进行数据分析,筛查排除重复性数据、核查数据准确性,将误差较大数据进行审查。
二、调查结果
(一)人员机构编制情况
目前B市各级各类的医疗卫生机构共2672所,编制的床位数共14185张,实际开放病床有17871张,全市共有县一级的卫生事业单位为1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175个,村卫生室1815个,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定编制17447人,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岗人数294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633人,占总数的73.51%。
1.市一级公益医院人才情况
市一级公益医院共有5个,核定人员编制1342人,现有人员2697人,在职在编1084人,编外聘用1653人,在编指数人员992人,占在职在编总数的90.51%。
2.县一级公益医院人才情况
B市12各县市区,县一级公益医院34个,核定人员编制12775人,实有人数5281人,空编7494人,目前在职在岗11557人,在编卫生技术人员4013人,占编制总数的75.99%,其中医师数2273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6.64%。
在编技术人员职称结构:高级439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0.94%,中级179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44.75%,初级1590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9.62%。
学历结构:研究生以上有35人,占卫生技术人员0.87%。本科学历1742,占卫生技术人员43.41%。大专学历1700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42.36%。
3.乡一级公益医院人才情况
B市1174个乡镇卫生院和5个社区卫生中心,现有卫生技术人员6178人,在职在编4079人,编外2697人。在编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副高86人,占卫生技术人员2.11%,中级703人,占卫生技术人员17.27%,初级9880人。占卫生技术人员24.08%。
(二)出台政策
B市在2017年出台《B市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于2019年4月12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B市乡村医生卫生队伍待遇保障水平的若干政策规定》。政策出台后,B市各个县市区做了具体的招聘方案,资源优化整合,因地制宜招揽医疗卫生人才,如今政策将村医的待遇最少提升至原来的6倍,一个好的村医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收入。
三、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一)人才引进难,留人更难
B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招录难、引进难、流通难、留住难。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较为艰苦,设施、设备较差,福利待遇较低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B市近年来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是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高校毕业双选会,还是通过“三支一扶”支医计划引进以及公开招聘,各种渠道引进卫生人才结果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一是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环境比较差,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二是收入较低,与工作量不成正比;三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医疗技术水平难于得到提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比较明显。
(二)财政投入少,人员待遇低
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多数仅有妇幼保健院是全额拨款,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为差额拨款,有些为定额拨款。乡镇一级除了德保、那坡、田林为财政的全额拨款,其他的9个县市区乡镇卫生院财政拨款是按照编制数的50%到70%来拨付。其他自聘人员的工资及五险一金等全部由乡镇卫生院自筹,对医疗设施的投入几乎没有。医改后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普遍学历低、职称低,难于考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工资待遇难于提升。在这种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下的情况下,现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安心基层工作,基层卫生人员流失比较严重。
(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一是卫生人员担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工作量大任务重。但是具有执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生单位,而乡镇卫生院具备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比较少工作压力大;二是基础设施比较差,业务用房紧张,职工生活用房不够,给职工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更为明显;三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卫生专业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技术水平低,有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名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不能满足群众就医的需求。例如B市L县现有758名在编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115人,占总卫技人数的15.7%;专科学历322人,占总卫技人数的42.48%;中专以下学历321人,占总卫技人数的 42.34‰。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多,人员编制核定总量少
基层医疗单位的条件较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差距大,招聘的门槛较高,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无法招到人,导致县乡医疗卫生的编制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不同程度的存在聘用编外人员的情况。B市县乡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岗的人员是29427人,在编的17447人,占了59.29%,编外人员是11980人,占40.71%。市级公立医院空编率为近20%,县级公立医院空编率为60.06%,乡镇卫生院空编率29.86%。二是基层卫生人员编制核定总量少:全市12个县市区,135个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9个以及5个社区服务中心,核定编制4808人,目前还是按照2011年基层医改值辖区总人数的1.2‰—1.4‰来核定。乡村配置标准每千人配置,目前全市配置专职村医2304人,应配置3000多人,现还缺700多人。
(五)医护人员执业资质考取困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考取执业资质很艰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比较突出。一是《执业医师法》的出台实施使乡镇卫生院一部分卫技人员不符合条件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如2011年B市某县过渡聘用的70多名卫生技术人员因不承认学历而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二是在乡镇卫生院工作时间长,接触放射、B超、心电图和检验机会比较少,见识疑难病例分析少等原因,多次参加考试不合格后均放弃再考的情况比较多。
四、对策与建议
(一)逐步配强配齐卫生技术人员,保障老百姓“中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每年通过向社会招聘高学历、高职称的具备执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才充实到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医疗技术卫生专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加强卫生技术人才业务培训。一是按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培训目标要求,每年选送5—10名技术人员参加级业务部门举办业务培训班;二是依托区内医药院校,拓展培训渠道,积极鼓励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达到4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逐步解决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低的问题。三是利用网络资源,逐步实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每年选送卫生技术人员到三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半年以上,全面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临床技能水平。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改造乡镇卫生院业务和职工生活用房,逐步购置、更新诊疗设备设施,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生活条件。同时,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性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业务经费和编制范围内配备的各类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参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办法由自治县级政府作出安排、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
(四)出台招人用人激励政策。为解决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年龄老化、技术断层、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建议在招人用人上,允许采用“先招人用人、取得执业资质后即入编”的办法,对于有空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的医疗卫生单位凡依法依规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用编申请,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再由自治县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直接办理入编和工资福利待遇等手续。在人才培训和配置的问题上予以政策倾斜照顾,同时,在“定编定岗和不定人”的模式下,鼓励和引导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不断充实基层卫生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