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不停学”的教育网络舆情研究

2021-11-27李桂容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

李桂容

摘要: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造成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商户闭户。为阻断疫情进入校园,教育部决定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确保不耽误学生学习,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教育网络舆情;在线教育

引言

受新冠疫情影响,在全国延迟开学背景下,规模化在线学习成为各地教育部门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首选方式。这种面向全国的规模化在线教育是一种在特殊时期开展的非常态的教育模式,堪称一场教育实验,此时提炼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日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强大支撑;同时,“停课不停学”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首次被在线教育取代,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必将暴露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各种问题”。祝智庭指出,“停课不停学”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学生“有学可上”的迫切需求,但“能否上好”则需要实际实践的探索和验证。

一、对于“停课不停学”实际完成状态的态度

(一)担忧对学生视力产生的不良影响

从所现状来看,学校做课程规划时已将学生的视力保护与身体锻炼列入考虑,并设置固定的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时间。但是,居家学习带来的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对尚在发育期的学生的眼睛造成的伤害依然不容乐观。

(二)对在线学习的学习效果认可度不高

公众认为,学生学习效率差、成果差,原因主要在以下三条:第一是中小学生自制力尚缺乏,在独自面对屏幕时易分心;第二是教师在线教学时同样是独自面对屏幕,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实时掌握,教学体验和教学效率因此受到影响;第三是复工早于复学,家长上班后的设备调试和学习监督由老人接管,存在“搞不定”“管不了”的情况。

(三)技术手段仍需更新、加强

录播课程进行流畅,但无法互动、沟通;而直播课程处在反馈过多过碎、秩序混乱或者反馈过于麻烦、浪费时间的两个极端。课程的设置和课堂的规则仍需依靠技术手段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更新修改。

二、对于在线教育未来发展的态度

(一)加强进程管理

首先,线上教学,特别是选用其他平台的慕课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要及时了解和管理。由于不同于校内课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无法进行管控,因此更要加强过程管理,督促学生及时修完课程。其次,为确保复课后,教学的接续推进,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进程的管理。由于线上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的开展受到网络、平台等技术影响较大,例如:网络瘫痪、平台维护等,造成课程进度无法按时完成。因此,更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进程的管理,对未完成的教学任务,要督促教师采取错峰错时的方式及时补上,确保教学进程按序推进。

(二)重构教学平台,提高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度

目前,大部分教师均采用QQ群+直播平台+教学平台等多途径的在线课程空间开展教学,但实际授课时会出现不能有效衔接的现象,各种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堆砌并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反而会增加学生负担。通过这次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应当总结经验,加强网络化教学研究,重构教学平台,将各类平台优势结合起来,解决多教学平台共用的问题。教学平台和教学流程的简化和优化,是在线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尽管在疫情期间,教育部免费开放了各级各类在线课程2.4万余门,但大部分教师仍表示没有适合的在线课程可供选择,有76%的教师采用自建课程,甚至同一个院部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師也是各建各的资源。建议学校应加强课程团队建设,要鼓励共享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队伍作用,很多教师可以组织起来共同完成某个教学任务。例如,课程团队资源共享,探索和实践了线上合作教学,将多个班级整合成一个网络教学班,打破按课表时间的限制,按周作为教学时点。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在线直播阶段、在线互动阶段、课后作业阶段和课后拓展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五个阶段相互补充,相互递进,教师全程参与,形成完整的在线教学体系。在线直播阶段由一位教师进行课程直播,课程组其他教师全程在线,及时对课程中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维持直播纪律,并完成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和互动数据统计,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课程团队突破时空限制,集中优势师资资源、教学资源,各司其职,默契配合,完美实现“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三)强化线上教学环境

保障线上教学模式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软硬件环境支撑,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来说,加强偏远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网络环境为线上教学提供最基础保障。从部门层面来说,高校应选择承载量大的教学平台,同时配有备选方案;教育系统有必要建设融合式线上教学平台,融入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避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因选择不同平台,而造成教学资源分散。从平台层面来说,很多常用的企业软件,如腾讯会议、钉钉、ZOOM等,设计初衷是服务于企业多人会议,部分功能未必完全符合线上教学需求,就需要深入开展需求调研,不断优化服务能力,实现平台与教育有效融合

(四)以课程为核心,科学制定线上教学设计

无论是传统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课程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内涵一直在不断深化和丰富,课程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专业内涵提升和教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提升。我国学者郑云翔提出线上教学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还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教学设计应多融入问题解决、实践探索类的教学活动,突出教育个性化、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应秉持“引导”的教学理念并贯穿于学习活动过程的始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对线上资源进行搜索、选择、思考、交流与写作。线上教学的最终体现是课程的实践和应用,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实现线上教学的核心关键,针对线上教学设计,教师应重新定义课程的目标,精心重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组织和实施,并适当提高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同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引入案例式、研讨式和项目式等多样化混合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化与推进,在线教学不仅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习的需要,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学校需要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在线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师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能力,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洪凯,宋越,肖玉芝,冶忠林.在线教学的网络情感演化分析——以“停课不停学”为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7(01):26-36.

[2]郭晓航,闵素芹.教育舆情评析——以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舆情为例[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7(06):40-47.

[3]郭荣荣,闵素芹.“线上学习”舆情分析与在线教学提升策略[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7(06):48-54+78.

[4]王国勇.“停课不停学”背景下在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6(27):142-143.

[5]王立平,曹岳敏,许梦球.停课不停学,师生上网课[J].高中生,2018(12):36-39.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能否经受住四重考验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在线教育商业模式探究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