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武术课程在教学中的探索分析

2021-11-27张明明

当代体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武术全民身体素质

张明明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可以说是屹立于世界的一面旗帜。武术自身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守自卫、竞技观赏、技艺交流、修身养性等。随着对于该项目的重视,武术已被规定为中小学及大学体育教育的必修教学内容。武术是幼儿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的对象,幼兒是大的学生群体,在幼儿中开展武术教学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将从武术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出发,从幼儿武术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研究。

1 幼儿教学中开展武术课程的意义

1.1 幼儿武术的开展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

全民健身指的是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通过一些健身运动增强身体力量,增加身体的柔韧、平衡和柔韧,提高控制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的号召主要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并建议青少年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 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在幼儿教学中加入武术课程,正是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

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布之后,武术课程在幼儿教学中的地位更加明显。而且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武术作为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体质、性格、品质、民族情感等方面的影响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代替的。我们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组织和开展幼儿武术课程,培养幼儿对于武术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武术的学习和锻炼中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1.2 幼儿武术课程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幼儿武术课程是在武术动作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和设计一些对于幼儿来讲比较容易学习和学会的技术动作。尤其可以设计幼儿武术操或者幼儿武术游戏,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如协调,平衡,柔韧等。

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基本动作的学习非常关键,如柔韧练习中的压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而且需要能够坚持,所以能够培养一定的吃苦精神和忍耐力。基于幼儿的生理特点:骨骼和肌肉富有柔韧和弹性,但是肌肉较弱、耐力差,武术节奏鲜明、招式众多,不仅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平衡等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增强幼儿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1.3 幼儿武术能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瑰宝,也是我国屹立于世界各国的旗帜。武术中的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坚韧求实、勇敢仗义等优良品德,具有强烈的教育效果。随着人们的价值观的变化,武德的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仁、忠、义、勇体现着中国传统深厚的哲学思想。幼儿武术教学,既能够增强幼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很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2 幼儿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及步骤

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武术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基础性和启发性。主要是基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可以结合动画的图解和视频,另外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武术礼仪。在学会基本的动作之后,幼儿的兴奋性可能会基本到达低谷,这是咱们可以引进动画片里的英雄任务,塑造英雄的形象。当孩子们对于英雄出现羡慕或者模仿的时候,咱们可以通过教授幼儿武术操,满足他们对于英雄任务的模仿,进行武侠故事的角色创编。

3 幼儿武术课程教学经验总结

3.1 做好充分的准备

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该区别于成人的武术教学。例如幼儿的注意力易于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且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情绪的掌控不好,幼儿时期的身体正处于急速发育时期,具体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处于劣势,因此,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另外,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有所创新,将学与玩结合在一起,增强趣味性,在比赛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在课堂组织上要严慈相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宽严结合;在动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动作到位,模仿能力是幼儿的优势,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功效。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来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鼓励为主,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信。

3.2 安全保障下德艺双修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幼儿武术教学中,务必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在快乐玩耍时,因此,指导教师在幼儿武术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将安全意识牢记心间。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对于安全隐患比较大的武术动作要尽量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提醒幼儿哪些是能做的和不能做的,或需要在教师的协助下才能完成的。安全地开展武术教学,是幼儿武术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幼儿时期是礼仪、规则和习惯养成的敏感期。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礼字为先,武德是我国武术长期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内容,这也与儒家文化有着很默契的呼应。武德的延伸教育一方面能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优秀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本化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礼仪教育在武术中的渗透,对幼儿的行为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如抱拳礼,是最具武术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礼仪,并步站立表示尊敬,左掌四指伸展表示德、智、体、美四育并举,屈拇指表示谦虚不自大,握右拳表示武勇顽强。

总之,幼儿通过对于武术的学习和练习,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态,体形的塑造,培养幼儿知礼、懂礼、吃苦耐劳的品德和意志品质,而且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广泛弘扬和传播,促进全面健身活动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提高国民素质。

(作者单位: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武术全民身体素质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3月历史大事记
锻炼
新发现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