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思考

2021-11-27朱晓艺

当代体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育人

朱晓艺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潜在育人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价值思想。而这一举措正是为了迎合课程思政相关要求而提出,便于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步发展,学科育人价值最大程度上发挥,对于学生未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相较于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政角度下着手展开分析,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潜在育人价值深层次挖掘和利用,便于提升教学有效性,实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发展。

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的学生相较于初高中学生而言,自身已经具备较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同时也是道德水平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便于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发展,助力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发展。但是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滞后,灵活性、吸引力有所不足,常规的班会或讲座形式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新时期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深层次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潜在育人内容,发挥体育学科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欠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課程思政概念探究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将思政教育的相关思想和理论渗透到学科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稳步提升。课程思政本质上是落实立德树人原则,也是一种德育教学的有效措施,对于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积极引导作用。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在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时,还可以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优势,并且在融合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所以,在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有助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规范行为举止,努力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

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优势分析

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应用,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思政教育本身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性内容,在协调解决社会矛盾冲突方面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就思政教育来看,客观反映了教育者所制定的政策和方针,力求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与行为契合国家政策要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加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想层面上的教育,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实现个体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进而推动全社会发展。

体育则是一门锻炼身体素质、磨炼意志的活动,思想内涵丰富。而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各民族生产实践中所衍生的复合文化形态,将娱乐、竞技和教育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很有必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先贤思想重现,促使学生自我完善。民族传统体育蕴含丰富的理论思想,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古往今来,有很多先贤提出的“射以观德”“内外兼修、德艺双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思想,强调个体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新时代则有“全面健身”“体育之功效”以及“德智皆寄于体”等思想,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体育精神,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也是课程思政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其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和思政教育理念相契合。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均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融合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客户才能需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理念相契合。课程思政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已制品的,充分契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育目标。在育人实践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培养更符合社会持续的复合型人才。

3 课程思政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的有效路径

3.1 构建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背景下,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和完善,需要充分契合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因此,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实践引领作用发挥,注重课程教育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将育人目标贯彻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坚持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寻求文化育人模式来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技能和思想道德协调统一。培养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人才,围绕该目标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积极主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推动教学目标朝着教化方向转型发展,合理运用教化手段来创设高效、和谐的育人环境,并非是强制性用规则去死板的约束学生,带给学生更加人性化的学习体验。

3.2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结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相关要求,应注重学科特性充分发挥,相较于单一的思政课程,兼顾学科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将思政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教学各个环节,进而实现体育课程育人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落实思政教育,充分契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特性和教学要求,对课程内容进一步重构。首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知和理解。发挥学科和专业思政优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溯源历史情境,置身于其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体育专业素养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其次,围绕文化情怀教育核心内容,优化设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内心深处。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依托于传统体育项目着手展开,因此可以深层次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潜在文化内涵,基于历史典故或是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岳飞、霍元甲或许海峰、李宁等民族英雄的光辉伟绩在学生面前再现,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最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积极推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丰富学生学科知识储备同时,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其本质上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基础上,针对性强化学生的思想品质。民族传统体育有龙舟、武术和拔河等体育项目,将传统体育资源有机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便于培养学生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德。

4 结论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中,积极融合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便于深层次挖掘传统体育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思想,综合素质高水平发展。

课题:“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GXGZJG2021B112)《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课堂的融合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