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021-11-27马世林
马世林
基于体教融合大背景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对中国竞技体育在后备人才储备上未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概况分析,结果显示:“举国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系统长期处于一种近平衡态,在与外界交换物质的过程中逐渐物化,从而忽略了人的发展,进而违背了育人夺标的初心。我们应把人文教育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切入点,持续推进我国竞技人才系统的开放性,应夯实学校体育工作,整合资源,以政策为导向,探索中国竞技人才系统远离平衡态下的新路径,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牢基础。
融合一词起源于古代炼金术,即溶解,调和,融成一体。心理意义上指不同个体、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者接触后,认知、情感和态度融为一体。其实,体教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它是随时代变迁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赋予其不同的内涵。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体教结合之路,只不过这么多年体教结合道路走得异常艰辛,成效也不足。不得不承认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竞技体育,虽争金夺银,为国争光,取得了卓越成就,但一直饱受争议,从耗散结构理论角度来看,中国的竞技体育处于一种近平衡态,关于人本质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正确性在于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1 “近平衡态”的竞技体育人才概况
竞技体育人才径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对竞技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特征:“培养周期长、投入资金大、运动寿命短、淘汰率高、重技能轻人文,”从而忽略了人的发展,在个体自身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均处于常态的情况下,它会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了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提升,久而久之就会有不良之风盛行,自运动员职业化以来他们的收入与能力是不成正比的,我国运动员的薪资报酬是日本的2-3.5倍,取得的成绩却有待商榷。职业化的本意是通过建立竞争机制,结果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假球黑哨,球员素质不升反降,理念滞后,竞技体育就是为了谋生和生存的手段,致使不协同、持续性的问题不断出现。在竞技体育系统内的运动员是幸福的也是悲催的。幸福的是运动员衣食无忧,只管好好训练,悲催的是运动员只是奖杯生产线上的搬运工,太过于死板、机械化。在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仍旧是依靠政府的大力投资,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竞技体育系统内部未能自发生成非依靠外在力量推动形成的有序结构,未能实现从静态科学观向动态科学观的转变,即竞技体育复杂的系统未能得到持续发展。
2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文關怀,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人的思想、行为。是对人全面发展的人格的塑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文精神的重点和特点是不同的,它反映的是特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正如英国著名美术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可以看出人处于一种主体地位。前段时间网络热词“年轻人不讲武德”从本质来看就是人文精神的直接体现,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对人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的落脚点始终在人,与其说是为了生活,其实不然,更多是人性的修炼,其最高境界就是:“舍小我,为大家。”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世界复杂的大系统下,人们可以自发的利用系统内部各要素,促使系统不断向更高级的且有序的自组织推进。
3 “体教融合”视野下的竞技体育
我国长期实行的“双轨制”,即举国体制下的“唯竞技成绩论”和应试教育下的“唯文化成绩论”,各行其是,从而忽略了对人的培养,运动员只要运动水平高就是好运动员,只要文化课足够好就是好学生。此次体教融合,不单单是把体育和教育两个部门简单的合到一起,主要是一种理念的变革,从而使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实现学校体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价值,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另一方面要凸显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优秀竞技运动员的价值。体教融合为竞技体育拓宽路径,文件明确提出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制度以及整合体育赛事,合力共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相关的政策,构建优秀后备人才成长和上升的通道。从耗散结构的理论角度来看,打破了竞技体育系统固有的近平衡态,使竞技体育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才会变得不稳定,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才有可能突变和发展。
3.1 把人文教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切入点
长此以往,在《竞技教育学》中研究的竞技与竞技教育,虽都将育人夺标视为核心要义,但竞技的重心更偏向夺标。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在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下,金牌是我们评判一项运动开展的重要指标,这也正是所谓的唯成绩论,一旦成绩不好就觉得该项运动没有开展的必要,不论是参与人群还是普及力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这也是导致竞技后备人才不足的一个原因所在,因此竞技体育更应该把人文教育作为切入点,以体育人,牢固树立育人夺标的理念,再者人文教育的本质是教化,从而实现对本我的升华。竞技体育需要超强的意志力与不懈努力,这个时候就更能体现人文教育的教化功能,因为人文精神是魂更是骨,是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最高体现。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机制中的反映。人文教育就是对本我意识的再教育,使本我的意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继而打破竞技体育的近平衡态,为竞技体育注入新鲜血液,使系统内各个子要素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发力,从而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进行进而达到自组织的过程,从而实现持续发展,这也将是当下竞技体育必须抓紧做也将持续做的事。
3.2 持续推进竞技体育系统的开放性
竞技体育系统理想的模型应是耗散结构下的模型,开放则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持续推进竞技体育系统的开放性将会是我国竞技体育迈出的重要一步。
人的开放性,第一点我们要做到的是对大众的开放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参与运动的人很少。近年来,随着校园足球的推进使得足球运动参与人数变得可观,但仅有校园的推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以此来感受体育运动带给我们独特的运动美,从而形成一种传承,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在闲暇时间多去锻炼,使得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这也是保障体育氛圍形成的良好基础。
第二点我们要做到的是对职业运动员的开放性,以往我国对职业运动员更注重技能水平的提升,在很小的时候就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运动员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类器材,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把运动员培养成只会摘金的机器,这严重违背了人本主义对人的定义。因此,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一定要让其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只有这样运动员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再者说我们国家其实不缺运动员,只是缺少优秀的运动员罢了。
训练系统和比赛系统的开放性,以往所有的训练基本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练员占据主导地位,运动员占据主体地位,按照固定的训练模式完成相应的训练计划,在此模式下教练员、运动员都能够很好的完成训练任务,只是教练员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该模式到底合不合适,效果怎样,永远只是一个谜底,对于运动员来说主要是缺乏主观能动性,训练的过程会充满枯燥感,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以赛代练,是检验训练着实有效的方式,通过比赛加强梯队间的交流,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尤其是对于青少年青训梯队来说会激励他们砥砺前行,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又能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使得竞技体育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3.3 竞技体育远离平衡态的新路径
理应发挥其优势与机遇,从而规避弱势与胁迫,应该有认识上的端正与提高。对于管理层面来说,应有新的管理机制,打破原有的稳态并及时与教练层面进行沟通。对于教练来说应有新的训练理念,新的训练方法。对于运动员来说应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能树立非线性思维。进而在竞技体育的大系统下层层推进,进行一体化改进,一体化落实。同时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应处于重要地位,应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搭建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起到引导作用,出台相应的政策方针,触发系统内的涨落机制,使得系统内部有无序向有序自发地进行,持续运转。集中力量办大事,对运动员应给予一定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潜能,在团队内应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促使每位队员能积极进取,努力提高个人的竞技水准。
4 结论
审时度势,我们一定要清楚当前竞技体育缺什么,不能病急乱投医,这样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以往我们太过于看重成绩,导致我们把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到竞技能力的提升上,从而忽视了对人的再教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使得竞技体育物化现象加重,导致竞技体育系统长时间处于近平衡态,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只退不前,不得不依靠政府苦苦支撑。当今时代,在体教融合视野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更不应该忽略对人的教育,应把人文教育作为竞技体育的切入点,为竞技体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得竞技体育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自发推进,系统内各子系统因素间相互协作,不断使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持续运转起来。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