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7李正杨继苹李玉晶王建松张迪
李正 杨继苹 李玉晶 王建松 张迪
摘要: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从形态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文章分析了将“雨课堂”应用到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对病理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雨课堂”;病理实验教学
1.1病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病理学教学中存在授课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授课方式仅利用课堂时间教师很难将所有重点和难点讲解清楚。病理学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补充及实践,具有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在以往的教学中,病理学实验教学是教师提前准备好每个实验的板书、挂图、病理切片及大体标本等,学生主要是通过显微镜观察镜下变化,教师是通过对挂图讲解来增强直观性,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学生学起来费劲、问题较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费力,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效果不理想。不能全面地反映病理學实验真实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既能节约上课时间,又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病理学实验。
1.2“雨课堂”教学的优势
智能手机是现代重要的通讯设备之一,借助于手机的雨课堂,可时时推送视频、PPT、文字讲义等,学生可以随时观看,直观性强。
“雨课堂”的教学应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病理切片观察方法有了可替代的途径。传统的病理教学切片观察必须具备病理切片和显微镜两大要素,目前病理实验教学是将准备好的病理切片发给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雨课堂”可以在实验教学前把相关预习的实验内容、解剖结构、组织学形态图片、病理图片等推送给学生手机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提前进行病理实验课的预习。实验中运用多媒体把组织学形态图片及病理图片与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相结合,实验后再把相关联的练习题推送给学生,结合实验内容完成作业。雨课堂的教学应用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及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各种病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雨课堂的应用使教师的演示、讲解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实验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通过雨课堂的互动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转变。
雨课堂应用于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验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升,实施雨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应用能力是一个挑战,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同时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课堂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教师一定要对课堂内容和设计非常熟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加雨课堂教学的老师提前要集体备课,研究实验内容,确定实施细则,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3“雨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替代实验教学
对病理学实验教学不能过于依赖于雨课堂PPT实验教学,还是要与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为主,雨课堂PPT实验教学作为对照和辅助手段,在实验课内以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为主,雨课堂PPT病理图片可作为对照观察;在课外以雨课堂PPT病理图片观察以复习巩固,这样既为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一个空间,又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点唯一途径,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不断实现教学观念、课程标准以及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创多元化、个性化的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课中引入雨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显著,为今后理论课的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卓丽娟.病理学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30-132
[2]吴波,周晓军.虚拟病理切片及其应用[J].临床实验病理杂志,2008,23(3)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