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核潜艇问题预示国际防扩散的新挑战
2021-11-27许春阳
许春阳
许春阳
澳大利亚2021年9月16日宣布将在美英协助下建造核潜艇的消息,迅速引起国际各方反响。澳大利亚作为无核武器国家输入核潜艇技术,开创了核扩散的新途径,也预示未来国际防扩散可能面临的新挑战。
民用核工业已有良好的防扩散屏障 民用核工业涉及很多两用品和两用技术,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和技术既能民用,又能用于制造核武器。为避免无核武器国家在民用核工业的掩盖下用民用核材料发展核武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要求无核武器国家的民用核设施、核材料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保障监督。保障监督借助物料衡算、封隔与监视、现场视察等措施,起到隔离、慑止、阻拦的作用,并能及早发现核材料转用的发生。
一个国家一旦作为民用用途掌握了少数直接用于核武器的材料、能够直接生产核武器材料的技术(最主要的包括高浓铀和钚材料、铀浓缩和后处理技术等),就能够快速获得核武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世界民用高浓铀极大减少,民用钚、民用铀浓缩和后处理也只集中在极少数国家,而且配有完善的保障监督措施。
澳大利亚核潜艇问题涉足防扩散灰色地带 与民用核能不同,无核武器国家获得核潜艇技术,属于防扩散体制的灰色地带,因历史原因而并未被NPT禁止,相关核材料可以不接受IAEA的保障监督。也就是说,围绕民用核工业建立的防扩散屏障,不适用于无核武器国家的核潜艇。
澳大利亚很可能直接引进美国或英国的现成潜艇反应堆技术,会在保障监督和高浓铀材料两个方面同时绕开防扩散屏障。第一,相关核材料可以不接受保障监督。即便接受保障监督,作为来源国高度保护的军事敏感信息,也无法采取直接的视察措施,只能用封记等间接方式来确认不被转用。加之核潜艇长时间离港在海上运行,监督的有效性、及时性难以保证。第二,美英核潜艇反应堆为实现高性能,核燃料都使用武器级高浓铀,一艘核潜艇的用量估计可达数百千克。结果是,澳大利亚将事实上持有可制造大约几十枚核武器的高浓铀,而且难以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督措施。
虽然国际社会一般不认为澳大利亚现在有发展核武器的意图,但是这一做法实际上在国际防扩散屏障之外打通了一条新的核扩散途径,一旦被更多国家效仿,将出现更多核材料不受保障监督的情况。这可以说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严重冲击。
常规军用领域将面临新的核扩散挑战 核潜艇问题也将不是孤例,它表明随着许多常规军用技术的发展,核武器扩散会有更多新的途径。涉及的有导弹技术、太空发射技术、各类军用反应堆,乃至增材制造、碳纤维材料加工等。一个国家可以在多个合法借口掩盖下绕开国际制约机制,更容易地获得发展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相关能力,这就给防扩散机制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国际防扩散研究者近期对此问题已有讨论,在传统的“两用”概念之上,衍生出“双重两用”“三重用途”“多重用途”等新概念,其挑战有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领域虽然建立了出口管制制度,可以阻止一些敏感技术在国家之间扩散,但像核潜艇案例一样,难以在生产和使用环节建立起类似民用核能的监督机制,制约力很薄弱。
第二,这些途径可能大幅度缩短获得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所需的时间。如增材制造等一些新兴制造技术,有可能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掌握原本需要漫长周期才能掌握的核材料生产工艺。
第三,防扩散的监督和评估,需要从过去主要关心核武器原材料的获得,扩大到弹头和各类运载工具研制等更多环节,这样才能全面评价扩散风险,增加预警時间。
结语 澳大利亚核潜艇问题表明,应该尽快建立适当的国际机制,充分解决核潜艇相关的核扩散风险,不要形成“特例”进而促成“惯例”,而且预示国际防扩散体制还将面临更多挑战而任重道远,尤其是多边规范和制度方面,还有大量空白尚待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