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
2021-11-27庄锡华
庄锡华
“不学诗,无以言”,文字表达应有审美的考虑。苏东坡形容吴山:“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写文章亦应顾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摇曳生姿、情韵宛然才能吸引读者,益智之外可获愉快的读感。评判文学作品用的是审美的维度,一般文章也不能割断与审美的联系。自古及今,但凡著述,当事人似都有提升文章审美品位的自觉。辞达而已,只是浅层次的要求;论说类文章也应情理俱佳、意深文美,在让读者接受学理启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古人因有“无文藻,不能成篇”的说法。
周作人是较早强调一般文章应在知性的论述中融入诗性因子的文人。在《美文》一文中他说,“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认为“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也可以说美文的一类”。《美文》没有具体篇名的指示,但按图索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苏轼的《思堂记》,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文意跌宕起伏,感情真挚、引人入胜。五四之后现代白话文迅速普及,周作人认为此时的文章存在一个普遍的“缺陷”,就是不讲究文章之美。在《燕知草序》中,周作人说到了美文的两大关键,即“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制”,还特别提出文字语言的问题,倡导“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从而打造出“雅致的俗语文”。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在知识与趣味两个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
重视声调、节奏、音韵也是提高文章审美品位的重要方法。好读、上口,读感必能得到优化。“感情返到正常状态是宫体诗的又一重大阶段。唯其如此,所以烦躁与紧张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晶莹的宁静。就在此刻,恋人才变成诗人,憬悟到万象的和谐,与那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的神秘的不可抵抗的美……”闻一多的《唐诗札记》有意避免学术论述中思辨的晦涩,以诗性的语言阐发对文学现象的学理见解,文气跌宕起伏,让读者得到良好的阅读感受。我们知道诗歌是吟诵的,节奏、声调、音韵的要求极高,古人因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齐东野语》说:“盖读书者其声正自可听耳。”可见供人阅读的文章也不是声调及音韵要求的例外。曾国藩在给长子曾纪泽的信里,也特别提到声调,说“声调铿锵,耐人百读不厌”,说诗成后必要吟咏,“自觉琅琅可颂”,即能“引出一种兴会来”。曾氏说的是诗,但诗体之外的散文,写成后倘能“琅琅可颂”,我想也必能得到读者的肯定。写作学有一个专门用语“流畅”,说的其实就是好读、上口。朗读与默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朗读的发声是可感的,默读发声于心底,其实也有声调、节奏、音韵的要求。默读枯燥更容易厌倦,富有乐感、抑扬顿挫的文句,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与效率。平时所说的文字流畅,实质是节律、音调的表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规整的句式中不时出现对仗的安排,加上高低起伏的声调搭配,读来十分动听。“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排比、顶针、回文、连绵,随着文意层层推进,语速跟着加快,感觉铿锵有力。闻一多认为,诗歌音乐美主要体现在格式、音尺、平仄、韵脚这样几个方面,散体文章虽然并无严格的规定,但既要获得音乐效果,也必须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中国的正史著作也非常注重文采,《三国志》大量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如:“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白居易重视诗的读感,经常将他的新作读给邻居老太听,文意晓畅明白,听着入耳,得到老妪的首肯,才会放心地向公众传播。“新诗改罢自长吟”“锻诗未就且长吟”,由吟诵验证读感,诗文名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文言文受骈文的影响,文句中多有对偶、排比,音调、节奏的有序变化,读起来悦耳,白话文也自有其提高阅读感受的有效方法。譬如句尾少用单音节词可以给读者留出品味文意的顿挫便是一例。汉语组词,可以多字,也可以单字,根据阅读经验,句尾的单音词让人有仓促中作结的不良感觉,句尾用双音词更能把握作者叙事时的心律律动,也能让读者在绵长的阅读中有顿的间歇。周作人《译诗的困难》说汉语的单音词“没有文法的变化,没有经过文艺的淘炼和学术的编制”,翻译时不能让人领略原诗的美。这是从表意效果考虑,从阅讀感受看,双音节词读来上口、入耳,能给读者较深的印象。古诗中“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连绵、双声叠韵,这些增加文章气势、影响声音效果的修辞方法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与运用。
写文章叙事、议论要注意节奏,该急促时急促,该舒缓时舒缓,张弛有度,平铺直叙读来枯燥无味。鲁迅比较中、日两种语言的特点,认为汉语文字稍嫌急促,与日本文字的悠缓形成对比。他说:中国文是急促的文,话也是急促的话。文章一味急促,就不免单调。此外,文章语气应当亲切平易、循循善诱。胡适写文章不大依赖技巧和修辞,下笔时平心静气,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写论说文,学殖深厚而有底气固然重要,但发声平实、随和,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平和的心态也至为关键。《红楼梦考证》对红学研究中索隐、附会派多有批评,胡适没有因为握有充足的理据而倚势压人,心态平和、实话实说,绝不让人有盛气凌人的压迫感。
学理文章一涉论辩,语气不免生硬。咄咄逼人,不能增加作者说事的理据。摆事实、讲道理,才能让人信服。“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鲁迅的杂文大多是针砭的文字,但读者不大能见到一般论辩文章常有的戾气。《忆刘半农君》悼亡怀人,作者摒弃了此类文章尽说好话的老例,精心挑选了与亡友过从的一些片断与感受,让人物性格中可爱或不那么可爱的两面都摆明在纸上,由读者品评。鲁迅与刘半农关系由密转疏的深层次原因虽只有寥寥几笔,但相信读者对其中微妙的底里亦会有所感悟。用生活实例说话,形象、生动,复杂的人物关系无需直接言说就能让人知晓,这就是大家的风范。与刘半农相关,该文还有对两个名头响亮的大人物的评骘。臧否人物,不免唐突,若评点中含着批评,弄不好,还会让当事人陷入没完没了的笔墨官司。有趣的是作者巧妙地以“武库”作比,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爱憎,又策略地软化了批评的语气。
行文富于变化,文字充满活力,宛曲多姿也是文章引发读者兴趣、提升审美品格的重要手段。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一文不足百字,语意竟有三转:孟尝君能得士,孟尝君未谓得士,孟尝君不能得士。三转之后,孟尝君失去了得士之名,怎样才能得士则成了读者充满兴趣愿意深长思之的课题。金圣叹称王安石此文第一句“斗然举起”,第二句“斗然劈落”,第三句“斗然转变”,第四句“斗然断定”,斩钉截铁,不可动摇,文章虽短,极能彰显作者千钧不拔的气概。短文数转文意,王安石的《读柳宗元传》又是一例,该文先正说,明言时人对柳及八司马负面评价的原因——因受利诱而陷不义;复微转,表达对柳氏的同情,肯定八司马困后思奋,遭贬后“穷且益坚”,其人生散发烨烨的光彩;尾反诘,批评者(所谓君子),“见其初,不能善其终”,论人品与八司马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文意层层深入,内含极强的导引意味。说理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也能优化读者的阅读感受。柳宗元的《谤誉》与方苞的《原过》分析两种对立的情形,谤与誉,君子与小人,此是彼非,分际应定何处?柳宗元通过复杂情形的论列,将“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及“君子宜于上不宜于下,小人宜于下不宜于上”的道理说得透彻明白,读者则能从作者充满机智的论列分析中体会到思辨的乐趣。《原过》君子与小人对举,分析君子、小人犯错的不同情形,引发读者的关注,针对各种犯错误的情形提出防错的方法,则又是一种有益的建议,文章能给人以极大的帮助。
人称庄子文章最富变化,“无端而来,无端而去”,刘熙载形象地称说庄子的文章“能飞”,能飞的文章必是充满魅力的文章。百字文章能够数转文意,“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宛曲多变的文章能够吸引人,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