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2021-11-27叶华

科技资讯 2021年22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叶华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1615

摘  要:该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以及加强审美教育的意义。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熟练通过运用网络媒体、延伸课外活动、展开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审美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授课中,并通过这种审美教育来强化课堂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审美教育  创造能力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8(a)-0118-03

Strategy of Infilt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YE Hua

(Qingxiangxiang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infilt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t the stage of pres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skillfully make aesthetic education penetrate into daily teaching by using network media, extending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arrying out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other ways, and strengthen the vividness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is aesthetic education, improv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abil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esthetic education; Creative ability; Aesthetic ability

在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文化与人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对于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小抓起,在培养的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不同策略把审美能力的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和认知,领悟生活与自然的真谛,使学生的主观情绪多样化,达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所做出的教育要求。

1  运用网络媒体,强化课堂生动性

审美能力重视考验人的感性能力,如果仅靠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无法使小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现阶段流行的网络媒体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多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多媒体图文结合的优势在小学语文课堂得到充分发挥。在像小学语文这种侧重感性感知的学科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目标,把多媒体教学方法与课堂知识进行整合,能够帮助教师强化课堂教授的生动性,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缺乏审美教育的单调性和枯燥性的缺点。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这一方法,得到了许多正面反馈[2]。

在进行《曹冲称象》这篇文章的教授时,教师课前进行了调查统计,询问班级中是否有同学看过《曹冲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动画片,但是反馈结果并不良好,看过的同学未达全班人数的10%。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媒体与该节课堂内容相结合,援引《曹冲称象》这一动画片进行课堂内容教授,并把这一动画片的内容贯穿到教学课堂的全过程,在课前先为学生播放该动画片的开头部分,通过栩栩如生的动画场景展示,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对该节课学习的好奇心,学生会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思考:“这头大象到底是如何被称重的?”“这头大象这么大,真的可以被称重吗?”教师为学生稍加引导,并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这篇文章主人公的背景,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在授课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3]。在授课的过程中穿插动画片的播放,让课文内容与动画片做到完美结合,这既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堂知识,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感官感知能力,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强化课堂的生动性来激发学生好奇心,达到一定的审美教育目的,也是一种有效手段。

2  延伸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思维力

许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根本上源于课本、源于文字,也正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常把教学重点都在课本和课堂上,忽视了对于学生课外实践的拓展。这种想法是偏颇的。与此相反,笔者认为语文恰巧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课本中获得的真理还要通过实践来加深领悟。因此通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构建学生审美思维,这既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如果只拘束于课堂,学生的情感就无法得到更好的激发,很大可能性会使学生变成一个“书呆子”,所以在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巩固中,教师都不能忽视课外活动的作用,而这种活动包括了许多方面,朗读比赛、阅读周、手抄报等都是课外活动的有效展开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好、探索美好,把审美教育贯穿课外活动中。

在进行《找春天》这篇文章的讲解时,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更能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季节。因此,通过这种春季专题式的教育,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关注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与自然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进行该课的讲述前,教师可选择一个合适的天气与地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让春季的各种细节变化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在旷野中闭上眼睛感受春风刮过,去触摸融化的溪水冰凉,仔细感受冬春交际时复苏的美。通过感觉直接接触事物而获取的信息,这是人们提高审美能力的前提,在这基础上,教师在对学生的感觉加以引导,使学生将实践与课本内容相联系[4]。让学生对在此次春游中产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可以通过绘画、剪纸等不同形式而不仅局限于作文,目的并不在于作业,而在于提高学生融入情感的能力。有了这一基础,在进行该节课的教学时,学生就能够活灵活现地将自己所接触到的春季美景与课本相联系。把学生与文章的作者置于同一春季情景中,并让学生从这个情景中感悟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审美能力。

3  展开情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

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能力,使学生融入诗人的情境中,这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载体,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古诗词,蕴含着不同时期文人墨客的丰富情感,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古诗词具有非常强烈的意象性,大多是与画面融合在一起的,通过鉴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人墨客所带给我们的风光画面与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5]。

在进行《望庐山瀑布》这篇古诗词的教授时,要注意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讲解,并以此作为重点,通过对意象空间的展开,了解诗人在作诗时所要传递的情感。这篇古诗词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景色,它产生于大自然,因而学生的情感也要与大自然建立联系,而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并没有亲眼看到过瀑布,因此虚拟的想象就无法使学生领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教师就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加以辅助。先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的阅读,通过对字词的把握,对这篇诗词进行初步的感知。让学生自行想象瀑布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使不同的想象思维在学生之间得到相互的交换。紧接着再用视频为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庐山瀑布的特点进行了解,通过视频中生动的画面和清晰的音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让学生有一种“我就站在当初诗人作诗之地”“诗人与我共在”的感觉,使学生身临其境,水到渠成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对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在对诗人情感深刻的把握过程中,充分提高审美认知能力。

4  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是相伴而行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创造能力对审美能力起着正向的辅助作用。学生如果在学习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那么审美能力的培养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我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对于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深,这就使得在一定的意义上学生进行主动感知和主动鉴赏的能力得不到很大的进步。提高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授课时,要始终秉持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观念,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通过开放性的课堂学习,拓宽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空间,让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智慧,并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从而达到知情合一,使学生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感认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将词语课堂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课文角色扮演的形式,提高学生思维活跃性与创造力。以《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进行脱离课本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課文中的小鸟或青蛙那么将会出现怎样的对话。同桌小组在教师的思维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着反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中心思想,进行角色扮演的沟通。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看问题要全面的道理[6]。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联想能力,对文章中的角色进行二次创造,在探究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提高应对社会生活的智慧和能力,把从文章中得到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中,从而变成学生自身最真实的感受,使美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得更加恰当,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进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开展审美教育,协助学生个性发展

在当前阶段,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对于现阶段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面临着全面发展的压力,小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个性与能力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展开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悟生活和自然的美,并将这种美内化于自己的心中,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以《田园四季歌》作为教学案例,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儿歌押韵所具有的特点,并从儿歌中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和田园四季的热爱情感。教师要使学生在准确把握字音自行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自由并且有感情的朗读,带领学生将文章中能够体现四季的名词形容词进行圈点,以“春风”“花”“草”等为媒介让学生领略四季的田园风光。通过儿歌的耳濡目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拥有对世界的不同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拓宽学生感性认知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必将对同一种美产生不同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特有的美感,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个性更好地发展。

6  结语

审美认识的教育乃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对具象的认识转化为抽象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挖掘各类文学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引导学生的情感与思维,让学生懂得鉴赏,学会鉴赏,通过文人墨客的丰富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王志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J].学周刊,2016(12):120-121.

[2] 郭丽霞.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2):143-144.

[3] 王廷兵.浅谈古诗词中的古典审美[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3):44,46.

[4] 唐亮.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电教多媒体技术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101.

[5] 王意深.刍议小学语文美学教育[J].幸福生活指南,2019(6):134.

[6] 叶月凤.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山西教育:教学版,2020(4):5-6.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