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石窟造像与壁画艺术探讨

2021-11-27汪泽林李然然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敦煌石窟石窟佛像

汪泽林 李然然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前言

敦煌处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自汉以来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为古代中西交往交流要塞,干燥的气候与独特地理人文条件,使得敦煌莫高窟成为处于丝绸之路上,中国现存最大规模的佛教石窟寺,历史延续悠久,内容丰富、保存完整。而石窟艺术作为艺术珍品,凝聚了人们深厚情感,也将时代特点展现出来,是我国在民族文化与外来佛教刺激下产生的艺术形态。

一、敦煌石窟概述

敦煌石窟以精美塑像与壁画闻名于世,被称为20世纪最具价值的发现,艺术形象多为弟子像、佛像、力士、金刚、菩萨等,以彩绘模式将佛经故事、民众生产、江山景物等展现出来,成为敦煌石窟的艺术特色。敦煌石窟开凿在古宕泉冲刷的崖壁上,东连祁连山支脉,前临宕泉,不断开凿造像,逐渐形成南北1680m 石窟群,现有洞窟735 个,多处于15m 左右的断崖上。在石窟中留存诸多佛教壁画,建于西突厥人,经过十六国-元朝,清朝将敦煌石窟纳入版图内,为内容丰富、规模较大的艺术圣地。在石窟艺术中,结合了壁画、建筑与塑像三者的风格特点,将多个朝代不同的艺术风格、文化特点等有机反映出来,石窟也是文物宝库,出图了文书、经卷等5万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早期洞窟模式,多是中心塔与禅窟,用于僧人修行,以方形为主,正壁放置佛像,僧人坐禅修行。而中心塔柱窟,设置连接地面与石窟顶部的方形柱,用于礼佛观像。随着时代发展,佛教从外来教派逐渐成为中国本土教派之一,其建筑风格也向中国殿堂形式转变,主室为方形平面,正壁为佛像,其余石窟壁绘制壁画,成为世人礼佛圣地。

二、敦煌石窟造像艺术

我国古代造像艺术作为宗教艺术的智慧结晶,对于雕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佛教于公元1 世纪传入中国,造型多以西域人物形象为主,佛像高鼻、立体,在传入中国后,为获得民众认可,不断吸收我国古代艺术精髓,形成独居中国特色、时代鲜明的造像艺术。在公元4 世纪,新疆是传入佛教重要路径,推动造像艺术发展,风格已经脱离印度造像影响,表现形式多为彩绘与泥塑,魏晋-隋唐,则融入了石窟造像,佛像多为石雕。

敦煌石窟造像,匠人多选用泥塑方式,在佛像塑造后,会在面部、衣物上涂抹彩绘,也可称其为彩塑。该阶段,由于颜料发展不成熟,通常碾磨天然矿石,将其磨成粉状,经过一系列颜料制作技巧后,制作为矿石颜料,具有色彩艳丽、不易掉色的特点,使得造像实现长久保存。洞窟早期发展,壁画视为装饰与陪衬,设置在顶部与四周,主体则是造像彩绘,处于正中间,以其艺术风格而言,可将其分为3 阶段,具体如下:

造像发展阶段,造像多是弥勒佛,风格印度形象显著,体格高大、脸型方正,衣物的波纹彩绘均为印度模式,是初期造像特色。之后,深受中华民族影响,衣服造型也逐渐转变为偏袒右肩、衣纹紧窄的袈裟服装,整体线条十分流畅,衣裙层层垂悬,予以人飘逸、潇洒的感觉,展现出魏晋阶段的审美特点。艺术风格体现在“秀骨清像”,对于后续造像艺术发展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人物面容较为清瘦,展现飘逸、超脱的态度。

造像鼎盛阶段,为隋唐时期,相较于魏晋阶段,此时造像形象深度融入中华文化,整体人物姿态也更为丰富,展现出民族艺术魅力。在隋朝阶段,造像体型丰满、鼻低耳大,面容恬静,衣服富丽华贵,体现出佛教逐渐从寺院走向人们显示生活,符合社会情况与传统美学。而在唐朝阶段,我国文化空前繁盛,佛教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民众生活优越、精神富足,统治者也推动佛教文化与百姓生活、心灵更为贴合。该阶段石窟造像,深受时代、民众的影响,佛像造型实现大变革,造像活动规模也逐渐增大,第一大佛像也开凿于该阶段,是世界最大泥塑佛像,高33m。百姓对于佛教也有了深入了解,多佛萌芽、家家信佛,艺术家在信仰下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创造出更多丰富的造像。

造像衰落阶段,自隋唐后造像艺术衰落,西夏于1036 年同志敦煌,以佛教为国家,迎接西藏的藏传佛,使得石窟造像也结合了藏族文化。而成吉思汗于1227 年带领骑兵进入沙洲,推动密宗文化走向高峰,此时造像艺术描绘人物,体现出密宗文化风格,人物更为立体、细腻与生动,造像艺术也自此走向衰落。

三、敦煌石窟壁画艺术

莫高窟留存佛教笔画约有4.5 万m2,艺术精湛,多为佛经故事画、装饰画、供养人画、佛像画、佛教史记画、经变画、神话题材等内容,看成稀世奇珍。佛教为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以壁画的形式进行佛教宣传,彰显佛教信仰,不仅仅为欣赏画作,其理想与审美形式主要是为宗教服务,逐渐被我国民众接受后,为更多民众接受,壁画逐渐汉化发展,以感性方式阐释佛教思想,随时代变化逐渐变化。石窟壁画艺术可分为3 阶段,艺术风格也随之演变,具体如下:

(一)十六国-北魏壁画

该阶段壁画艺术经过北凉-北周时代,为早期壁画艺术,根据史料可知,336 年禅僧乐尊于敦煌开龛,自佛教兴盛后,莫高窟名气也逐渐增大,使得更多人在此处开凿洞窟,却由于年代过久,受到窟龛改造与风沙侵蚀的影响,使得后人难以考证“法良窟”与“乐尊窟”,此阶段数量也无法了解。早期壁画艺术多为西域佛教思想,却扎根于中华文化,使得壁画艺术最初就浸润了魏晋特色,衍生中国佛教笔画风格。

以壁画内容而言,早期多是善男信女、禅僧修习所用,内容为佛说法图,值得关注的是佛本生故事画,即描述佛教创始人“前生”故事,展现释迦摩尼的善行。此种故事无论是舍身饲虎,还是割肉喂鹰,均充满厌世、悲惨的氛围,宣扬苦修和忍辱内容。

以壁画形式而言,壁画艺术初期受到中亚西域、印度影响,具有显著西域风格,人物形象高鼻深目,比例适中、体格健壮。在技法方面,以朱色进行叠染,用白粉体谅,展现肢体和面部人物立体性。该阶段,色彩应用较为质朴,通常选用蓝色、绿色、红色等颜色,黑色沟边,明快简洁,线条粗犷简洁。

(二)隋唐壁画

魏晋时期中原分裂,尽管佛教有所发展,却仍未能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可,直至隋唐阶段,社会实现了统一,稳定和谐的发展,促使壁画艺术达到繁荣顶峰,加上儒家思想的发展,使得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不断融合,壁画内容、形象也获得极大转变。自北周开始,隋朝产生显著变化,盛唐逐渐成熟,形成了不同的壁画模式,由于儒家“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思想影响了石窟艺术,出现更多“经变画”,幻想出仙山琼阁、佛坐莲花的佛国景象,整体内容繁花似锦,欢乐幸福的景象描绘出人们对佛国的想象。特别是经济发展下,使得地方世俗势力逐渐增加,部分地主也出钱建设壁画,代表该窟内的佛像均为地主供养。隋唐阶段,壁画以幸福景象为主,主要是民众生活改善所影响,战争年代人们对于现实无望,愿意忍辱牺牲以期获得来世幸福,隋唐社会平稳,民众幸福安康,人们更喜欢美好的天堂景象,使得“经变画”受到广泛欢迎。

以壁画形式而言,隋唐画风继承初期精髓后,也吸纳了西域、印度的艺术精髓,通过画匠创造,壁画艺术也实现了民族化发展,形成中国式壁画艺术。我国儒家观念不喜赤身裸体,使得壁画也有意识的隐藏男女生理特征,隋唐后菩萨画像逐渐女性化,面容清秀、丰润、温静,天王力士则显现出唐朝武将的面貌。人们供养画像,侧重于刻画人物个性特点,根据丰腴华贵的标准美化人物形象,突破人大于山的格局,形成了合理的人景比例,开创新意境。在线条描绘上,笔力雄健,注意线条使用的浓淡、疏密变化,运笔中隐含了一定节奏。

(三)五代-元朝壁画

自唐朝后,后周开展轰轰烈烈的灭佛行动,使得壁画艺术也逐渐衰退,此过程缓慢渐进的发展,使得后期敦煌壁画尽管也出现过精品,却与总体艺术发展来说,艺术水平下滑。该阶段壁画仍多为“经变画”,内容题材却存在同质化情况,以文字表明绘画内容。但是,后期壁画也出现了新技法,人物融入尼泊尔人、印度人特点,多为绿色、白色,线条挺拔俊秀,色彩与线描兼备,彰显浓厚的冷艳、神秘风格。

四、敦煌石窟造像与壁画艺术的启示

艺术能够体现社会精神文明,深受媒介影响,决定了艺术价值及其表现形式。敦煌造像与壁画价值,不仅体现在瑰丽内容与精妙技巧,也在于其承载了我国十六国-元朝的敦煌特殊艺术形式。石窟造像与壁画,从石墙“描绘画”逐渐发展之“再现画”,也从原本的“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发展,展现在影视作品之中。媒介不同特性也存在差异,媒介变革对于艺术的发展倾向具有一定影响,从最初“描绘画”、“再现画”至后期的“还原画”、“构建画”,直至发展为网络的“重建画”,石窟艺术形式跟随时代发展,今后也将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展现互动性特点。

在新旧媒体交织相融的阶段,石窟艺术也会有更为丰富的形式与广阔生存空间,艺术媒介包含杂质、电视、互联网等,还有个人移动媒体,均打破了以往石窟艺术线性、单一的传播载体。而互动性也是媒体的重要特征,是石窟艺术新时期生存的重点,可通过传播方式,实现双方信息交流。例如,观众欣赏石窟艺术视频、新闻时,能够发送信息与他人共同讨论,也能为画匠提供建议,双向交流突破传统单向沟通模式,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发展传播。

总结:综上所述,敦煌石窟作为举世闻名的石窟之一,艺术价值极高,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在敦煌石窟中,尽管经过岁月洗礼和战争的破坏,也能通过造像、壁画的内容中,看到十六国至元朝阶段,人们审美、生活文明变化对艺术的影响,塑造了绚烂的石窟文化。

猜你喜欢

敦煌石窟石窟佛像
敦煌石窟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回鹘·西夏·元代敦煌石窟与民族文化研讨会”会议综述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夜宿石窟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髡发人物
夜宿石窟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佛像面前的菩萨
敦煌的雕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