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创新

2021-11-27靳丽娜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报社记者大众内容

靳丽娜

(鹤壁日报社,河南 鹤壁 458000)

传统纸媒经受着时代考验,也受到多媒体不断冲击,报社记者所具有的能力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制作与传播质量,更是纸媒走出固式发展模式的关键所在。为此,报社记者放眼未来并紧抓时代特色,意识到采访工作的合理创新能够收集到更多具有潜在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而让新闻作品极具传递价值,也让新闻彰显出个性特点,更是凸显出新闻作品的创意性。报社记者从多角度考虑,借助各类先进技术,秉承守正创新的先进理念,通过新手段对新闻内容进行高速传递,不仅保证采访的最终质量,也满足大众各阶段的需求,为报社发展带来极大程度地推动。

一、融媒体时代下报社记者核心能力分析

(一)营销与交际能力

基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报社记者需要了解大众对新闻需求的变化,才能让采访工作的创新极具针对性与可行性,从而把控好新闻创作的大方向[1]。为此,报社记者认识到沟通能力是获得更多信息的关键所在,需要通过多元方式与大众进行深度沟通,优化互动模式并对大众意见进行收集,了解其阅读感受,实现经验不断积累,能够在细微的变化中寻找到新闻线索,将资源利用率做到极大程度提升。除此之外,报社记者作为新闻作品的喉舌,需要将内外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凭借自身营销能力让具有品牌特点的新闻作品通过多元方式传递给大众,不仅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也将报社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感知与判断能力

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报社记者采访能力的创新需要坚守初心,才能将古法做到新用,发挥出自身引导作用,将党的方针政策准确传递给大众并保证大众能够对方针内容做到全面了解,让社会舆论方向正确。报社记者需要具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对政策内容进行深分解读,能够紧抓时代特点,凭借思辨能力来寻找关键点,让新闻呈现出多层次,易于大众理解[2]。除此之外,判断能力可以让报社记者对新闻价值有准确把握,也让其凭借正确三观与政治觉悟辨别信息的真伪,保证每条新闻的深度,发挥出关键的引导作用。

(三)创新与策划能力

大众需求变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不再受媒体人的影响,所以报社记者需要顺应大众不断变化的需求,凭借创新意识与相关能力将新技术融入采访工作,适应新时期下的采访需求。报社记者需要在创新意识的不断强化对数字化工具做到熟练使用,强化自身融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报社记者考虑到报社转型的特殊性,将编辑与传播工作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策划能力让纸媒新闻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立体化传播,打造出特色新闻,同时在不同视角进行解读,为报社融合发展带来全力支持。

二、融媒体时代报社记者采访技巧创新策略

(一)借助先进技术,寻求形式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呈现出庞大化与冗杂化,信息传播也彰显出多样化,新闻产品的内容与传播形式更是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与大众个性化需求相契合。为此,报社记者需要带着前瞻性思维,凭借自身具有的融合能力来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采访工作进行大力创新,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将采访效率做到切实有效地提升[3]。报社记者认识到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依赖敏锐的目光,只有挖掘出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才能为创新带来更多机会。现如今,大众对微信、短视频、微博等平台较为青睐,使用率也极高,报社记者需要结合该形势对采访工作进行针对性创新,不仅要找到更多有内涵的新闻资源,还应找准切入点,将独特视角融入其中,凭借采访效率的提升让新闻获得优先发布的机会。例如,青岛日报积极使用H5 技术,选用快闪方式让文字极具魔性化,大众可以根据视频音乐节奏来完成新闻内容的获取,不仅加深大众印象,也增强大众体验感。在《这样的青岛,爱了!》的作品中,报社记者带着创新意识对采访工作进行优化,尽量收集重要文字信息,特别是在对视频收集时考虑到H5 技术的应用,保证采访工作与后续制作环节紧密衔接,借助H5 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一手资料快速进行编辑,发挥出团队合作优势,让新闻作品极具多样化,同时采访人员有意识地收集到全景图,让H5 作品内容从视觉上给大众带来不同程度震撼,凸显出采访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新闻作品更具创意性。

(二)融入创新元素,保证采访效果

准备工作是采访创新的前提,报社记者需要为采访的有序进行做好多方准备,给受访者带来舒适体验,体现出报社记者采访工作的专业性[4]。正常来讲,报社记者需要借助先进技术对采访人物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全面分析,通过调查数据剖析受访者的喜好,从而制定出可行的采访方案,让采访流程更具科学性。除此之外,报社记者应准备好各类采访设备,特别注意小型便携设备的运转状态,让采访素材能够安全存储与传递。例如,一线报社记者在收集到有价值的一手资料时,能够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传递给制作团队,实现采访与编辑工作的有效衔接,保证采访结束时新闻作品也能马上在各大平台进行传递。报社记者还应考虑到各种应急情况,即使面对突发事件也能够马上根据情况选用最恰当的方案来把控采访过程,保证各种情况下的采访效果。为此,报社记者基于采访技术的创新,走出固式采访思维,结合平台的信息化与图片化来完成采访,更是学习先进技术,让采访内容以视频资源的方式进行高效传递,同时掌握多种摄影技巧,从不同角度获得具有视觉刺激效果的视频,保证视频格式与处理软件要求相契合。例如,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考虑到信息传播特点,掌握核心模式特点,也了解边缘模式的不足,结合“链——链”的传播形式加强报社记者与大众之间的联系。报社记者为了突出新闻作品新颖性,收集采访中的“梗”,让新闻作品更接地气,但需要注意采访方式,保证新闻严肃性。

(三)坚守道德底线,打造精品力作

报社媒体需要在新环境下转型,但依旧要发挥自身舆论导向作用,才能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完成采访工作的大力创新。报社记者应放眼未来,考虑到采访内容与新闻作品制作之间的关系,必须站在多角度来完成采访,让信息极具真实性,同时凭借自身判断力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从而把控采访深度,对社会正能量进行极大程度传递,让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减少鱼目混珠的情况,也不会设套诱导受访者,力求坚守底线并约束言行,打造出精品力作。例如,报社记者考虑到先进的H5 技术在使用时对整体逻辑有较高要求,而且在篇幅上也有一定限制,所以对采访工作进行优化与创新,保证采访具有深度,在与受访者聊天时运用不同问题来收集关键性内容,让大众能够在短时间内马上完成新闻内容的阅读,借助音乐图片和一些链接满足大众分析思维的特点,在精炼的采访内容中满足大众多样化需求并引发其思考,使之看到新闻作品的价值[5]。例如,报社记者在采访前考虑到融合传播的特点,对传统报纸的内容进行创新,在采访中录制所需的音视频文化,也借助便携设备拍摄高清晰度的图片,让报纸新闻从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化。在《人民日报》的公众订阅号中,各条信息涵盖图文、视频等形式。那么,人民日报记者在采访时会注意静物图、高清图、全景图、小视频等内容的收集,同时凭借判断力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让报刊发展走入数字化。

(四)创新采访形式,增加用户黏性

在融媒体时代下,报社记者不仅要重视采访的创新,还应强化自身策划能力,才能保证采访方案极具针对性与可行性,最终为报社稳步发展带来有力推动。那么,报社记者应对采访形式做到针对性创新,给大众带来不同体验,从而乐于关注报社新闻,为纸媒的不断完善带来推动。为此,报社记者丰富采访形式,一方面进行线下采访,收集接地气的内容,通过电子方式将新闻传递给大众;另一方面选用线上采访方式,通过网络与受访者进行实时沟通,提高采访的整体效率。无论使用哪种采访形式,都需要报社记者掌握一定的谈话艺术,才能逐渐走入深度交流,收集最有价值的一手信息,也可以在视频采访中用肢体语言来营造舒适的采访气氛,掌握谈话的“度”。例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与媒体的结合下,报社记者紧抓创新机遇,借助VR 和弹幕等技术让新闻内容具有立体性,大众能够在沉浸式地阅读中获得所需信息。《人民日报》的报社记者选用短视频方式将采访内容传递给大众,传递中国文化与价值,同时规范直播采访行为,成为视频采访的风向标,随之使用网络直播间的方式让大众看到新颖的采访模式,也巧用在线访谈模式保证新闻传播的整体效果,在最大限度上增强用户黏性,凸显出采访技巧创新的价值。在多变的采访方式中,大众可以对受访者有立体化的了解,从而对新闻内容有更深认识。

结束语

在新时代下,报社记者的采访若想走出一成不变的固式模式,必须立足时代变化与大众需求来进行采访工作的不断创新,才能在不同场景下完成各种难度的采访,让采访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同时让内容加工极具先进性与创新性,让大众在阅读新闻时能够获得不同收获,从而使之对纸媒新闻做到持续性关注,为报社转型带来极大程度促进。在工作环境的变化下,报社记者基于转型需求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通过采访技巧的有效创新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断增强,依托古法新用来保证新闻传播最终效果,从而适应竞争激烈的环境,让传统媒体带着光环前行。

猜你喜欢

报社记者大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报社记者新闻采写能力提升的策略
多媒体环境下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方法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基于融媒体背景下的报社记者转型思考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