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发展探析

2021-11-27罗忠琦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渭南新闻宣传新闻媒体

罗忠琦

(大安市融媒体中心,吉林 大安 131300)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发展的困境

(一)时效性滞后

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了解新闻的内容,每条新闻的筛选,内容的审核,新闻的编辑都需要经历相当一段时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进行层层审核与把关,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变得既方便又快捷,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掌握和了解信息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宣传还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有关工作,新闻的发布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就已经失去了新闻的热点讨论期,人们已经通过其他渠道掌握了新闻的内容,广播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滞后,不能够及时地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这就导致人们会渐渐地失去对广播电视新闻关注的兴趣,没有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与价值,人们不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新闻热点,这就会使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会逐渐流失。

(二)互动性不足

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仅仅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不能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对新闻的态度表达出来,即使想要给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提出意见也是比较麻烦的,人们不能够有效的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媒体工作人员也不能够及时掌握受众的需求。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平台和软件争相出现,使得人们既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也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接收到同兴趣人群的互动,如果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无法加强与人们之间的互动性,人们会觉得没有一定的参与性,渐渐就会被其他新奇的媒体形式吸引,进而使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受众流失,不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广播电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面临着困境。

(三)内容缺乏新意

传统媒体环境下人们了解新闻信息内容的渠道是有限的,使得人们的选择性不多,只能通过较少的几种渠道掌握资讯内容,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渠道掌握和了解信息内容,不同的多媒体平台和软件相对来讲创新意识更强,为了吸引人们的关注会采取各种形式的传播手段,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断开拓发展,这就使得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冲击,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缺乏新意,无法及时的、有效吸引人们的关注,在新兴媒体市场上受众范围逐渐地流失,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兴趣不高,进而使得广播电视整体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工作思维没有转变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维模式与管理程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从业者思维方式还是没有能够及时转变,或者说仅仅意识到了转变的必要性,但并没有跟随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对于新媒体的认识也不足,这就导致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无法有效融合,进而导致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对其的关注也会下降,受众群体也会逐渐流失,若一直这样下去,广播电视新闻就会从市场的舞台上退出。

(五)问题转化实例

以一档具体节目为例。在渭南广播电视台有一档电视节目叫《百姓问政》,在进行每一期制作时,因场地较小,仅有不到百人能够到现场参加直播。然而自从《百姓问政》加入新媒体资源,实现了手机+网络+电视同时播出,每期都有平均3—5 万渭南群众对《百姓问政》进行观看。其中一期节目现场播放《百姓问政——问政市住建局》,通过线上线下收看,有很多的群众在网络或者手机平台上发表了自己观点,信息多达上千条,表达了对不法开发商和物业管理方面的不满,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建议。这些信息经过整理及时上达给渭南市住建部门,为处理房地产开发方面的问题有了依据,也使僵化的矛盾得到缓解,有助于社会的安稳。如今渭南广电媒体的整个平台成为百姓发表言论、参与政策的便利通道。如今,渭南的老百姓通过“渭水之南”手机平台可以实现看直播、网上看电视、民生互动、政务发布、政企服务、线上购物、查询办理等。依照电台的计划,“渭水之南”手机APP 要以“资讯+政务”为主,不但要保持原本的渭水业务,还要运用政企号引入政企单位加入,对政务办理、政策咨询、政务服务都有涉及。与此同时,再建立一个手机客户端“爱尚渭南”,对商务、社交方面的功能着重开发,把渭南的优质商品入驻,还要加入商业服务内容的客户端。“爱尚渭南”与“渭水之南”这两个终端APP 之间已经构成互通、互联的模式,这两个平台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通过它们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渭南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也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可以做到手机APP的使用使生活尽在“掌握”。逐步普及的5G 技术使又一波先进科技姗姗而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改变,还要更多的问题是媒体融合时所要面对的。渭南广播电视与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尚且面临着部分问题,这都需要积极改进,但是从这一个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媒体新闻宣传方式转化的有效进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发展策略

(一)采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应该积极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传统的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已经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掌握与了解新闻内容,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的掌握,而不是在固定的时间、特定的位置才能够了解新闻内容,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新型平台,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平台或软件,同时也可以利用“两微一端”、直播平台等等当下比较流行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充分借势创建自己的官方账号,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良好的印象,因此,在海量信息的繁杂时代,人们更加愿意相信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传递的信息内容,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并结合新媒体优势进行创新发展。

(二)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性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充分认识到人们需求的重要性。可以利用大数据对人们所搜寻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提取人们关注的新闻信息内容,并掌握人们真正想要深入了解的内容,进而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选题策划、深入分析、一次采集、多种形式分发,这样才能够将人们想要了解的信息全方位地呈现出来,才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新闻内容发布之后,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受众的参与性,及时关注人们对新闻的评价与讨论,并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帮助人们从正确的角度看待新闻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层面,要根据受众的反馈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够推进工作更好地开展,进而让人们获得良好的新闻体验。

(三)创新新闻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对新闻内容进行创新。内容是新闻最关键的部分,人们阅读新闻的兴趣基本上都是通过关注新闻内容,并想要继续的深入了解和探究,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想要挽留受众,避免受众被更多的新媒体平台所吸引,进行内容的创新也是势在必行的。然而内容创新这一过程中还是要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人们更加关注的新闻内容,也可以改变新闻的表达方式,利用更吸引人的动画、符号、视频、H5 等来丰富内容的呈现形式,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和图片的呈现方式。同时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还应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新闻信息的整理和编辑,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让人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有关的信息内容,进而抓住新闻的热点期,吸引人们的关注。

(四)培养高端型人才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想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吸引更多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熟练地新闻采编播业务能力,还要能够熟练掌握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要加强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让编辑记者主持人能够与新时代接轨,认识到新媒体对广播电视新闻发展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工作方式,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质,能够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采取优秀人才库战略,通过一定的遴选机制,选拔优秀全能人才进入人才库,给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优先权。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对于某些对全媒体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对不适应发展要求的人员,进行培训、转岗,把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去,同时也可以让不同的人掌握与其自身实际相匹配的其他工作技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时代的发展使得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互联网和移动传播的普及推进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将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优势进行有效融合,进而拓宽受众范围,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

猜你喜欢

渭南新闻宣传新闻媒体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雪中放牧新风景
“生态疤痕”能否修复——渭南为矿山创面“疗伤”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像办企业一样搞扶贫——国企合力在渭南脱贫上的公司化手法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