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2021-11-27王园园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过程

王园园

(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甘肃 白银 7309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之中,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明显,其中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所在,使得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阶段教育呈现现代化特征[1]。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教师培养的主要阵地,理应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和素养,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从长远意义而言,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面向上具有师范性,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各类教育机构和部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幼儿,其年龄在3~6 岁之间,需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引导,基于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与培养的过程和方法必然存在特殊性[2];第二,学前教育专业性较强,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和培养的人才方可胜任这一职位,并且学前教育较之其他阶段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不同,其并不是以传授知识或提供技能培训为主,而是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并具备恰当的情感表达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引导能力,以此更好地胜任学前教育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机械式地传授与接收知识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技术文化内涵和文化修养的内化,实现了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统一。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求索,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改变了按照固定模式进行知识学习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应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融汇贯通,并将学到的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实现知识的整合与优化。

(三)贴近生活实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环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技术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全盘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根据教师的引导或启发进行自主探究或思考,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知识。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翻转课堂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能力。而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了将课堂知识进行微视频处理,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学习,空余出来的课堂时间可增加学生练习或教师答疑等环节,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符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4]。例如在PPT 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具体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QQ 或微信平台组建学习群,将教学内容和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上传至学习群,要求学生进行学习并参与阶段性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可按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开展翻转课堂教学:①课前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具体情况设计本次教学的任务:掌握PPT 制作中音频和视频插入方法,并制成具体的学习任务清单,在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分层次制作教学视频,并辅以能力测试题,将这些资料上传至学习群,学生可自行下载学习。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清单了解本次课程的主要任务,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恰当的学习进度观看具体教学视频,如有疑问可反复观看教学资料或咨询教师,教师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为新知识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在上课时可进行着重讲解;②课中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课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音频和视频插入与演示任务开展具体的操作,以此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课前知识的学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实践训练之后教师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最后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学生之间可进行互相点评;③课后环节,各小组将讨论互相评价后修改的作品上传至学习群,并辅以具体的制作说明和心得体会,教师制作教学评价量表,对学生三个环节的学习情况及作品质量进行评分,将具体分值或评语上传至学习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说明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使得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二)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将教学成果或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指出教学工作的改进方向。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保证其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应对具体的数据处理任务,并在工作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数据分析处理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Excel 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懂得数据编辑处理技巧,并对函数等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操作进行掌握,以此实现将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图表进行分析与处理。以Excel 2013 软件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在课堂中模拟幼儿园工作环境,将学生设定为幼儿园教师,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份记录某幼儿园中(1)班小朋友一天表现情况的数据,其中包括进餐、睡眠、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等项目得分,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这一表格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分析过程中采取细化和整体两个维度,把握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和全班整体情况。在分析基础上需要完成如下任务:第一,根据数据统计出(1)班各方面表现整体情况;第二,制作统计图,指出(1)班小朋友表现较好的方面,并对需要加强引导的方面作以说明。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数据描述情况或现象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数据分析与处理,对分析结果进行有效评价和判断,以此解决幼儿园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创新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学前教育中教职员工的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小朋友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中必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教学具有实用价值且创新意识较强,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可在多媒体技术学习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注重教授软件及相关工具使用方法的模式,利用案例为学生提供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多融入案例教学,并将创意开发和技能培养这两个目标贯穿教学始终,在创意开发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制作校园情景剧,学生确定具体创意,设计出剧本和角色,在进行场景和剧情的处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作限制,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

(四)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

在学前教育中信息技术主要应用于学生管理和课程开展过程中,其与学前教育中其他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具体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器乐课程又大多以钢琴课程为主。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教学,比如在声乐教学部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乐理知识、教师示范及指导为主,但是学生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和个性特征,不利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师以动画形式展示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发声系统,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工作流程,进而引导学生了解人格各个部位的发生特点。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曲目,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发音和情感表达的特征,并做对照练习,同时教师可将这一教学过程进行录制,通过音频或视频的形式保留教学资源,供学生课下进行交流与复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和国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创新,以此保证其教育质量]。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保证学前教师培养工作的先进性与有效性,为了确保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可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翻转课堂或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此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可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专业过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