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基层党组织激发博士后队伍创新活力的途径及机制
2021-11-27焦斌董方旭
焦斌 董方旭
(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近年来,随着博士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博士后队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高校科研的生力军,其在科研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博士后队伍日益壮大,博士后党员数量也日渐庞大,由于博士后培养制度的特殊性,博士后党员成为党员管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相较于教职工与学生而言,博士后党员群体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一定程度上了加大了博士后党员的管理难度,当前对于博士后党员管理也缺乏一定的制度机制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发挥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而博士后队伍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完善博士后党员管理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博士后人才创新活力,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基层党组织在博士后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博士后党员教育管理的思想观念淡薄
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博士后多以科研团队选聘、管理为主,他们都分散在不同的系所、实验室以及科研创新团队,一般在站时间均为两年。博士后科研人员在站期间,更多地依附于科研团队、合作导师,其交流范围、交流对象相对有限。这种较强的流动性与依附性,使其难于进入高校学术圈的核心区域,博士后自身的尴尬定位,使其更多地成为教职工队伍的边缘群体。因此,部分高校对于博士后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党组织对于博士后党员教育管理的思想观念也较为淡薄。
作为以科研任务为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其在时间和工作地点上很难进行协同,而博士后党员也几乎很少参加组织活动。基层支部书记对于所管理的博士后党员并不熟悉,较强的流动性加大了博士后党员管理的难度与阻碍。博士后党员与党组织关系疏离,其对党组织的归属意识非常薄弱。博士后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更多地停留在党员关系的转接上,而日常组织生活缺席严重。这些“流动党员”,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盲区”,对于党员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二)博士后党员内部管理机制相对薄弱
近年来,国内博士后数量逐渐增多,随之博士后党员数量也逐年增加,博士后党员逐渐成为高校教职工党员队伍中较为庞大的一个党员群体。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博士后党员分属于不同的系所、实验室等基层党支部,鲜少成立独立的博士后党支部。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的制度机制方面,都对博士后党员的组织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博士后党员管理缺乏完善的体制保障。
此外,博士后作为高校科研队伍的重要部分,其在科研团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出者,但是其在教职工队伍中的位置却较为边缘,博士后队伍与高校师资队伍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部分高校对于博士后队伍不够重视,对博士后的管理考核多以科研团队为主,缺乏健全的考评机制。现行的博士后考核多流于形式,而考核内容也多以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于博士后的培养要求中鲜少有教学方面的考评,不利于博士后的全面成长。博士后出站后多数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但是博士后在站期间却鲜少从事教学工作,教学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也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博士后普遍对于教学工作不重视的现象,将会对高校教学质量形成一定的影响。
(三)博士后集体性平台建设相对欠缺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组织,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随着高校学科布局和科研规模的扩大,流动站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但是流动站的设置与学科的发展布局并未有效融合。作为博士后科研人员的组织管理平台,流动站的组织管理作用发挥相对有限,内涵建设较为欠缺,高校对于流动站建设发展缺乏有力的制度和经费支撑。博士后缺乏一个有力的集体性组织管理与活动的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博士后对其所归属的流动站的认同。此外,博士后流动站与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的两大科研系统,但是二者却缺乏有效的协同互动机制,彼此之间处于相对独立的运行状态。高校不同院系现行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鲜少涵盖博士后群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博士后与师资队伍的交流与成长机制。
(四)博士后党员培养内生动力不足
博士后入站时,多数已是成家立业三十而立之年,其对于科研事业的追求不免会囿于现实物质环境的困扰,其入站时会受到子女入学、户口解决、福利待遇等问题的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博士后自我要求偏低的现象,导致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不足。博士后在站期间更多地投身于科研任务,以多发论文、多中科研项目为在站期间的发展目标,忽视了自身思想政治境界的提升。多数博士后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与其科研目标的实现关系薄弱,导致其组织生活的自主性、参与性、积极性都偏低,基层党组织对于博士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缺乏有力的引导。
二、依托基层党组织激发博士后队伍创新活力的思考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博士后管理的制度保障
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围绕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创新制度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直接关系到建设一流大学目标的实现。博士后作为高校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活力的发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质量与效益,高校基层党组织应从组织上加强对博士后队伍管理的重视,党政合力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健全博士后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管理过程中完善博士后的岗位基本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业绩考核,规范培养过程。明确博士后合作导师的主体责任,根据不同课题组的科研教学要求,签订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目标任务书。学校制定目标任务书范本,各科研团队根据不同博士后的培养要求,制定每个博士后的个性化的目标任务书,明确KPI 验收指标,解决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后培养的差异化需求。
院系建立师资储备项目,打通博士后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壁垒。根据院系学科发展布局,在其入职之初进行针对性培养,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博士后队伍与高校师资队伍协同发展,除了提出科研任务要求之外,也鼓励加入教学团队,制定科研与教学双肩挑的任务目标,协助承担教学课程和本科生及研究生等人才培养工作。这样既能提高博士后生源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也能加强人才的“本土”培育,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
(二)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博士后的自我管理能力
基层党组织给予博士后党员队伍组织教育足够重视,成立独立的博士后党支部。博士后群体自主推荐产生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实现博士后党员的自治管理。通过自治管理提升博士后党员群体的存在感与参与感,由博士后党员参与党支部的决策和设计,将学术研究与党建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博士后的自主性。
基层党组织要创新活动形式,拓展博士后的活动空间,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开展高效便利的组织活动。此外,为激励博士后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应当建立一定的赏罚机制,从制度上对博士后党员的参与率加以保障。通过系列举措,强化博士后人员的自我管理,增强博士后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作为教职工队伍中的一员,让博士后加入高校院系的教职工大会,赋予其参与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大会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双代会的形式,让博士后切实感受到自身是高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大大加强博士后的组织归属感,也可以依托双代会平台实现对博士后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提高内涵式建设,搭建多元的博士后交流平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组织管理博士后所依托的一个重要平台,无论是从博士后入站、出站、考核等管理方面,还是博士后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组织管理作用。但是当前部分高校的博士后选聘以及组织管理多以科研团队为主,博士后流动站多局限于流程管理,应当加强流动站对于博士后选聘的考核把关。
流动站的建设应与院系学科建设密切融合,不断加强流动站的内涵式建设,设立单独的流动站行政运营经费,为流动站内涵式建设提供经费保障,通过流动站加强博士后的群际互动。此外,加强流动站的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学术文化等方面对博士后加以组织管理,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相关举措,在博士后群体中推进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化。
在加强博士后队伍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建设方面,国内各高校应尝试建立博士后校友联络会,为海内外博士后搭建联络平台,组织博士后校友联谊活动,充分发挥博士后的资源优势。由于博士后出站后多数从业于高校科研机构,成立博士后校友联络会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博士后校友资源,使其在出站后依然能够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发挥功效。
(四)做好“增值”服务,提高博士后的认同感与幸福感
充分发挥好工会作为“娘家人”的平台作用,做好博士后的“增值”服务,不断加强对博士后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为博士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在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学、博士后住房以及医疗保障等福利待遇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其能够享受与师资队伍同样的福利待遇,解决博士后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引导博士后参与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参加校运会、教师节等等大型文体活动,通过工会的辐射与凝聚作用,不断提高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安全感。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培养博士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与情怀,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博士后科研人员作为高校青年科研人才的主力军,在高校科研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于博士后队伍的组织管理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等多重措施,进一步激发博士后队伍的创新活力,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