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课程思政
2021-11-27唐霞
唐霞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29000)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已然成为最终能否实现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重要载体。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①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都负有思政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现代文学是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核心类课程。它注重对1917 年到1949 年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艺思潮、文艺论争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阶段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价值,思考文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课程思政育人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课堂该如何将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呢?
一、解决学生理想信念的问题,让有信念的人恪守信仰
“子贡问政”是《论语》中的一个小故事。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想要稳定,政治清平,需要几个条件呢?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第一,必须得有足够的武力保障,国家机器要强大。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民以食为天。第三,人民对国家要有信仰。这个学生很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武力保障了。子贡又问,再去一个呢?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吃的无非就是一死,谁人能不死呢?最可怕的是人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心后的崩溃和瓦解。由此可见,信仰的力量超出想象的强大,足以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起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有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塑造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近代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自“中国中心论”的彻底破灭开始的。从1840 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八国联军入侵,近代中国不断地被欺负、越来越弱。中国人开始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近代知识分子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最开始他们觉得中国受欺侮是因为科技落后,船不坚炮不利,所以就提出学习西方的科学管理技术。最显著的成就就是洋务运动中,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北洋水师。而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号称世界第四海军的北洋水师被打的灰飞烟灭的结局让近代知识分子觉得中国挨打受欺负不完全是科技不发达,主要是近代体制落后。围绕这个,近代知识分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最终的失败都宣告这些也不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最后近代知识分子终于意识到我们近代落后是输在了精神上,精神垮了。那么精神的问题怎么解决,国民灵魂靠什么重聚,只能靠文学。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反帝反封建,重塑国民魂。后来陈独秀、李大钊他们发起的全民启蒙与救亡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加上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更是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在给学生讲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源起的时候,通过小组讨论、情景展示、课题分析、课堂辩论等方式用一系列的史实引导学生领悟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从来就不是一个纯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它的背后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历史的原因。启发他们运用创新的思维,矛盾分析的方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史实和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社会主义前景充满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怎样才能让学生树立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信念。这就要求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思政在教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知识、基本伦理和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文化自信,有家国情怀。只有把“小我”融入到“大我”的时代背景之中,融入到国家的改革发展之中,以小见大,从“小我”升华为“大我”,才有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文学是人学,五四以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名的周氏三兄弟,老大叫“周树人”老二叫“周作人”老三叫“周建人”。说明近代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20 世纪中国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立起来了,人的国家就不可能不强大。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自我实现。家国情怀本就是现代中国的又一精神传统。而个人与国家、小我与大我高度融汇的家国情怀在以“救亡与启蒙”为时代主题的近代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
鲁迅当年选择到日本学医一方面是他发现日本近代的崛起跟医学有关,另一方面为了揭掉中国人“东亚病夫的帽子”,平时治病救人,战时还可以去当军医。而后来经历了日本幻灯片事件,让他意识到:只有强健的体魄,只能做毫无价值的看客和示众材料。所以治病虽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神。怎样才能唤醒国民的灵魂、重塑国民精神呢?只有文学。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其实这种选择在20 世纪初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大批的知识分子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除了鲁迅之外、像孙中山、郭沫若、郁达夫都先后选择学医,又都选择放下肉体的手术刀拿起灵魂的手术刀。而他们选择的出发点都不是考虑是否更有利于自己,而是是否更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而五四运动前后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精英们在干这些开天辟地的大事时都是青年。俨然是100 年前的80 后、90 后、00 后。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讲述这些重要作家的人生经历和选择时,引导学生去体会在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转型时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历史抱负,从而潜移默化的生成一种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文本如《阿Q 正传》、《祝福》、《凤凰涅槃》等作品的细读、讨论等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经典文本的细读深入到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思索。把课堂与现实人生紧密相连、发挥文学教育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将文学教育与价值观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人生视野
审美能力是立德树人的一个关键要素和基本衡量指标。《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以文学史为经线,以具体的作家作品为纬线,引导学生细读、理解各个历史阶段有代表性的经典。老师用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人生视野、激发生活热情,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比如沈从文的《边城》表面上是在讲述翠翠与傩送的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骨子里流露的却是作家对故土湘西的乌托邦记忆。展现了湘西“边城”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和健康自然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小说中像老船夫、顺顺等众多人物,俨然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形成了人情美、人性美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健康又不悖乎自然的人性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沈从文的农耕文化理想。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细读《边城》,可以领悟到作者贯穿其中的独一无二的生态智慧和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对于当下我们走向生态文明的未来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朗诵小说优美的的片段。比如第二节开头描写酉水两岸优美的景色:“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②
在感受自然的美的同时结合小说写作的时代景和中国当代现实,引导学生理解优美、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才应该是我们人类生存中的正常状态。正如"总书记2005 年8 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就提出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
除此之外,这个乡土世界中的男男女女,要么淳朴、善良,要么单纯、天真,充满着道德光辉和饱满的生命力量。其中关于在风日里养着的翠翠的描写完全可以看成作者对农耕文明情结的一种流露,对健康、完善的人性的渴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
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沈从文如何将人情美、人性美与自然景致美巧妙融为一体的,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要珍爱和保护我们唯一的家。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通过对《边城》的赏析增强学生建设文明生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探索人类该如何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因其内容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它不只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建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乃至很多高校全校通识性选修课程,它在教学课程思政上的实践对本专业其他课程能够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