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体系构建
2021-11-27戈治文
戈治文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前言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即国民认同。认同在国家内部维系的是一种统一,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在外部世界参照下,则是一种将自己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的意愿,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1]我国自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多项成就,已使我国公民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感显著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仍对我国公民尤其是尚处在认知阶段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感造成了一定冲击。而大学生群体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其国家认同程度的高低关乎着我国的发展前景。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体系构建,办好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意义重大。
一、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综述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2]我党和政府为做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已出台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政策、纲要,对其体系构建进行宏观指导。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重要作用,并已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11 月联合印发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不仅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在普通高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比重”,同时还提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以及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重视仪式教育等具体要求,为我国新时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因何构建、如何构建和为何构建进行了全方位规划。
在党中央与国务院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的宏观指导下,我国各高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使命和职责,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认同教育。我国高校历来注重发挥理论教育功能,通过设置“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四门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给予较大的学分占比,以理论授课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认同教育,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下,当前各高校还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展“青年大学习”系列学习活动,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于课堂之外以新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国家认同教育。
我国在重视高校以传统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同时,同样关注庆典仪式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并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历史记忆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仪式,将国家庆典活动与国家信仰、民族情怀、社会文化有机结合,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的强有力举措。”[4]每十年举行一次的国庆周年阅兵式作为我国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庆典仪式之一,便是我国发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契机。我国2009 年“国庆60 周年阅兵”便已“招募北京50 余所高校近10 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吸引全国2000 余万大学生通过电视或网络收看直播”。[5]在2019 年“国庆70 周年阅兵”中,受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参与群众方阵游行、观看网络直播的大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得以在此次庆典中见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此外,我国还积极推动抗战胜利纪念日、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等庆典仪式走进校园,使各类庆典仪式相辅相成,帮助大学生在国家信仰、民族情怀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之中提升自身国家认同感。
二、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特点
首先,我国注重发挥国家纲要等政策文件的时代意义。以我国指导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例,前者发布于1994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步入关键之年以及西方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愈加激烈等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我党审时度势,以该纲要作为鲜明旗帜,为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注入强基固本、蓄意进取的时代旋律的重要举措。后者则抓住2019 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和我国抓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契机,要求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并致力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两者均为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的深入构建明确了思想定位,注入了时代活力。但我国在利用多部国家纲要的连贯性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进行长期部署上仍有改进空间。
其次,受我国国情和政策纲要等因素影响,在教育途径上,我国侧重于显性教育,即以上述《中国近代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通过课堂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正面的和直接的国家认同教育,进行国家认同理论传输与知识传授。此种教育途径虽存在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其是在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确立的,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紧密相连,使国家认同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为我国大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储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教育途径。在教育的思想层面上,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主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继承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认知高度。
第三,在借助庆典仪式对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方面,我国善于以重大事件为依托,在官方主导下开展教育活动。当前我国通常相隔5年或10年,于国庆日、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举行庆典仪式,大学生群体通常以参与群众游行,观看网络直播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此类庆典仪式举行方式虽更具仪式感与隆重感,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提升也有着较强的渗透力,但如何妥善解决其影响力不够长久等不足,使庆典仪式教育于大学生群体中落地生根,仍需我国政府、高校和其他民间机构共同思考。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的特点本质上是我国坚持我党的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中反映。
三、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未来构建
综上所述,我国在新时代构建的以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为核心,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为重点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在其未来的构建过程中,我国应继续在已有框架中发挥所长,弥补不足。首先即坚决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的宏观指导,同时辅以更加全面、具体的纲要政策,使面向大学生开展的国家认同教育做到有理可循、有理可依。在显性教育方面,各高校应在习近平总书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将来”观点的指引下,更加重视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培育,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校方积极联络家庭和社会共同展开认同教育,形成三方合力。在隐性教育方面,社会各界可借助丰富多彩的观影、实践活动真正激发大学生接受国家认同教育的学习热情,进而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政府应当投入一定的社会资源加强环境教育,如加大悬挂的国旗国徽和放置的民族英雄雕像数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自身国家认同感,并将其转化为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