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邂逅:三位神父如何扣开明清大门?

2021-11-27撰文王一婷

艺术品鉴 2021年28期
关键词:利玛窦传教士康熙

撰文=王一婷

如果说西班牙在北美发现的是土地,那么葡萄牙在远东发现的则是高度发展的中国文明。中国和欧洲文明的邂逅,从此拉开了二百年东西方两大文明交流相融的伟大时代,“热恋时代”的牵线人便是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

耶稣会传教士带来的科技传播原本并非他们的目的,而仅仅只是他们传教的手段。但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无心插柳的“西学传播”才是他们在中国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明末清初,西学传入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之际,晚明开始思想界已不满王学的空疏,叶适、陈亮倡导的实学已经得到多人响应,徐光启提出了“实心、实行、实学”,西方科学思想受到很大欢迎。

这场文明的邂逅归功于三个人物的处事策略、办事能力和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这三个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德国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

利玛窦(1552—1610 年)

在利玛窦之前,众多传教士已经将欧洲文明的种子成功移植到美洲大陆,但是到了东方大国,却遭遇无限阻力,当时传教士认为,如果没有军队的介入,要进入中国比登上月球还要难。在400 多年前,利玛窦抵达澳门,他在肇庆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随后进入韶关、南昌、南京,之后进入了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一直到1610年去世,利玛窦在中国生活了27 年。

万历十年(1582 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抵达中国澳门,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传教生涯。利玛窦是中国耶稣会士的开创者。为了能减少与中国人的沟通障碍,他学习汉语、儒学,身穿中国人的衣服,模仿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甚至对天主教的传说进行改编,加入中国传统儒学理念。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一直为之后跟随他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所遵从,称为“利玛窦规矩”。此外,利玛窦还注重走“上层路线”,与徐光启、李贽、李之藻与翟汝夔等结成至交好友。

真正令利玛窦在中国史书上留有姓名的,是他对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的传播。他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这部数学著作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习惯,这在中国数学史上是一件大事。利玛窦本人的主观意愿一开始并不在传播科技上。早在徐光启接触到《几何原本》前的十五年,利玛窦的友人翟太素就因冶金学的需要而对此书进行过尝试性的翻译。由于翟太素的触发,来向利玛窦学习数学的人越来越多,张养默也在这一时期对《几何原本》第一卷进行翻译尝试。遗憾的是,利玛窦本人对这两次的翻译尝试并没有太重视,他始终记着自己耶稣会士的身份。科学技术的大受欢迎,并未让他有太多成就感,相反,这更衬托了中国人对天主教教义的漠不关心。真正让利玛窦对翻译工作重视起来的人是徐光启。1601 年,二度进京面圣的利玛窦终于获得了觐见皇帝的许可,在京城,他遇到了刚中进士的徐光启。徐光启看到利玛窦在中国传教遇冷的事实,建议他应该加大对科技的宣传介绍。为了吸引到更多人对西方的兴趣,利玛窦接受了徐光启的建议,并与他正式翻译《几何原本》。虽然有翟太素和张养默的初翻作为参考,但利玛窦和徐光启还要克服很多困难,如利玛窦中文功底的欠缺和徐光启数学基础的薄弱。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二人终于将《几何原本》前六卷翻译完成。这版译书简练、准确、图文并茂。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何原本》12卷,附《算法原本》2 卷,古希腊欧几里得撰写,意大利人利玛窦口述,明徐光启笔译,清朝康熙年间内府精写本,共4 册。

上图:游文辉《利玛窦像》 布上油画 120×95cm 1610年作于北京 藏于罗马耶稣堂 这是中国人画的第一幅油画作品下图:利玛窦与徐光启像铜版画

上图:明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纸本67×143cm下图:明 利玛窦 《坤舆万国全图》(局部)

为何利、徐二人的《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缺失了后几卷?人们有各种猜想,其中广泛流传的还是利玛窦本人对传播科学的主观意愿较低,他终究还是希望能完成自己的传教任务。但不管他主观意愿如何,在客观上,他确实为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除了在数学上的贡献,利玛窦所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翻开这幅世界地图,人们会惊叹于它与今天通行的世界地图的相似度。万历十二年(1584 年)利玛窦初到广州就自行绘制《万国图志》,万历二十九年(1601 年)利玛窦将此图献给明神宗,受到了他的喜爱。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将其刊刻,并命名为《坤舆万国全图》,此图涵盖了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利非亚(非洲)、南北亚墨利加(南北美洲)、墨瓦喇尼加(南极洲);另分四大洋:大西洋、大东洋(太平洋)、小西洋(印度洋)、冰海(北冰洋)。受时代的局限,这幅图尚未标示出澳洲,与现行本世界地图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这对开拓中国人的眼界有非常大的作用。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找到了六幅《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刻本,在国内,仅有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据刻本摹绘版的彩色《坤舆万国全图》。

不同于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倨傲,初代传教士利玛窦对中国文化保留了热情与尊重。他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在晚年,他根据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写成《利玛窦札记》一书,在书中,他对中国有颇多溢美之词,他本人也在中国逝世。

1610 年5 月11 日,利玛窦因病卒于北京,终年59 岁。

按照当时惯例,西方传教士死后本应移葬澳门,但在内阁首辅叶向高等人的斡旋下,万历皇帝破例准许利玛窦葬于北京西郊的藤公栅栏,使其成为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利玛窦去世后的38 年,南明政权被满清逼到走投无路,永历皇帝的母亲王太后急忙给远在梵蒂冈的天主教主教写了封信,请求教廷能够给予帮助。但是很可惜,这封信2 年之后才抵达梵蒂冈,等到回信更是在10 年之后,虽然也派兵相助了,但无异于杯水车薪,扭转不了明朝的败局。这绝对不是野史,这封求救信依然保存在罗马国家历史博物馆中。

由此可见,此时利玛窦对明朝的传教已显成效,而且在信中,明朝皇帝家族还都给自己取了英文名,比如皇太后叫玛利亚,皇太子叫当定。很明显除了永历皇帝,其余皇帝身边的人,大都信教了。

汤若望(1592—1666 年)

汤若望,清朝时曾为一品大员,执掌钦天监多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德国人汤若望也是在万历年间(编者注:1620 年,明万历四十八年)到达中国,他在这里,见证了明清两朝的交替。在明清鼎革之际,他曾事奉崇祯、顺治和康熙三位皇帝,成为跨越明清两大帝国的三朝元老。

清 铜镀金圆盘日月星晷仪 通高18cm,盘直径13.7cm,德国科隆制造。清宫旧藏。仪器上镌刻拉丁文的科隆(COLON)和罗马字“1541 年”,该仪器可能是由明末来华的传教士汤若望携入宫中的。

汤若望 水彩画

为了获得中国人的好感,利玛窦在传教中对中国儒学和传统信仰保持了尊重,而激进的汤若望则坚持天主教的一神信仰,他反对中国人拜孔、孟、释。这当然遭到了国人的反对,礼部侍郎沈榷上书反对天主教,这件事使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遭受重大挫折。而汤若望本人,也因此事遇冷。

直到崇祯年间,由于士大夫在计算日、月蚀的过程中屡屡出错,汤若望才在徐光启的举荐下被重新启用,入职钦天监。也就是在这一时间,他编纂的《崇祯历书》出世,这是我国最早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的大型学术著作。它在天文学上的地位,也足够编译者青史留名。《崇祯历书》的编撰完成,标志着中国天文学从此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

明朝使用的《大统历》是在元朝《授时历》的基础上改编的,经过三百多年的使用,已经有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崇祯二年(公元1629 年),钦天监测量日蚀再次出错,而徐光启由于有传教士的帮助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因此,他向朝廷举荐,让汤若望编撰历法。从这一年到崇祯七年(公元1634 年)一共五年的时间,汤若望便与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等人共同编译历法。他在书中引入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引入了“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同时,也介绍了黄道直角坐标系。尽管此书理念先进,但在颁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从成书之日起,新历就处在风暴中心。仅在崇祯一朝,就爆发了至少八次的新历优劣之争。有明一代,这部具有先进科学思想的历法未能使用。

1643 年,崇祯皇帝决心颁行天下,不过还没等政令实施,明朝灭亡了,崇祯也上吊自杀了,这部积累了几代人心血的新历法,几乎泡了汤。

顺治元年(1644 年)十一月,汤若望掌钦天监事。次年,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103 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清廷定名为《时宪历》,册面上印有“依西洋新法”五个字。

汤若望曾是伽利略的学生(伽利略是天文学家,也是历法专家),这部按照西方的天文学而制定的更为科学合理的《时宪历》,终于得以颁行天下。从此成为每年编制历书和各种天文推算的依据,直至现在也是中国编制农历的基础。

顺治七年,清政府赐地在宣武门内原天主堂侧重建教堂。汤若望将利玛窦建的一座经堂扩大,建成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南堂,此处成为汤若望等神父的起居地。汤若望工作的地点则是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在古观象台工作的传教士有50 多人,汤若望是其中最主要的传教士,还担任台长,即钦天监监正。

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先后授汤若望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并赐号“通玄教师”(康熙帝时为避讳,改“通微教师”)。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对朝政得失多有建言,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

汤若望的另一贡献就是军火制造。早在崇祯九年(1636 年),皇帝下诏让汤若望监制大炮,用于辽东战场。在两年的时间内,汤若望带领匠人一共造出20 门大炮。这些大炮的口径可容纳四十磅弹药的火炮和一些大吨位的长炮。除此之外,他还日夜赶制出500 门不同类型的仿制西洋炮。这其中用到的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火药配置、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被编成《火攻契要》和《火攻秘要》二书,为当时介绍西洋火器的权威著作。

顺治帝去世后,汤若望失去了保护人,他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康熙元年(1662 年)传教士利类思作《天学传概》批驳杨光先。康熙三年,杨光先作《不得已书》称:“宁可使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汤若望被判死刑,南怀仁等被驱逐出境。康熙四年,在孝庄皇太后干预下,汤若望等传教士被赦免,但钦天监官员李祖白、宋可成等被杀,信奉天主教官员被革职,并改派杨光先为钦天监监正。康熙五年(1666 年)8 月15 日,年事已高的汤若望在这次“康熙历狱”中含冤死去。中西方之间第一次密切接触险些到此就中止了。

康熙七年,康熙帝亲政,为汤若望平反,恢复“通玄教师”之名,并赐地重葬汤若望于利玛窦墓旁,御赐祭文一篇。任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恢复《时宪历》。至此,利玛窦、汤若望两位耶稣会士以另一种方式相遇。清宫传教士南怀仁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南怀仁(1623—1688 年)

1659 年,比利时人南怀仁乘船到达中国,先是被分配到陕西传教,一年以后,就因为他的科学素养是在华的几十名的西方传教士中最高的,而被安排到北京,辅助年事已高的汤若望从事历法的运算工作。

南怀仁同样受到皇家重用,并且与康熙有良好的私人关系,据记载,康熙经常向他学习几何学和天文学。也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康熙皇帝对科学知识和西方传教士保持了开明的态度。1688 年南怀仁去世,康熙亲自赐他“勤敏”谥号。他也成为客死中国的来华传教士中唯一一位获得谥号的人。

南怀仁对中国,至少在四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就是天文仪器,今天的北京建国门外的古观象台,就是当年的钦天监,里面有八件巨大的天文仪器,其中六件都是南怀仁亲自主持制作的,并且详细记录下安装、调试、使用的方法,使得后人即使离开西方传教士,也能观测天象,调校历法,是他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学仪器和方法真正带给了中国。

这六件大型天文仪器,分别为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这六件仪器取代了浑仪和简仪等传统仪器。在天文仪器的制造中,南怀仁主要采用了第谷的设计,并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制造方法,给这些仪器配上了精致的龙形架。尽管后世评价南怀仁的天文仪器时诟病这些仪器与当时的西方相比是落后的。但这也是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落实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在工业革命之前,也就是西方科技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和消费之前,天文学就是科学王冠顶上的明珠,有了它,才能计算历法、划分时间、制作钟表,直到今天,游客们都会对故宫博物院里各色珍奇的西洋自鸣钟赞不绝口,其实它们中价值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就数南怀仁制作的这六件天文仪了。

第二就是制造火炮,这比天文仪更直接帮助康熙皇帝稳固了政权。康熙亲政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做了几件冒险的事情,第一就是扳倒鳌拜,南怀仁就曾亲身参与其中;第二则是“平定三藩”。

1675 年,南怀仁主持铸造的火炮在卢沟桥实验,康熙帝亲自观看,他对这批火炮的质量感到很满意,很快便将这批火器用到平定三藩之乱上去。1689 年中俄尼布楚谈判,这些大炮也被装备来宣扬国威。

南怀仁改良后的火炮弹药重从几公斤可达十公斤,弹丸为石、铁、铅等材料制成实心,形式及使用方法多变,可直接撞击目标也可发射链弹,射程远、杀伤力大,且比例配合得当,炸膛的几率很低。南怀仁还根据攻城、守城、阵战等不同战争场景设计出不同的大炮,充分考虑到了武器的灵活性。

南怀仁像 水彩画

清康熙 瓷青纸简平星盘仪 直径32.2cm 清宫旧藏

左图:清 铜镀金天体仪 通高100cm,天球直径50cm 清宫旧藏右图:清康熙 银镀金浑天仪 通高37.3cm,座边长35.8cm 清宫旧藏 清康熙年间钦天监官员南怀仁等制造

第三就是直接给皇帝当老师,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几乎天天和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帝“泡”在一起,“泡”在各种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科学实验当中,南怀仁还把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译成满文,详尽地给康熙皇帝讲解,这样的密切接触,终于使康熙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西方近代科学的忠实信徒。

第四,则是帮助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解决了外交争端。中国和俄国,在清代之前是从未接壤的,清初开始,俄国急速扩张,到康熙初年疆域已经到达了太平洋,在中国的东北方向与满清属下的各部落不断发生摩擦,在雅克萨一带爆发了冲突。在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地区,发生战争对于沙俄和满清都是不划算的,所以双方都有意谈判划分国界,可由于语言、礼仪的不同,双方难以沟通,还是有赖在欧洲的传教士们充当了两者之间的翻译和桥梁,曾作为康熙皇帝老师的南怀仁,从谈判开始之前就担任了俄国使者与清廷之间的翻译工作。

1688 年,南怀仁去世,康熙亲自撰写祭文:“尔南怀仁,秉心质朴,四野淹通。来华既协灵台之掌,复储武库之需……可谓莅来惟精,奉职费懈者矣。遽闻溘逝,深切悼伤。追念成劳,易名勤敏。”

康熙此谕,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在南怀仁碑的碑阴,碑阳用汉文和拉丁文镌刻。迄今为止,用三种文字刻写碑文实属少见。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他们先后来到中国传教,从主观意愿上讲,他们希望能将天主教传播到中国,但从客观上讲,他们带来的科学技术在中国获得了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他们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此时的东方开始慢慢落后于西方,但他们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猜你喜欢

利玛窦传教士康熙
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玛窦研究(1978—2018)*
康熙朝南府、景山机构的设立与演变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Matteo Ricci: 利玛窦
礼物与利玛窦的传教策略
美国传教士镜头下的宁夏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康熙下象棋
康熙隐忍除奸
传教士进驻以军鼓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