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
2021-11-27张冬霞
张冬霞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福建 龙岩 364000)
引言: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面临着升学、家庭、高考等多方面压力,在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提高自主实践能力,实现综合性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面临很多阻力,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实际的教学标准和材料,这些现象很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前现状及创新对策
(一)教学活动表面化,脱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数学语文等主科课程具有很大差别,如果说其他科目是教育基础科目,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综合教育科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只注重理论部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在课题的研究方面没有具体的依据,教师在验收实验成果时也只关注课题的选择是否符合标准,对于具体研究项目的进程没有明确的指导。这种教学形式过于表面化,无法实现综合践活动的真正价值,久而久之致使学生片面的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并不重要,因此则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对待这门课程。
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维,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始阶段向大家讲述课程的意义,例如在《写给学生的话》中,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写入自己的感想,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来展开课前导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意义,创设积极的教学氛围,营造气氛浓郁的学习型课堂,并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要求大家能够积极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接受专业的课程培训,加强教师内部的交流,不断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针对每个学生所选的课题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避免教学表面化[1]。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大部分高中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到学校教学中,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使得教学仍然无法真正脱离高考,在选择命题方面受到很多限制,要求学生以高考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选取样本仅限于本校同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舒服了同学们的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实践课程沦为一种任务,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2]。
综合实践课程必须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在课题的选择方面要面向全社会,最好针对一些公益性较强的部分,如养老院、社区中心等,在研究过程中也要做到结合实际。例如在研究过程中的访谈调查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体内容来任意选择访谈对象,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参与性,除此之外还要对访谈时间和场所的规则进行有效指导,真正做到学有所依。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多种形式参考,丰富教学内容
“问题来自于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题的选择是最基础的任务,传统的综合实践课程在课题选择方面有一定的限制,要求高中生以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主进行调查,选取的样本也过于单一,无法实现拓宽视野的目的。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者身份,利用现有的客观条件帮助大家构建创新意识,合理运用文化多元化的优势,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优化教学模式。
例如在《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成为你的研究课题》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大家展示不同的民族文化,例如我国的国粹:刺绣、京剧、茶道、书法、围棋等,以此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选题方面做出创新。以茶文化为例,学生可以根据我国茶的历史、种类、内涵、意义来进行探讨,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沉淀,最后形成独特的韵味并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介绍刺绣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观察古代不同品级的大臣衣服上的刺绣图案,文官多以鸟类刺绣为主,武官则多疑生擒为主,以此形成创新型课题;还可以根据我国刺绣织物的丝绸来进行商业化调查,探究古代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综合实践课程形式的拓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大家构建创新型课题,实现高质量的综合实践课堂[3]。
(二)加强合作与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为了拓宽学生认识世界的渠道,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并且拥有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式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分组,加强内部交流与合作,针对相同或具有连接行的活动内容进行探讨,让课题研究更加完整。
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一个人单独完成活动方案设计难免会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实践性较强且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做调查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小组内部的培训,例如在《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所选择的课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属于校园还是社会,具体面向哪个年龄段的人群,在通过信息、资料、大数据等进行系统的调研,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由于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教师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要求每位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根据课题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并与组员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
(三)详细指导研究报告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经历选择课题、教师指导、完善内容、总结这四个主要部分,其中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为了能够让研究成果做到件善尽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出制作重点。例如在学习《研究报告怎么写》时,教师要针对结构、内容、图表、现状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尽可能做到详细教学。一篇合格的课题报告应该具备前言、标题、正文、主体、结尾。在正文中要涵盖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对于一些有缺失的数据要做出相应备注,为了能够加强研究的真实性,可以利用图表等方式直观的展示研究成果,最终从数据中得到与之对应的结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展示,针对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最有说服力的部分进行展示,让课题更加清晰、具体[4]。
(四)针对演讲做出有效评价
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趋于表面化,只将知识进行转述,简单分析实验过程和活动重点,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学价值,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忽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同学们的自信心,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则要求教师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将教学重点放在最后的结果上,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上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中肯的建议,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5]。
例如在教材最后关于研究评价章节《没有成功就是失败吗》中,教师可以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失败原因,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现问题所在并做出相应的检讨,最终让学生明确观点:没有成功也不代表失败,在不断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你已经掌握了最重要的部分——能够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实践。
结束语: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深度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认知平台,帮助大家快速了解社会发展情况以及未来趋势。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辩证地看待实际问题,创新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利用新颖的方法来培育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