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11-27陈佳峰王春姣
陈佳峰 王春姣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31)
伴随着社会快速进步,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航天燃料、农药化肥、食用调味料等。化学重要性也意味着化学学科需要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使化学学科知识服务于现实社会。而在传统的影响下,高中化学一直都过于注重试题解答和分数,没有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也未综合考虑学科能力的形成。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是符合当前社会趋势,同时也是对于教育发展的要求。北大教授林崇德曾明确地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培育是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提出高中化学五大核心素养,但是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落实是每个化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1]。因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6 年9 月核心素养攻关小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文件综合概括了中国学生发展所需要基本素养与能力,随后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明确指出了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5 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化学物质结构,同时还能够深入微观分析物质粒子的组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化学物质反应变化、总质量守恒的思维方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指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极其相互关系,并能够通过模型来解释现象的本质以及规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指的是学生需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要求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的观念[2]。
二、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上文对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核心素养在具体的落实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帮助?本人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更加深入地了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相比初中更难,有着很强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开端,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则是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化学学科的培育标准。而核心素养也创新了高中化学教育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化学的作用,一方面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探究欲更加强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另外,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还在另一方面展现出来,分别是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这三个要素也是描述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一方面是因为核心素养培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取向,实现自我管理和高效学习。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观
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使用自己的学习经验,感受学习创意以及见解问题,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感受快乐和幸福。
(二)充分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笔者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需要充分利用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同时教师则是需要利用好相应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合作时间以及学习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同时采取差异性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保持5 人左右,并选出小组代表,制定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
(三)教师课堂教学流程
在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下,化学学习新授课流程如下所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收集整理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针对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或者做导学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课内练习→反馈学情→总结强调。对于习题评析课,学生看参考答案和详解→小组讨论(或者学生讲解)→教师讲解和拓展相应知识点→变形题练习→反馈学情。
(四)课堂动态过程
在学科素养教育要求下,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如下所示。
(1)课前3分钟,当天负责值日的学生组织好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等待老师到来。
(2)学生预习阶段。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学习中化学老师需要巡视学生的学习状况,看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做出了相应的标记。
(3)讲授新课阶段。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听课的状态,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做了笔记,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练习,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学生巩固阶段。在知识讲授完后,知识巩固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思维导图、习题等方式,给学生时间回忆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知识的理解。
(5)学生训练阶段。教师在课堂布置训练习题,同时对学生进行辅导,比如有的学生学习状态较为松散,及时叮嘱学生抓紧时间做题,提升习题训练的效果。
四、高中化学课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
(一)结合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宏观意识和微观探析能力
在高中化学培育学生的宏观意识和微观探析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问,引导学生找到事物背后的原因。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创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对化学事物本质进行辨识。比如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的结构与性质时,笔者首先在课堂上演示了“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从宏观现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然后进一步从微观角度,思考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并以符号形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二)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完善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但是作为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比如在学习盐的水解时,笔者首先在课前环节就组织了化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接着指导学生使用pH 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性,然后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再将盐进行分类。然后基于上述的要求,再将盐溶液进行分类。教师应该根据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提前组织安排好化学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活动。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对盐溶液的酸碱性产生认识后,学生再据此将盐进行分类。最后,笔者PPT 演示盐溶液酸碱性探究实验,形象说明了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盐溶液在某种条件下才能够建立平衡。通过探究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化学物质是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并且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
(三)增强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水平
在高中教学阶段,由于化学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仅仅只是在理论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学生的培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化学的实践运用,开展实验课堂或者课外探究活动等,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水平,通过建立对应结论和合理的观念,讲述其中的逻辑关系,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知识模型,揭示现象和规律。比如在学习“乙烯”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小球和牙签,引导学生一起搭建乙烷和乙烯(C2H4)的球棍模型,对比分析乙烯和乙烷之间的空间构型,并让学生根据模型写出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建立化学模型,依据事实经验来认知化学键的关系,从而深入学习乙烯的组成、结构以及性质,同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化学用语来进行训练。
(四)设置教学情境,体会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可以联系生活场景和传统文化,借助化学家的名人事迹,化学史中的趣事等,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意识。比如在学习《金属材料》,首先引入我国钢铁冶炼史,介绍我国钢铁冶炼技术的工艺发展史,第一阶段(1840 年前),主要是采用块炼铁炉、坩埚炉、竖炉等炼钢方法。第二阶段(1840-1949 年),化铁炉、西门子马丁炉等炼钢方法;第三阶段(1949 年至今),高炉、电炉、熔融还原等炼钢方法。然后再以我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颜鸣皋人生经历为例:“颜鸣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航空事业,研制出了许多先进的特殊合金,让飞机寿命提升了近十倍。”由此可以看出,以科学史作为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
(五)组织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笔者认为需要改变传统教学弊端,采用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教学,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然后组织学生拿出实验室的器材:平底烧瓶、烧杯、漏斗、试管等,接着给各个小组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NaHCO3、H2SO4的反应产物是什么,反应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猜想:NaHCO3、H2SO4的反应产物可能有水分子、Na2SO4等。提出猜想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盛有NaHCO3底烧瓶中,使用漏斗加入H2SO4观察现象并收集气体,通过蜡烛来验证气体是CO2。最后得出结论:。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高中学生化学综合素养是中学阶段一项系统的工程,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本文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点,探讨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教学流程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