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1-27夏丽华张庚娣王霞周琳汪荣荣
夏丽华,张庚娣,王霞,周琳,汪荣荣
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血透室,江苏常州 213300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内科疾病,主要由各类肾脏病变引起肾脏功能发生渐进性不可逆损伤,至肾脏功能丧失,而出现的一系列代谢紊乱和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1]。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代谢性酸中毒、水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维生素、脂肪、糖类、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等,可诱发诸如心肌受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贫血等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2]。临床多以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相关报道称,长时间合理的血液透析能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存期,但透析过程中产生的诸多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对此,临床通常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过程中配合更加细节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50例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至少接受3个月的血液透析治疗;②患者休息时无胸痛与胸闷症状;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该次研究;④入选患者(家属)均了解该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者;②精神性疾病者;③体位性低血压者;④高血压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该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2±10.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0.4)年。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6.5±10.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0±0.5)年。两组受试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相应的锻炼方案与饮食计划;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征,指导其合理饮水,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档案。将患者的个人信息与基本检查情况,如血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归档,评估其每个月的病情变化与并发症情况。②环境干预。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定时换气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控制在60%上下,温度设定为22℃左右,尽量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不宜在病房内摆放过多器械设备,但应提供保障患者隐私的装置,如屏风或帷幕窗帘,使患者感到安心、放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除了具备娴熟的护理技巧,还应举止得体,动作轻柔,以和蔼、友善、耐心的态度与患者保持沟通交流。③心理干预。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不免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对存在明显负性情绪的患者,应通过鼓励、安慰、耐心讲解等方式予以疏导;强调严格遵医嘱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积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④饮食与运动干预。将患者每日的饮食情况详细记录于患者的档案中,并计算饮食中的钾、水含量,根据日常饮食,进行适当调整。评估患者的病情,恢复良好者,可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陪同下,适当开展户外走动,以增强体质。⑤并发症干预。护理人员加强疾病相关保健知识的宣讲,提高患者对保健知识的了解与认知,使其主动预防并发症。如果已经出现了并发症,如高血钾,应立即减少钾的摄入量,并告知患者与家属少食钾含量较高的食物[4]。减少对按压穿刺点的揉搓,提高血液标本的一次性采集成功率,使内瘘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在穿刺前,先以无菌棉球消毒,维持性血透当天,禁止沐浴,同时更换无菌棉球;穿刺时,不宜在皮肤破损部位穿刺,以免发生交叉感染。⑥家属支持。鼓励家属陪伴患者,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给患者带来正能量;同时通过家属与医师沟通,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方案,提高治疗效率。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感染、高血钾、低血压、内瘘闭塞)与生活质量。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评估:SAS评分≥50分时,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情绪;SDS评分≥53分时,说明患者存在抑郁情绪。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4大维度,合计74个小条目,评分的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劣成正相关。③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通过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判两组患者对该次护理后的满意度,主要包括护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素质三大项,分值分别对应60分、20分、20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护理满意度越佳[5-6]。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GQOL-74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
3 讨论
血液透析虽然能最大程度地维持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但高昂的透析费用与疾病所带来的生理痛苦及饮食限制等,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7]。临床实践表明,大多数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具体表现为睡眠障碍,造成患者精神不佳,机体免疫力下降,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危及生命[8]。
作为一类新型的护理模式,细节护理干预基于一般护理,其主要内容和优势就是更加注重细节,为其提供周到、舒适的护理服务,在患者治疗期间,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9-11]。排除了环境、心理、饮食、运动、并发症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将传统、机械、简单的护理工作转变为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对提升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2-14]。
该次研究中,该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经细节护理干预后,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表明细节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透析治疗,获得更佳的疗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GQOL-74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提示细节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00%(P<0.05),且低于房秀丽[15]研究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12.82%,表明细节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保障服务,是一种可靠的护理方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项目、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细节护理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在有效纠正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显著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