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21-11-27赵欣童
赵欣童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依托“互联网+”背景,分析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并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保证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能力,这样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确保高职教育与时俱进,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尽管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予以高度支持,但大部分学校并不能真正保证其能够落实到教学之中,只有充分掌握互联网的优势,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所包含的各个创业契机,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改革,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一)专业技术水平限制可创业领域
在“互联网+”背景下,虽然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这对于学生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高职学生缺乏精深的专业理论和全局意识,进一步增大了创新创业的难度,创业领域也较为集中,无法向对科技含量要求更高的行业发展。尽管高职院校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积极引导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机会,但由于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拓展更多的创新创业新领域。
(二)缺乏创业经验影响创业持久度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对市场的判断不够准确,不能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痛点,在成本控制方面经验欠缺,对相应创业风险预估不足,难以把控好企业的现金流,导致创业过程存在许多资金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一方面,高职院校虽与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增加了学生创新创业类的辅导培训,学生也可以在学校的孵化基地进行创业实践,但实践机会仍然较少,其能力依然与市场的要求存在差距[1]。
(三)师资力量不足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师资队伍,就会导致学生很难真正受到教育,实现成长。在近几年来,部分高校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学习,以期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2]。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精力十分有限,教学任务繁重,往往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践之中,也缺乏必要的创业经验。部分教师对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了解有限,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无法为学生带来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由此可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比较少,需要充分发挥出社会力量,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对创业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教育理念比较落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数教师会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人文教育。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虽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由于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在不断增长,且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就业人员的需求,只有保证学生具有强大的就业竞争力,方可实现顺利就业。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只会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标,很少会考虑到创业的重要性。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无法落到实处。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已经逐步落后,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许多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教师会将重点放在创业技巧之上,导致学生不能明确自身的职业需求,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意识。
(五)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系统化
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可以逐渐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却没有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定位。许多课程设置的时间有限,教学内容比较落后,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也没有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实践教育。一部分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已经与学生的需求有所偏离,甚至不能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导致教育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
为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职业能力,高校应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专创融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引进优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及时向学生传达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信息和政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时俱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设置创新创业模拟课程,使学生获得模拟创业的机会[3],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并掌握基本的公司运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顺利改革,就要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充分结合互联网时代赋予学生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要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这一内容,合理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改革。
(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创业
高职院校要通过培训学习、挂职锻炼、企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具备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教师应灵活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将知识以更加新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堂的兴趣,要借助互联网及多种新媒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到多种实践活动之中。学校还应建立专门的指导教师专家库,使学生能够在创业导师的帮助下获得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与指引。
要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师,使教师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能力,同时还有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素质。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安排教师定期参与到各项学习和培训之中,使教师能够掌握与互联网时代有关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政策,并采用先进的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4],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教学知识,这样就可以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专职教师师资队伍,除了要确保本校的教师得到有效的培养之外,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人才,提高人才的招聘门槛。结合教师的专业与知识背景合理安排任务,使学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培养。
(三)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培育创业技能
为了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商业嗅觉、发现创业机会。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实践创业平台,为学生从创业想法到创业实践提供平台保障,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大胆进行实践,参与到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之中,通过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校要为创业学生提供如技术咨询指导、创业贷款申请等支持,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更有信心。
(四)加强校企合作共育创业英才
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需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运作方式,又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做到理性创业。企业要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充分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使企业能够获得理想的人才。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资深人士或业内专家来到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明确企业的用人标准,使学生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更加匹配。
(五)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就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充分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及时剔除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融入与互联网时代和学生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知识,打造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使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优秀的企业资深人士来到学校举办创新创业座谈会,或者通过沙龙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并接触到前沿知识,逐渐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这样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课程设置、政策帮扶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专创融合,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提升其职业技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改善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现状,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