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阈下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角度思考

2021-11-27梁艳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培育

文/梁艳(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优秀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大力传承与弘扬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也是树立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大力强调如何做好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将传统文化根植于校园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来说将会大有裨益。岭南文化作为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凝聚了当地人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文化,其中优秀的思想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岭南地区的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将其作为重点的培育内容。

余晓玲 (2016 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岭南文化研究》中指出,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加强地域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岭南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夯实理论基础,提供文化素材,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广东省高职院校生源绝大多数来源于省内,本地生源的学生既有传承岭南文化的责任,也拥有较好的传承土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岭南文化根植于校园,发挥本地生源的资源优势,将文化传承与学生价值培育深度融合。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着力于思考如何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下更好地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并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地域文化。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角度思考,在地域文化视阈下对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不少学者对如何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思政教育与课程的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对具有地域文化的岭南文化如何根植于校园的研究并不多。

一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充实岭南文化在弘扬和传承路径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方法老套,不能很好地被新时期大学生接受,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过于笼统陈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对于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岭南文化的概念

岭南文化是什么?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就岭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岭南文化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体,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2]。岭南文化是基于岭南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受岭南地区自然环境、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饱含着岭南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岭南文化具有重商性、开放性、多元性、创新性和务实性的特点[3]。

岭南文化涵盖内容广泛,岭南人民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仅体现在岭南建筑、衣着服饰上,也体现在戏曲民歌、岭南艺术等方面,岭南文化诸如客家风俗、潮州音乐、客家山歌、岭南四大名剧、客家菜、民间工艺等文化遗产的资源丰富,但随着老一辈的老去和传承人的流失,岭南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

三、岭南文化融入广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熏陶对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价值趋势下,大学生受不同文化思潮的影响,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能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深导致认知流于表面,不能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导致价值观扭曲,甚至出现文化不自信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前受部分西方思想的影响,会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帮助年轻群体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教育工作中来。

(二)高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缺乏地域特色和亲和力,丰富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兴趣

如果缺乏创新地将传统文化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可能造成融入方式枯燥生硬导致学生理解不深或难以内化于心。而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对于广东生源地的学生来说更为熟悉和亲切,他们既是传承岭南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将更具有亲和力的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有利于强化价值观教育的作用,而且良好的传承土壤使得岭南文化融入价值观教育更加自然和顺畅,来自不同地区的广东学生本身就是资源的携带载体。

(三)解决文化传承困境迫在眉睫

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中人口老龄化是比较突出的,而很多的文化传承靠的是这类群体口口相传或技艺传承,当前年轻人流出现象严重,没有认识到文化的价值,造成很多优秀的地域文化缺乏传承人,岭南文化也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困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岭南文学、戏曲艺术、音乐器乐、建筑民俗等各具特色的岭南文化之中,既可以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起到传统文化在新生代接班人中的传承与发展。

四、岭南文化在高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路

(一)以课程内容为抓手,优化教学方式,丰富课程体系

一方面可以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案例,结合学生兴趣引导其思考,采用大学生喜欢或流行的方式,比如,新媒体去创新性地展现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岭南本土文化。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搜集或制作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案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本土文化的习惯和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以岭南文化为题材,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举办一些讲座等丰富课程体系。

(二)重视第二课堂的协同培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单靠第一课堂实现价值观培育是有限的,学生的社团活动可以更好地切入到他们的大学生活。通过创办相关的社团组织或举办社团活动,积极开拓岭南文化校园活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例如戏曲音乐、民俗工艺等社团或相关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的方式将岭南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中,既能扩大影响力,也更容易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此外,激发来自岭南地区的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探索还可以有助于梳理和积累岭南文化案例,继而反哺第一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三)融入教学实践,定期举办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课程设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走访或参观广东的文化遗产,深入领悟和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宣传这些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加大对岭南文化深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研支持力度,以科研的形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吸纳学生的参与,通过项目的方式构建团队,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发布项目任务,让不同生源地的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本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学生的资源优势,在归纳和整理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了解传统的岭南文化,又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此外,可以结合学校的实训课程,比如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营销推广中来,在诸如推销实训类的课程中发挥文化的商业价值,从而另一个视角去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四)岭南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岭南文化氛围

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不仅反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凝聚着校园的精神风貌,将岭南文化嵌入到校园环境建设中,可以直接地让学生处于岭南文化氛围当中,不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引领当代学生学习和宣扬岭南文化。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建设岭南文化长廊、设计宣传画板、利用图书馆资源展示岭南特色,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公众号、线上学习平台等渠道多方位展示岭南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发挥学院组织领导优势,开辟新渠道宣扬传统文化

高校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专业和师资特色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的特色课程,聚焦文化传承,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有亲和力、创新性的动手实践课或特色活动。例如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办闻韶工程之闻韶特色班,“闻韶班”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文化素养。自成立以来举办多期闻韶讲堂,开办了多期特色培训班如剪纸艺术、茶道、诗歌朗诵、编织等,针对新生连续举办两届宣扬尊师重道之拜师礼活动,通过几年的运行,闻韶工程步入正轨,并在全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五、总结

在新时期面临文化传承困境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需求的双重形势下,将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中来,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承困境,又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达到文化育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充分发挥优秀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与高校价值观培育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帮助岭南文化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岭南培育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