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武术海外传播研究述评*

2021-11-27田冲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孔子

文/田冲(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2017年,中办、国办相继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在国家层面加强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文化层面的顶层设计,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使命,在新时代被再次激发出来。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广阔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领域和视角,对武术的海外传播做出了研究和探索。

一、武术在海外传播的价值和意义

围绕武术在海外推广的价值和意义。许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野,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从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四个方向,探寻武术海外传播的价值(李臣,2019);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分析武术海外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以及武术海外推广的意义(曾腾,2015);从武术的健身养生功能视角,对海外武术当前发展的现状做出分析,提出武术海外传播的思路(刘硕、韦蕾,2009);从武术海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战略视角,从媒介融合的视野创造性展示各种媒介中所表达的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等方面来构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李吉远,2012);此外还有,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体育自信视角,探讨武术海外传播的途径和价值(杨民庆,2020)。

二、武术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研究

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孔子学院武术教学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如马来西亚(李秀,2020)、韩国(刘天宇、吴然丰,2013)、肯尼亚(王恩龙,2018)、挪威(高锋、孙文树,2014)。与此同时,此方面的研究由于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广泛影响和助推,许多汉语或武术教师通过在所在国的日常教学的资料积累和现场参与观察、教学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硕士论文成果。由于借助了孔子学院的助推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分布广泛,世界各国都有相关研究,如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孙作顺,2013)、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李愿愿,2019)、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苏源,2014)、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李小慧,2016)、南非中国中心孔子课堂(张永洁,2019)。此类论文着眼于孔子学院的武术教学,或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或介绍武术课程、师资、教材等情况,对所在孔院的武术教学进行介绍,分析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该方面的成果介绍性较多,深度分析、融入理论的学理性研究相对较少。此外,一些研究者还重点关注了武术与中文教学的关系,武术是海外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是武术海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对外汉语教学为武术海外传播提供了平台,武术海外推广是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沙磊,2013)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彼此互动,共赢发展,并指出两者可通过展演、教学、体验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宋海燕,2011)由于海外孔子学院(课堂)的职责和定位是以汉语推广为主,所以依托孔子学院(课堂)进行的武术海外教学更多的是以兴趣课、特长班、组织文化活动等情况被提及或被重视,此时的武术成为吸引学生的一种手段,是辅助汉语教学的重要工具,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教学内容展开。

三、武术海外推广策略研究

针对当前武术在海外孔子学院推广过程中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专家学者主要从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和探讨。

(一)武术海外教学的师资培养

海外武术师资应具备的能力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有的学者认识到了海外武术人才的重要性,针对海外武术传播人才的缺失提出人才的培养是武术海外传播的重要部分,要重视海外武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宋广生、蒙华、王继生、李小萌,2018)有的学者做出了系列探究,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等方面,对海外武术人才培养提出规划(张长念、杜保军,2014),同时根据武术海外国际人才的类型需要,探讨武术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法(张长念,2015)以及以韩国跆拳道的海外推广为例,在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方面与中国武术海外传播进行比较,提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人才培养方法和策略。(张长念、魏梓萌,2018)部分学者还关注到了海外武术人才的武术人才重要性。

与此相关的研究,有提出对当前武术专业的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武术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丁传伟,2017),建议探索海外武术师资的本土化培养(李颖、李杰,2014)以及海外武术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刘和臣、刁振东,2004),海外武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齐少波,2021)等。

(二)武术海外教学的教材建设

当前见到的武术双语教材不多,至今比较通行的双语教材有《武术双语教程》(王俊法,2005)、《中国武术中英双语教程》(温搏,2014)、《汉英双语教材:中国武术》(戴国斌编,2018)、《快乐武术学汉语》(徐恒振、刘少鹏,2015)、《弘武实用英语》。(李红主编,2020)

关于武术教材的讨论,一是海外武术教材对武术传播的意义研究,以此探讨当前海外武术教材与武术海外传播之间的矛盾(丁传伟,2016),还有通过详细的调查,探讨武术双语教材当前面临的实际(魏婉怡,2018);二是有针对性地海外武术教材的设计实施,如对《中华武术汉语》短期班的教材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梁洁,2011)另外根据孔院武术教学实际,论证武术特色教材的编写可行性,提出创编的思路和编写原则以及具有启示意义的武术课程标准化建设建议。(薛军,2019)还有关注武术和汉语的双重教学设计,融入教育技术理论,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和体验,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材编写策略,探讨武术、汉语和文化三者的融合。(杜修平、杜文睿、王怡雯,2012)由于武术双语教材编写需要既懂武术又熟练掌握英语翻译的高水平人才,加上相关武术术语复杂性以及没有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使得武术双语教材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真正的中外文武术双语教材还非常缺乏,这也为武术的海外传播带来了困难。

(三)武术海外教学内容研究

有关武术海外教学的内容研究,有的学者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当前海外武术教学的基本情况,并构建了海外武术教学的内容体系。(王君丽、闫晓朋、张冬玉,2015),另外有学者运用问卷调查对全球的孔子学院武术课程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孔子学院武术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开设、武术师资、教材等方面(高幕峰,2013),对孔院武术课程教学相关的研究,还根据当前的实际,分析了研究武术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郑杰,2011)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设置与规划和进行研究,为武术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童笛,2014)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第一,武术对外教学首先要开放思想,真正面向全世界;第二,武术对外教学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入;第三,需要对武术教学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学员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个性进行选择。对武术对外教学创新的建议:在今后的武术对外教学工作中,首先,要建立标准化的教学体系;其次,要注意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差异;再次,改变中国武术的推广与传播方式,使更多的人对中国武术产生兴趣;最后,对外教学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英语学习,努力解决语言障碍问题。(张坤荣,2017)

四、武术海外推广的路径和方法

部分学者从武术海外推广的平台、路径、方法、策略等方面展开综合性的研究和探讨。

关于武术海外推广的路径和方法方面,一是强调推广平台的重要性,提出武术海外推广,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丁传伟,王继生,2014);二是探讨推广路径的可行性,揭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以武术为手段的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张开娟,马晟,毛旺,2017);三是研究视角方面。以武术软实力为角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对我国武术海外传播的提升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解读(陈鹏,2020),以及在此视角下,在发展途径上,通过武术技击、教育改革、武术赛事、民族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促进武术文化的发展(袁金宝,2014),部分研究还将武术海外传播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认为武术是掌握体育国际话语权、促进我国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载体(于文谦、戴红磊,2016);四是武术海外推广策略探讨,从武术文化的吸引力、武术传承的延续力、武术内核的感召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向心力、武术技艺的审美力、武术技能的创新力六部分,对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建设及推广策略进行研究(陈鹏、陈英,2018);五是武术海外传播的现代化手段运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转变武术海外传播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强国”的国家意志和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提供技术支撑和支持。(金涛、李臣,2018)

五、武术海外推广模式研究

近年来,对于武术海外教学模式、推广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武术的地位与作用视角(刘薇,2018),探讨在跨文化交流中武术海外传播的难点,以武术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视角(田文林,黄震,任津锋,2012),剖析中国武术在海外传播中具有的优势和现存的问题(王稳,2016),借助SWOT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李成,2019)。

武术在海外孔子学院的推广模式研究也成为学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武术在海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形成孔子学院的办学特色。(虞定海、张茂林,2011)对孔子学院武术教师在选拔和培训环节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详细分析,为武术志愿者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提升提供借鉴。(李聃,2019)也有从孔子学院武术教学管理的视角展开论述,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和应对方案。(杜银玲,2016)

当前,国家在强化文化“走出去”、文化自信、体育强国战略的背景下,中华武术文化走出去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方面武术海外传播也不断产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空间,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内容以及交叉学科研究方法被引入到武术海外研究中;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要转变思路对武术海外传播进行综述性的研究,为武术海外传播的趋势走向、发展方向提供思路和参考。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