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古筝艺术与古典诗词的互鉴互融

2021-11-27孙寒冰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音乐家古筝古典

□孙寒冰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自古以来,古筝就因清脆、悠扬的音色受到我国文人墨客的喜爱,而古诗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字里行间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也能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智慧。近年来,许多音乐家把古诗词和古筝有机结合,使这两种文化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古典乐器和古诗词感兴趣,特别是音乐家。他们将古典乐器和古典诗词高度融合,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古筝是古典乐器的重要代表,因此如何将古筝艺术和古诗词有效结合,推动古筝艺术的发展,这成为音乐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古筝艺术和古典诗词的互通互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情感为核心表达作品内涵

古筝的音质非常适合表达内心情感。我国历朝历代的文人都喜欢用古筝来表达哀怨愁思、慷慨悲歌等情感。古筝的音色通透,低缓时如歌如泣,尤显悲戚,特别适合古人表达哀伤之情,因此古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古筝作品。现如今,我国的音乐家将古筝和古典诗词有效结合,创造出很多经典之作。《长相思》就是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音乐家利用古筝的低回婉转将诗词中作者依依不舍和抑郁相思的心情表现出来。诗词中的“长相思,在长安”奠定了作品的基调,将作者的不舍、不甘充分表达出来。演奏者在开头部分利用低音,将内心情感展现出来;之后随着古筝声音的提高,演奏者采用摇指的弹奏方式一点点展开作者的情感回忆;最后演奏者用波音摇指更是将作者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作者内心愁苦、不得志的情绪。

《长相思》这首古筝曲将古诗词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成功的音乐作品必须以情感为核心。如果演奏者没有赋予作品情感,那么演奏就会成为音符的集合,只有赋予其情感,才能升华作品内涵。古筝自古就同古诗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代的音乐创作更将古筝和古典诗词的结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如《陆游与唐琬》表达了陆游和唐琬的凄美爱情。

二、在技法上融入意韵

音乐作品中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的意韵能够抓住听众的心,同时古诗词也讲究意韵之美。古筝对意韵的演绎使其成为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古筝属于弹拨类乐器,左右的配合弹拨能够将音、韵很好地表现出来。弹奏者一般右手弹音,左手赋韵。左手赋韵的技巧有颤、滑、揉、按四种。不同的赋韵技巧产生不同的音色,如颤可以表现出细腻、婉转;滑可以展现典雅委婉、意境幽远。在现代的古筝乐曲创作中,音乐家更是将古筝的赋韵技巧发挥到极致。除大胆借鉴古典诗词的内容,他们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采用赋韵技巧,使乐曲产生别样的意境。古人一直强调“韵随心动”,因此音乐家在创作过程中先要确定乐曲的情感基调,再加上自己对韵的理解,选用合适的韵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中的每个音符都能体现诗词的情感。

三、注重意境的塑造

在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无论古筝音乐作品还是古典诗词,都非常注重意境的塑造。如果一个作品忽视了“意”的重要性,过分强调“形”,则很难受到人们的喜爱,更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古筝作品对意境的塑造可以使人随着乐曲的弹奏而思绪万千,在一种“忘我”的意境中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内涵。我国历朝历代都有非常经典的古筝作品。这些作品除了具备精美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更重要的是作品塑造了唯美意境。现代音乐家坚持将意境的塑造作为古筝作品创作的重要部分,这其中离不开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古典诗词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物、景中融入情感,情景交融。

古筝是我国古典乐器的代表,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音乐家在古筝作品中借鉴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意境的塑造形式,融入意韵技巧,不仅可以赋予筝曲新的内涵,还能促进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是今后古筝艺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传承古筝艺术和古典诗词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音乐家古筝古典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姚铜(音乐家)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第一次弹古筝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