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族舞蹈诗审美意蕴探究
——以《九州花儿美》为例

2022-01-19汪禹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九州回族花儿

□汪禹含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物质的繁荣昌盛是民族生命力的部分体现,但精神富裕才可以成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九州花儿美》用诗化的舞蹈语言,呈现出回族原生态的文化底蕴,让人民群众对回族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它所包含的艺术表现形式超越了时空限制,将祖国的山水奇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舞台上。此举堪称舞台艺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既反映了艺术工作者始终坚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念,又反映了编剧演员敢于推陈出新的勇气,使舞蹈增强了艺术审美价值,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实践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一、回族舞蹈简述

回族分布于中国的诸多省份,具有民族信仰,因而独具民族特色的回族舞蹈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但总体来讲,回族舞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文章将通过展示回族文化来凸显回族舞蹈特色。回族舞蹈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舞蹈类型。这种舞蹈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所选取的素材和包含的内容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不开。比如,《汤瓶舞》用来展示伊斯兰教的“净洗”风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第二种是与时节习俗相关的舞蹈。因为节气与习俗具备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可参与度高,所以这种舞蹈在整个回族舞蹈中占据主体地位,一般在农耕时节演出,用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第三种是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舞蹈。伊斯兰教作为回族人民信仰的宗教,自然会成为舞蹈的创作元素。一些简单的肢体晃动,虽然不能称为柔美的舞蹈,但后人对其不断打磨,创作出了《星月璀璨》这样能够呈现回族人民虔诚信仰的经典舞蹈作品。

二、《九州花儿美》概述

《九州花儿美》是大型的回族舞蹈诗,由“画萌新月”“雪原寻芳”“天山觅秀”“洱海情长”“椰林俏影”“塞上花红”五章前序和“月美花香”这一尾序构成,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哈维为追求幸福而向真主祈祷,并按照指示寻找五色花的旅程(见图1)。整部作品凝聚了宁夏大地的历史文明和回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向社会充分展示了中华各族一家亲的理念。一方面,该作品通过高度浓缩的舞蹈动态艺术语言,以诗化的形式,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生动地展示了九州回族地域文化所独有的审美意蕴,以探寻灵魂深处,使舞蹈表演者在举手投足间表达生命的律动。另一方面,该作品通过多个场景变化,达到了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效果,表现了对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进一步创新。场景的不断变换促使人们透过现实反思生命的意义,将艺术表现上升到精神理解层面,说明了舞蹈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现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图1 舞蹈诗《九州花儿美》剧照

三、以《九州花儿美》为例,探究回族舞蹈诗的审美意蕴

(一)境界之美

《九州花儿美》在音乐的运用上以现在的流行音乐为主,将流行音乐与回族特色舞蹈相结合,呈现出了一种立体交叉美感,充分展现了时代气息。除此之外,其在乐器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考究。音乐配器要富有灵动性,因为不同的乐器可以合作出不同的声音和旋律,以此激发观众的想象,引领观众进入不同的意境。比如,此作品中的乐器就演奏出了一种原生态的山川美感,但这种乡野山林之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被赋予了时代气息,用错落有致的韵律起伏和不对称的鼓点交相呼应,使观众在听觉上产生变幻莫测的新奇感,使舞台艺术具有流动性,新颖别致。舞蹈动作、音乐旋律、曲谱都可以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用来传达人类之间共同的思想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劳动,而人类又赋予了劳动最丰富的意义,所以人类给予了艺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当然,艺术也反作用于人类的情感,使人类不断提高人文修养。诗意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奥妙玄说,而是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灵中,是为艺术的平凡细微而产生的意境。舞蹈诗凭借诗的韵律和意境来营造艺术境界,在接近诗的本质的同时,又对诗进行了一种新的突破,达成了“诗乐舞”合一的效果,向大众展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美,如同风雨中绽放的生命之花[2]。《九州花儿美》是作者运用优雅、奋进、瑰丽、多姿的审美视角分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形、神、韵”高度融合的舞蹈艺术进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态;在保证舞蹈灵动和音乐流畅的同时,还注重了诗词与歌的融合,在传统的舞台上集合成一种新的舞蹈表现形式,于异彩纷呈中向人们呈现九州大地的广袤以及回族的浓郁风味,进而让观众在享受艺术之余,深刻领悟该作品的内涵。

(二)民俗之美

艺术作品绝对不是无根之木,是在国家和民族的土壤中滋生的,有其生成的客观条件,因而作品自形成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地域风情。回族舞蹈深深扎根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如今快节奏的都市文化与民族风情的独特光辉,形成一种交相辉映的美感,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之美。

回族具有小聚居、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区域最广的民族。因为这一点,《九州花儿美》才唱响“祖国处处是家乡”的主题旋律。粗犷豪迈、热情好客的东北,灵动飘逸、姿态婀娜的云南,热情奔放、男俊女靓的新疆,风和日丽的海南,浓香醇厚的宁夏,都让多彩多姿的回族风情以不同的风貌展现出来。《九州花儿美》充分选取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多样而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幕幕诗性的舞台效果。回族的舞蹈作品紧扣人们的日常生活,把回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播种收获、婚丧嫁娶等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现,使整个作品更富有生机和情趣。这种表现形式是艺术的生活化,也是生活的艺术化。简单朴素的生活场景与空灵漂亮的艺术环境相得益彰,可以让观众从作品中感受到回族至纯至真的民族风情。

(三)生命之美

《九州花儿美》是对生命的一首赞歌。作品里的每一个音符都包含着对生命的执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九州花儿美》中有一篇章描述了数十只桦皮鼓翻滚于舞台之上的景象,营造了击鼓鸣天的阵势,男舞者们以其从容的舞姿和雄厚的呐喊声展示出人类的勇敢和力量。这是对生命生生不息的信仰。男人们用他们的臂膀敲打出代表着生命力的鼓点,声声鼓点像海面上的浪潮,在风的助力下一次又一次地抨击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每一次鼓声的响起,震动的不仅仅是鼓面,还有我们对生命的沉思。每一次回忆都像在追问:斗转星移如何运行?江河湖海为何东流不复返?如何让生命绵延不息?如何让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舞台上,该作品不仅用鼓声传递信息和愿望,击鼓队形的变化也传达着回族人民的真诚祈祷[3]。其中,有一个情节是男人站在鼓面上,用力地挥舞着双臂,仰天长啸。仿佛这是一场叩问生命的仪式,仿佛舞者一步步被引领到光的方向,就像主人公哈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时看到一丝曙光的样子。故事在此刻达到了高潮。台下的观众被带领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海面,仰望星空,新月如钩。哈维意识到这只是寻找幸福之旅的短暂歇脚的地方,在这里只是小憩,还要继续向前。就像现实生活一样,每个人都奔赴在自己梦想的路上,旅途中会有风景,会有荆棘,但那都不是归宿,我们可以休息片刻,但决不能就此止步。还有一个场景,是由女性轻盈曼妙的肢体动作来展现生命的阴柔之美。母体孕育生命,更能够带来生命的美感。此处的阴柔之美与上一个场面的阳刚之气相互补充融合,使整个舞台作品充斥着生命的质量与厚度。这种生命力来源于回族人民对本民族不断进步的自信和对自己是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自豪。

结 语

《九州花儿美》这部回族大型舞蹈诗作品是继承传统文化精髓,融合时代审美变迁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这种创新是回族舞蹈艺术上的进步,充分体现了民族艺术精神和现代的审美走向。中国当代舞台艺术应该参考这类艺术的创新,以丰富现代舞台艺术和艺术理论。

猜你喜欢

九州回族花儿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宫保鸡丁 香辣九州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