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提琴揉弦技术问题的研究

2021-11-27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学者琴弦演奏者

□王 怡 兰州文理学院艺术职业学院

一、小提琴揉弦的界定及方式

(一)揉弦的界定

揉弦又叫作“颤指”“揉音”,是弦乐器发声中的一种来回波动的运动。它产生于左手按住琴弦的同时进行摇动,从而使发出的声音有了波动,以此增强乐器的演奏效果。人们经常会把“颤指”与“颤音”“震音”混淆,其实这是三种不同的概念。“颤音”是由中心音和比它稍高的音交替发出时所产生的一种对音的装饰效果;“震音”则是指来回快速地演奏一个或两个音或者一个和弦的一种演奏方式;“颤指”,根据前面的说法可知,仅仅是某一个音因手指的抖动所产生的波浪状的效果。

在当代各种弦乐器的演奏中,揉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小提琴表演艺术来说,更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段,是具有表现力的演奏方式之一。作为调节音色的微元素,揉弦能让小提琴的音色更为生动活泼,能表现出欢乐、悲伤、平和、紧张等细微的情感,增强整部音乐作品的张力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美”。

(二)揉弦的方法

揉弦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臂的揉弦、手的揉弦及指的揉弦[1]。三种揉弦方式对音色渲染的表现能力,各有千秋。

1.臂的揉弦

臂的揉弦主要来自整个左前臂的运动,因此手指仅仅是被带动着产生作用。初学者在学习臂的揉弦时,需要建立在比较良好的触弦习惯上,即保证琴弦能够被按稳,并保持手指的位置不动,使手指和琴弦之间有足够的弹性,如此才能让手臂的运动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手指需要随着揉弦的前后运动进行弯曲和伸直。此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演奏者应把琴稍微固定住;接着从第一把位到第五把位按照一个固定的速度反复运动,使运动朝向琴头,左右摇晃;然后慢慢把动作的幅度减缓到以第三把位手指为中心的范围内;最后在手臂维持换把动作的同时,保持第三把位的手指位置不变,并保持放松姿态,从而使指尖触弦时有一定的弹性,在此基础上继续轻揉琴弦。

在练习高位揉弦时,演奏者需要将二指放在弦上,以使手臂每次前摆时都能碰到琴侧板,感觉到手似乎是在琴边做落指的运动。以上做法有利于保证揉弦动作的标准,并达到理想的效果[2]。

2.手的揉弦

手的揉弦,又叫作“手腕揉弦”。用这种方法揉弦时,手随着几乎不动的手臂进行揉弦动作。初学者可以先进行不用乐器的基本动作练习。首先,初学者要保持身体放松,把左手的拇指与食指相抵,进行上下的垂直运动和左右的水平运动。这样的动作练习可以让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保证肌肉的动作自然不僵硬。然后,初学者在琴上进行练习并做到:手要向着琴头的方向摇摆,手指要保持伸展的状态,在手停到原来的位置时,手指要变为弯曲的姿势。

初学者在第三把位进行练习,能够更快地掌握这种揉弦方式。这时,手掌部分与琴身较为靠近,能够支撑手腕的运动。在第三把位上,手的运动方向是从手腕向琴头方向做水平运动,同时手指要保持舒展伸直的状态。当手的形态归位时,手在琴弦上的位置要保持不变。手指在弦上摇动时,和琴弦的接触面也从指甲到指腹不断地变动。这样就会使琴弦上的声音,由原来的E 音高到比它低一点的声音之间来回波动。当手指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时,它的形态也恢复了原状,并且和琴弦上E 音的位置相一致,由此就完成了一次揉弦的动作。练习时,初学者要保证手掌根部以琴身为依靠,同时手臂保持稳定静止的状态,而食指边要保持与琴颈分离的状态。初学者在进行揉弦练习时,应以固定的节拍进行练习,比如,一拍两个,以后逐渐增加到一拍三个、四个、六个,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3]。

3.指的揉弦

学习标准的手指揉弦,要比学习以上两种揉弦方式更为困难。初学者需要熟练掌握臂的揉弦和手的揉弦后,才能开始学习指的揉弦。初学者不能急于求成,应先进行不使用乐器的训练方式,即先用右手握住左手,保持左手掌不动,接着以右臂夹琴的姿势进行练习,最后再使用小提琴进行练习。

这种揉弦方式要求手指的动作灵活敏捷,特别适用于一些需要高速演奏以渲染感情,但又不能把通常的揉弦方法加进去的乐曲。演奏这样的乐曲,不仅要求演奏者有细腻的情感,还要有高超娴熟的技巧,非常考验演奏者的能力。练习时,演奏者应先将手指平放。然后在发出声音后,演奏者将手指的指关节稍微塌下去,以对音色进行渲染,使手肘往左靠,从而保证手指能够完全放在琴弦上,动作要表现得非常轻松。最后演奏者将手指稍微抬起再慢慢落下,在触弦的一刹那,使手指的小关节要轻微下陷。

二、小提琴揉弦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出现错误的揉弦

第一,是过于密集的手指揉弦。演奏者在做揉弦运动时,手腕没有呈放松状态,导致手指或者手臂运动的频率太快、太密集。这时就会产生一种类似“绵羊音”的声音。

第二,是运动过大的手腕揉弦。演奏者的手指和手臂动作僵硬,同时手腕的运动频率极度不稳定,导致音高差太大,使声音听起来像是在颤抖或者哀号。

第三,是过于僵硬的手臂揉弦。演奏者这样揉弦时,虽然弹奏的声音有时候很动听,但是这对演奏者打下坚实的基础毫无益处。如果手腕在揉弦时不能放松下来,那么整个左手就会处于僵硬呆滞的状态。这对换把练习有很大的阻碍。

前两种揉弦方法产生的问题会导致声音不好听,但手臂揉弦如果产生问题,就会对演奏者小提琴的整个学习过程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二)与身心状态有密切关系的错误揉弦

一些小提琴演奏者通常会在音乐响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做揉弦运动。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演奏者的技巧不熟练以及揉弦的不连贯。这也被称之为“迟到揉弦”。

还有一些小提琴演奏者有一些短期或长期的情感压抑等不良的心理问题,经常会出现手指冰凉的状态。这在表演过程中都会反映到揉弦的运动上去,从而影响揉弦的效果。

最后,有一些小提琴演奏者在揉弦的运用和技巧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演奏中,把情感表现的重心放在右手上,使右手用力过猛,但左手不能紧密配合,以至于发出的声音呆板而僵硬。

三、如何在小提琴演奏中运用好揉弦技巧

(一)与作品风格相一致

19 世纪前和19 世纪后的音乐家所创作出的作品,在演奏时对揉弦的处理存在很大的差别。演奏勃拉姆斯作品时,演奏者要用有力、饱满的揉弦技巧,因为勃拉姆斯作品多偏向坚毅、刚强和戏剧性的风格。但是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演奏者要用较轻快活泼而纯净的揉弦技巧来处理,因为莫扎特的作品多偏向温馨美好、明快清澈、优雅细致的风格。

就算在同一时期里,不同的音乐作品也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所以,每部作品都会包含着时代的特殊性,并展现出作曲家独特的性格特点。演奏者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是,对各种演奏技巧的运用要以作品的整体风格为前提,尽可能地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保有作品的本真。比如,17、18 世纪的作曲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异彩纷呈,而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其情感也有不同、内容各异。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演奏者,就必须能将精湛的揉弦技术运用于不同情感特色的音乐作品中。这样不仅可以呈现作品的时代特色与作曲家的真实想法,还能突显演奏者的个性与特点,创造性地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作品。

(二)每次颤动要有内心控制

什么是揉弦技术中的内心控制呢?就是说,在揉弦时,每次运动的频率、速度和紧度及其变化都应由内心的情感来控制。演奏者要保证左手手臂、手腕和手指的整体协调运动所产生效果能够达到内心情感中所要求的频率、速度、紧度,从而能够随心所欲地演奏出符合自己希望的优美乐曲。

例如《金色炉台》第一段主旋律的两个发展部分,就要求演奏者运用不同的揉弦方式和力度进行演奏。第一个发展部分要求演奏者在揉弦时,手指要按实,运弓要强而有力,速度要快,频率要适当夸大,从而体现出激荡的内心情感;但是第二个发展部分就要求运弓稍微缓和,手指与弦之间要有一定的弹性,在强调的重音上幅度大一些,从而使作品表现出鼓舞人心、温暖祥和的音乐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揉弦的运用应尊重与符合音乐作品自身的特点、情感和希望表达出的主旨。所以,演奏者在学习和练习揉弦的过程中,要在保持固定频率运动的同时,尝试使用多种频率、速度和强弱程度,从而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与此同时,演奏者还应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把一个个单独孤立的音符在大脑中转变成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并将揉弦技能科学地运用其中,转化为各式各样的演奏方法,从而使演奏出的音乐饱含感情并富有表现力,展示出音乐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初学者琴弦演奏者
器乐演奏舞台艺术实践音乐表演心理调控探究
轮滑冰球初学者运动体适能与专项技能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阻力学理论视角下成人游泳初学者泳姿的选择
二胡演奏者的合奏技能探究
浅析心理活动对钢琴演奏的重要影响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
额头上的琴弦
绿色的琴弦
初学者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