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禽种源性疫病的防控与净化

2021-11-27罗青平

北方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白痢种源种鸡

罗青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00)

1 家禽种源性疾病概述

1.1 家禽种源性疾病的概念

禽种源性疫病 (Disease of avian embryo)即蛋媒传播性疾病。 指禽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异常的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其发育出现偏差,以致发生病变、畸形和死亡的现象。

1.2 产生的影响

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品质下降;

孵化成绩(包括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等)明显降低;

种苗质量下降(畸形雏、病弱雏、带毒雏),生长发育不良;

抵抗力差,极易患病和死亡,使生产水平降低。

1.2.1 经卵感染

病原体在蛋的形成过程中就进入蛋内,而由蛋内携带传播,因为有些病原体存在于卵巢或输卵管内,在蛋壳和蛋膜形成之前进入蛋内,经孵化后进入子代体内。

1.2.2 经蛋壳污染感染

肠内容物或环境中的病原体, 通过蛋壳进入蛋内,而由蛋壳污染传播。 禽蛋通过泄殖腔时病原体附着在蛋壳上,或刚产出时蛋壳被环境中病原体污染,新产蛋从温热的禽体降到较冷的环境时,蛋的内容物收缩,造成壳内微弱的真空,蛋的内部和外部便会出现压力差,这时附着在蛋壳表面的病原体便会被吸引,可通过蛋壳内的小孔进入蛋内。

1.3 禽类主要的种源性疾病

细菌病类:鸡白痢、鸡伤寒、支原体病(MG、MS)、衣原体病等;

病毒病类:禽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戊型肝炎、禽脑脊髓炎、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性关节炎(禽呼肠弧病毒) 、安卡拉(禽腺病毒4 型)。 几乎所有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种源性疾病在子代中均可以水平传播,预防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就是从源头开展净化。

2 种禽场禽白血病的净化与防控

2.1 病原学

禽白血病的亚群: A、B、C、D、E 和J,分为外源性病毒和内源性病毒。 外源性病毒指不会通过染色体传递的ALV, 包括A、B、C、D 和J 亚型,致病性强。 内源性病毒指可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因而可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的E亚型。 它可能是不完全基因组但不会产生传染性病毒与致病性无关,也可能是全基因组因而能产生传染性病毒, 但通常致病性很弱,SPF 鸡也普遍带毒。 ALV 的两个主要抗原蛋白为囊膜糖蛋白(gp85)和衣壳蛋白(p27):囊膜糖蛋白(gp85)是区别亚群的抗原。 衣壳蛋白(p27)为群特异性抗原,不同亚群间无明显区别。 不能区分致病性外源性病毒和无致病性的内源性病毒。 ALV 毒株间具有分子多样性及基因组不稳定性。 病毒易重组,其分子生物学特性已发生改变,导致亚型增加(J 亚型白血病就是内源性和外源性白血病病毒的重组)。 我国学者在东南亚发现新的亚型——K,研究表明免疫禽白血病疫苗会加快其病原分子的变异。

2.2 流行病学

国内最早出现病例:1997 年发生情况:1997~2001 进口白羽肉种鸡;2001~2004 国内白羽肉种鸡;2002 年后蛋鸡中已有报道;2003-目前国内黄羽肉鸡;2009-2011 年蛋鸡和地方种鸡大面积发病;2009—今部分地方鸡禽白血病仍然严重。

2.3 禽白血病的危害

致肿瘤(死亡率50%);免疫抑制;发育迟缓;污染疫苗;发病时间150 日龄左右。

2.4 禽白血病的防控

控制ALV 刻不容缓。

2.5 禽白血病检测技术研究

J 亚群禽白血病抗原检测试纸卡;J 亚群禽白血病抗体检测试纸卡;群特异性禽白血病P27抗原ELISA 检测试剂盒;J 亚群禽白血病抗原ELISA 检测试剂盒; J 亚群禽白血病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

2.6 禽白血病净化技术研究

地方鸡感染禽白血病病毒后呈间断性排毒; 规定了禽白血病净化检测的四个时间节点:1 天、60 天、150 天、240 天;确定了净化精确检测的试剂盒;规定了鸡场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3 鸡白痢的净化与防控

3.1 病原学

鸡白痢属肠杆菌科,属D 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具有相同的O 抗原。形态:革兰氏阴性菌、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孢,非运动性,但具有飘逸性。 菌落比较小,散在的,表面光滑,呈蓝灰色或灰白色,呈高度的宿主适应性。

3.2 对环境、理化因素的抵抗性

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可存活数年, 对热和化学消毒剂等药物敏感,耐低温的能力较强,在患病鸡排出的鸡粪中可存活10 天以上。

3.3 流行病学

鸡和火鸡是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自然宿主,终生易感。 母鸡的带菌率比公鸡高,由于卵泡局部感染的隐藏性,其危害始于孵化期。 鸡体性腺的发育能激发其繁殖活性,四季均可发生感染。

3.4 传播途径

阳性群和带菌禽、鼠是重要的传播者。

垂直传播1:阳性母鸡所产蛋有1/3 携带禽沙门氏菌占主要;

垂直传播2:泄殖腔中沙门氏菌从蛋壳进入蛋内为次要;

水平传播: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3.5 症状

蛋内感染:死胚、弱雏、死雏;

雏鸡:弓背闭眼、排白粪、糊肛、关节肿大、尖叫、整齐度差,耐过的鸡发育缓慢,成为慢性患者或带菌者;

肺型鸡白痢,鸡只发病后呈现呼吸困难,剖检可见有大小不一的肝脏结节和肺部大量粟粒大小的坏死肉变或花纹。

3.6 鸡白痢的检测技术

3.6.1 病原分离鉴定法

取肝脏、脾脏、卵黄囊、盲囊等病料,接种肉汤培养基, 挑取可疑菌落重新挑起在鉴别培养基上移植培养,37℃培养18~48 小时后, 如有可疑菌落出现,则纯化培养进行下一步鉴定。 是检测鸡白痢的金标准,但耗时太长,操作不简便。

3.6.2 特异性PCR 法

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的rfbS 基因在第237 和第598 位碱基的不同。

建立一种具有特异性好、 灵敏度高等特点的PCR 方法,快速、准确的鉴定出鸡白痢沙门氏菌,但需要特殊仪器在实验室操作,不方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3.6.3 血清学检测方法

利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具有相同的O 抗原,以平板凝集法(PAT)检测感染鸡血清中的相应抗体。 具有特异性强、 操作简便、检出阳性率高等特点,适用于较大种群蛋种鸡和肉种鸡的净化检疫。

3.7 鸡白痢防控技术

控制传染源:从源头净化种鸡群;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养鸡场生物安全管理; 保护易感鸡群:使用益生素、酶制剂、中草药或疫苗进行预防;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种禽支原体病的净化与防控

禽支原体病(avian mycoplasmosis,AM)是由禽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 分类:鸡败血支原体病(MG)、鸡滑液囊支原体病(MS)和火鸡支原体。 目前我国相当多数的养殖场都存在着支原体的潜伏感染, 当有应激因素存在时就会暴发,尤其是设备简陋、饲养条件差的养殖场更易发生,通常与大肠杆菌、非典型新城疫等继发或并发感染时病情加重。

4.1 流行病学特点

垂直传播:造成雏鸡体内带有支原体;

水平传播:病鸡或带菌鸡常常通过呼吸、咳嗽等排出大量附带支原体的粘液, 随后附着在空气尘埃中飘浮, 健康鸡接触这些尘埃后引起感染。

第三种传播方式是免疫某些含有支原体的疫苗后感染, 这常常是由于制作疫苗的鸡胚来源于未经支原体净化的鸡场, 后很容易造成支原体的传播。

4.2 主要症状

鸡的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由败血支原体感染引起,也可由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引起,但很少是由支原体单独感染引起的,与大肠杆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混合感染较多见。 发生慢性呼吸道病的鸡常表现咳嗽、 呼吸困难、 呼吸道啰音、眼睛与鼻腔有分泌物、眼(包括眶下窦)肿胀,严重时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则主要引起关节、腱鞘的滑膜炎,主要表现引起趾关节肿大,出现跛行、卧地等症。

4.3 支原体引起的病变

鸡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常混合感染。 因此既有呼吸道的症状和病变,又有关节的病变和跛行等症状。 若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则有肝周炎、气囊炎和心包炎,囊腔中有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样渗出物,眶下窦肿胀,内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

4.4 支原体病诊断

首先通过临床症状与剖解变化做出初步诊断, 实验室进行血清学检验和病原分离做出确诊。 直接在病料中进行PCR 或ELISA 检测很难,一般要求先增菌,由于支原体病原分离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 给一般生产单位或实验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5 支原体病防控

4.5.1 做好鸡群净化工作

国家对原种鸡场的多种疾病净化有明确要求,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4.5.2 科学免疫接种疫苗

1~7 日龄的鸡群用支原体活疫苗接种,60~110 日龄接种支原体灭活苗1 头份,可大大降低支原体的发病率, 实践证明免疫保护率达85%以上。

4.5.3 合理的用药

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

4.5.4 完善生物安全措施

建议鸡场合理布局, 严格做到全进全出制度;鸡出栏后彻底冲洗、消毒等。

5 种禽戊型肝炎的净化与防控

5.1 禽戊型肝炎病原特性

禽HEV 与人、猪HEV 同属于肝炎病毒属,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 无囊膜。 单股正链RNA 病毒,病毒粒子的直径大小约为30-35nm。

5.2 禽戊型肝炎流行状况

国外禽HEV 的血清学调查

美国:5 个洲76 个鸡场中,56 个为禽HEV抗体阳性,阳性率达到71%;

西班牙: 全国29 个鸡场中,26 个为禽HEV抗体阳性;

越南:鸡群中禽HEV 抗体阳性率为40%;

巴西:鸡群中阳性率为20%;

韩国:35 个鸡场中,20 个抗体阳性,297 份血清的阳性率为28%。

5.3 禽戊型肝炎致病特点

引起30~70 周龄蛋鸡和种鸡的死淘率升高1%,产蛋率下降20%~40%,部分鸡只出现肝脾肿大,部分鸡只还出现腹部充血红肿,肝脏脂肪和淀粉样变性。

5.4 对禽戊型肝炎防控的建议

种源净化的必要性——终究不得不走的路;所有减少应激的措施都有利于降低发病;保持种源洁净度, 排除其他免疫抑制性病原的混合感染;疫苗防控;中药、微生态制剂防控。

6 种禽场种源性疫病净化及防控综合技术

疫病净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需要多方联手解决关键问题。

猜你喜欢

白痢种源种鸡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广西乡土材用树种樟树种源选择研究
闽南西南桦种源试验及优良种源选择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对鸡白痢病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