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民族风格的解读
2021-11-27天津音乐学院
□文 蕊 天津音乐学院
一、德沃夏克和《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1841—1904),19 世纪捷克著名音乐家,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德沃夏克自幼学习音乐,最先在教堂的唱诗班学习钢琴,后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上课,毕业后在乐团担任管风琴手,并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1870 年后,德沃夏克先后推出了多部歌剧和管弦乐作品,在欧洲声名鹊起,并收到了多所音乐学院的邀请。1892 年,德沃夏克远赴美国,出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不仅创作出了《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等佳作,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晚年的德沃夏克回到捷克,并于1904年悄然离世。
《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德沃夏克早期的作品,也是其创作风格初步确立的一首佳作。1897 年,德沃夏克的好友,小提琴演奏家约·阿希姆邀请德沃夏克创作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经过三年创作和三年修改后,最终将这首作品搬上了舞台。作品中,德沃夏克通过对大量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借鉴和运用,不仅展示出了捷克壮美的自然风光,还表现出捷克人民勤劳质朴的民族精神及深沉浓郁的爱国情怀[1]。一个世纪后,其作品仍广泛奏响于世界各地的舞台,展现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二、《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民族风格
(一)旋律的民族风格
旋律是观众感知音乐作品风格的第一要素。在这部作品中,旋律的民族化风格主要表现在走向和色彩两个方面。首先是旋律的走向,从整体来看,这部作品的旋律呈波浪式的发展趋向,即旋律先从高音区开始,然后慢慢地回落,最终落在主和弦上。这种走向也与捷克的民族音乐走向一致,通过起伏有致的旋律线让情感表现得更加丰富。其次是旋律的色彩。一方面,斯拉夫民族有着悠久而丰富的民歌文化,可以给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另一方面,小提琴的音色醇厚,长于抒情,极具音乐感染力。所以在这部作品中,德沃夏克主动在旋律的歌唱性方面做文章,让小提琴化身为一个女高音,唱出温润而质朴的旋律。比如,在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乐句中,德沃夏克便采用了以自然音为主的旋律线,这正是捷克民歌中最常见的旋律构成形式,让人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在第三乐章中,德沃夏克又采用了跳跃的自然音,让小提琴唱出了清脆明亮的歌声,给人以轻松欢快之感。
(二)和声的民族风格
自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和声的作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到了19 世纪后半叶,在民族乐派音乐家的笔下,和声更是成为彰显作品风格的利器。德沃夏克的《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也不例外。其一,德沃夏克对传统的和弦形式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而言,创作者和表演者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有限,所以多采用一些传统且简单的和弦形式,运用最多的便是三和弦。作为最基础的和弦构成形式,三和弦具有形式简练、音色纯净的特点。在这部作品中,第一乐章的第一个和弦便是主三和弦,起到了全曲骨架的重要作用。在第四和第五小节中,为了配合旋律的下行走向,则分别使用了减三和弦,让旋律与和声的配合更加默契。而且在旋律的结尾处,再次回到了主三和弦上,整个和弦配置分明有序。其二,德沃夏克还根据乐曲的实际表现需要进行了创新。比如,在第二乐章的中部,为了配合调式从A 大调朝着F 大调的变化,德沃夏克先后使用了多个降七级和降二级和弦,增添了一种朦胧的色彩,一直到主和弦出现后,这种朦胧色彩才结束。由此可见,德沃夏克的创作观是开放和多元的,他不但善于吸收,而且善于创造,获得了全新的音乐表现效果。
(三)节奏的民族风格
节奏对音乐风格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德沃夏克在创作中,对节奏也是十分看重的。以这部作品来说,其一,德沃夏克实现了音乐节奏和语言节奏的融合。捷克语从属于斯拉夫语言体系,但是在历史中,由于国家受到德国的多次侵扰,德语在当地逐渐普及。19 世纪末,捷克民众恢复本民族语言的呼声日益高涨,德沃夏克作为一个爱国音乐家,自然不会对这种诉求视而不见。他在这部作品中,融入了斯拉夫语言前重后轻的语音特点,因此作品中有着大量“强弱弱”节奏的运用,甚至还加入了重音记号进行强调。在此基础上,德沃夏克还多次运用附点节奏,这同样是与斯拉夫民族语音语调相一致的,体现出了其对本民族语言的重视。其二,德沃夏克对民族民间舞曲的节奏进行了巧妙运用。斯拉夫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一些节庆活动都会跳起热情而欢快的舞蹈。其中当数富里安特舞蹈最为普及。其节奏特点是三拍子中包含着部分二拍子,营造出一种切分节奏的感觉,为舞曲注入了向前发展的动力。为了模仿这种节奏,德沃夏克先为三拍子节奏标注了连音记号,又在二拍子的弱音上标注重音记号,巧妙地实现了与富里安特舞曲节奏的一致性,充分展示出了精湛的创作功力。
三、德沃夏克民族化追求的启示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小提琴从西方传入中国,开始了在中国百年的发展历程。为了使其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音乐工作者随即开展了小提琴民族化改造工作,并先后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小提琴佳作,这也让很多演奏者在国际舞台上享有盛誉。通过对德沃夏克《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分析,笔者获得了深刻的启示,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坚定民族化的创作
德沃夏克深处欧洲,却仍然提出了民族化创作的主张,并予以全面践行。对于中国来说,小提琴本是一门外来艺术,民族化发展更重要、更迫切。一百多年来,历代音乐家创作的《摇篮曲》《乌兰巴托的一天》《梁祝》等,不仅实现了这门艺术在中国的普及,也为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期背景下,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环境已然形成,文化竞争更加激烈,所以仍然要将民族化作为根本性的创作方向。第一,在创作素材方面,以往的创作多取材于民族音乐并达到了良好的创作效果,这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与此同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更多优秀的民族音乐素材被挖掘,这正是当代创作者大有可为的好时机。第二,在创作风格方面,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创作者应树立起文化自信,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追求,如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这不仅是创作本身的需要,更是创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探索民族化的演奏
演奏是小提琴艺术最基本的展示和传播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西方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小提琴艺术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和完美的演奏技法体系,需要进行全面学习和运用。此外,从民族化的角度来说,有了民族化的作品,就必须要有民族化的演奏方式与之相契合,如此才能使民族风格得到全面的展示。对此需要从宏观和局部两个角度入手。宏观方面是指探索出一套全面的适合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技法体系。虽然每部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作品都有民族化追求,所以还是有共性可循的,这体现在运弓、发音、力度控制等多个方面。在运用这些技术时,演奏者的身体机能应如何调整,演奏动作应如何设计和运用等,都应得到梳理和总结。对此,大提琴演奏已经走在了前列,结合了“易经”思想、中西经络学说的中国大提琴演奏技法体系,已经得到了众多演奏者的充分认可。因此,小提琴演奏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微观方面则是指演奏者应该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行充分的演奏准备[2]。例如,这首作品是取材于蒙古族的民歌,那么演奏者就需要对蒙古族的长调、呼麦等进行学习,如此才能让作品的民族化风格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三)推动民族化的教育
受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小提琴教学历来都是以西方作品为主。西方小提琴作品固然经典,但是从民族化的角度来说,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冷遇,显然已经成为民族化发展的阻碍。这就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让广大师生真正认识到中国小提琴作品的价值及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意义。很多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的限制,一度认为演奏中国作品是一种“土”的表现,唯有西方作品才正宗。而实际上,中国作品的价值和魅力是丝毫不逊于西方作品的,比如《梁祝》等作品在西方同样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学生身心和智力、阅历和经验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肩负起这份重任,从重视中国作品做起,率先垂范,将民族化理念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继而为民族化发展以及中国小提琴学派的构建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结 语
19 世纪中叶,以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强力集团等为代表的民族乐派,成为西方音乐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为本民族的音乐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小提琴是一门外来的艺术,在20 世纪初传入中国后,被中国的音乐工作者进行了民族化改造,并获得极大成功。这不仅让小提琴在中国落地生根,也为世界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时期背景下,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环境已然形成,中国小提琴创演,仍需要将民族化作为根本发展方向,为其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