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舞表演教学对舞蹈编创的效用分析

2021-11-27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身法古典舞技巧

□姚 佩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

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也是戏曲舞蹈的一次复苏。它既是我国千年文化传承延续下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现代社会中的创新舞蹈种类。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技巧等内容,注重眼睛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是情感流露以形传神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一、中国古典舞表演教学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中最具亮点与代表性的技术技巧主要有三个,即表演教学中的旋转、弹跳与翻身,是根据手位、眼神、身韵等不同方面来展现舞蹈技巧,表达舞蹈情感的。

(一)旋转

学习旋转技巧是日常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与西方芭蕾的旋转不同,中国古典舞的旋转训练主要将发力点限制在腰部,通过腰部力量带动不同的起法儿,进而形成身法持续性的旋转。中国古典舞的旋转以直立旋转为主,有时也会通过身体形态上的拧倾旋转来完成基于平衡重心的旋转。因此,中国古典舞在旋转技艺中,对“身法”的要求比较高[1]。

(二)弹跳

弹跳是指控制发力方向与发力点,集中发力,松紧结合,实现瞬间的爆发效果,达到弹跳的目的。弹跳这一技艺同样对“身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弹跳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展现“闪”“翻”“挪”等不同元素。

近些年,弹跳技艺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如在表演教学中融入了武术元素,通过树立攻击防守意识,刻画出舞蹈人物形象与流动的肢体动作,进而为后续完整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翻身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中一个独特的技巧形式,以腰部为轴线,实现身体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倾斜翻转。拧、仰、俯、旁、提等形态充分展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常见的翻身手法有“点步翻身”“串翻身”等,能体现不同的艺术感。

通过对中国古典舞技能技巧的分析,舞蹈编导能够较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从而在舞蹈编创时实现更加贴合的应用,保证所呈现的作品的质量与个性化特点。

二、中国古典舞舞蹈表演中的审美特点

分析中国古典舞舞蹈表演的审美特点,就能抓住古典舞在气韵与精神上的关键节点,这对实现舞蹈编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国古典舞舞蹈表演的审美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圆”与“倾”融汇、意境与教化统一、实现“身韵美”。

(一)“圆”与“倾”融汇

“圆”本身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代表着几千年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理念与价值观念。“圆”有美好、吉祥的寓意,如团圆;也用作为人处世的方式,如“圆滑”。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演员在舞动的过程中同样体现出了不同的“圆”,如翻身技艺的应用,通过重复着的“圆”来展现,代表了一种思维理念在不断发生着转化,表达的是舞蹈本身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符号。此外,在整个古典舞的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自身所有的关节活动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圆”来,如“摇臂”的动作、“旋子180”[2]。而“倾”则是建立在“圆”的基础上,实现了将动静不同趋势的转换形式在刚柔并济的舞蹈中展示出来。这表明中国古典舞在表演时要动作连贯,具备一定的内在规律性。

(二)意境与教化统一

意境与教化的完整统一性体现在中国古典舞蹈表演过程中,既提升了文化的魅力,又展现了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同时体现了舞蹈艺术价值与艺术氛围。

追溯中国古典舞的源头,不难发现,古典舞在古代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的政治教育手段。通过动作的设置与艺术感染,舞蹈成为情感与肢体和谐统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传统文化有教育意义,如“袖舞”“剑舞”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因此,中国古典舞本身就是意境与教化的完整统一,舞蹈表演过程中所展现的内容虽然将教化的部分弱化,着重强调意境与身韵美感,但仍然蕴含着传统文化魅力,是对舞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三)实现身韵美

身韵美是指身法与韵律的和谐美感。将舞蹈拆解开来,所谓身法,就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所呈现出的客观的肢体动作,这属于外部技法;通过外部技法的表达,仅仅能够展现对身法的完整复刻,不具备艺术价值与韵律美感。而韵律则是建立在身法的基础上,根据舞蹈表演诉求所形成的对情感、形神的融合,赋予了身法艺术灵魂。舞蹈的编创过程,实际上就是将身法融合,加强对内在动律的体现,从而更好地把握古典舞蹈的艺术灵魂,加强审美体验。也就是说,通过舞蹈的编创,中国古典舞达到“古舞新韵”的目的,有效塑造审美形态。

三、对舞蹈编创的效用分析

结合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技巧与审美特点,古典舞表演对舞蹈编创的效用就体现在具体作品中,即通过舞蹈特征的确立、方向思维的引导及表现能力的融合,实现优秀舞蹈作品的编创。具体到实际中,即通过结合古典舞技术,探讨古舞新韵的舞蹈编创效用[3]。

舞蹈编创并不单单是对舞蹈肢体动作的有效融合,更是对肢体动作赋予特殊情感,在满足技术技巧的完整呈现的同时,实现对方向思维的精准定位,引领观众投入情绪。在上文中提到,中国古典舞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延续,又是新型的舞蹈艺术门类。它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武术、芭蕾等相关艺术门类内容所形成的特殊舞蹈。因此,中国古典舞在自身的舞蹈动作连接上,要优先强调流畅性,确保舞蹈设计的路径、动作、技术与美感融合统一,完成优秀舞蹈作品的编创。例如,“云门大卷”是在中国古典舞的高潮部分出现的一个亮点技艺,是一个杂糅了诸多技巧特性的动作内容,既有跳跃旋转又有翻腾控制,需要舞者具备极强的平衡性、控制力与柔韧度。而无论从连贯性角度出发,还是从完整性角度出发,“云门大卷”之后不宜再设置高难度的技艺内容,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导致的编创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要给予舞者自身一定的休息时间,确保下一个关键节点的呈现效果。又如,“踏步翻身”这一动作的设置往往是为了让舞者表现人物果决明断、潇洒如风的形象,因此这个动作要迅速,通过着力点与平衡点的交替碾动,完成有效的动作翻转。

此外,技术技巧的应用固然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关键在于作品本身要呈现什么样的风格,达到什么样的情感效果,要在编创作品的初期就明确作品的走向与特点,抓住作品的灵魂,然后选择风格,实现高难度的技巧融合,结合舞蹈动作的连贯表现,体现情感、展现形象、品味意境,从而完成成功的舞蹈作品编创,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意蕴。现以《孤鸿》为例进行阐述。《孤鸿》是一部男子群舞作品,要体现的是一种仙鹤道骨的品行,因此,在整个编创过程中并没有融入高难度技巧的内容,而是运用了一些相对简单的小技巧,如四位转、吸腿转等,让舞姿轻盈自然,既成功塑造了鹤的形象,又借助技巧增加了灵动美感,突出了作品内容与意象[4]。与之相对的,如作品《书痴》是一部独舞性质的中国古典舞作品。为体现“痴狂”的状态,作品在高潮部分设置了非常精彩的弹跳加奔跑的技艺,如“旋子180”、撕叉跳等动作,完美塑造了书生为书而痴狂的形象。

从整体来看,技巧纵然能够让舞蹈作品更加完整,但是舞蹈编创并非技巧技艺的一味堆积。不同的作品方向与风格需要辅以不同的技巧技艺,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编创意图。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教学中对舞蹈编创的效应进行分析,实际上是建立在古典舞的特殊审美特征上,来对古典舞蹈作品的有效创作进行探讨。本文仅从理论的角度展开论述与分析,望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探讨,为推动中国古典舞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中国古典舞蹈更加多姿多彩而努力。

猜你喜欢

身法古典舞技巧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大众武术健身之身法问题辨析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太极拳的身法与球体
指正要有技巧
浅谈中国古典舞水袖及韵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