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地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以苏北大鼓为例

2021-11-27安徽师范大学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鼓苏北戏曲

□张 冀 安徽师范大学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音乐更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河南舞阳出土的贾湖骨笛证明我国在吹奏乐器领域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音乐艺术形式也在悄然变化。从最初的《诗经》到汉乐府,音乐经历了系统的变化。到了宋朝,音乐由以歌舞大曲为主转为以戏曲为主。无论贵族还是老百姓,都很青睐这种新兴的音乐形式,一时间,戏曲风靡全国。自此,社会上开始涌现各种各样的戏种[2]。在江苏苏北一带,出现了一种流行戏曲——苏北大鼓[3]。为贯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当地的戏曲开始进入校园,苏北大鼓也在其中。本文将着力分析苏北大鼓进校园的意义。

一、戏曲进校园的现状分析

(一)师资力量的缺乏

戏曲是一门需要长时间学习的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出自声乐、钢琴、古筝等器乐专业,对戏曲是非常陌生的。教师缺乏戏曲方面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戏曲方面的内容无法为学生详细讲解。除此之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通过查阅资料而来,很容易把戏曲教学的课程变成戏曲基本知识普及课和欣赏课。这就导致学生在戏曲课堂上不能获得良好体验,进而对戏曲形成错误的认知。

(二)学校和教师的不够重视

戏曲音乐进课堂在一些地区还没有普及。戏曲进课堂不被重视的原因有很多,如在当地从事这类戏曲专业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但是在一个地方却有很多所中小学,学校里面的专业教师不多,只能从当地请专业人员进行教学或者放弃戏曲模块的教学。当地的职业人员并不能保证每次课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很多课程都被搁置了。很多学校会开展比较简单的音乐教学,如葫芦丝、长笛、合唱等,即使开展戏曲模块教学也只是通过播放视频进行简单讲解,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戏曲。同时,一些教师对传统戏曲并不是很喜欢,只是将其当作任务去完成。

(三)学生对传统戏曲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学生对戏曲根本不感兴趣。现代经济飞速发展,音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学生往往喜欢一些新兴的音乐类型,如电子音乐、说唱、摇滚等。这些音乐成为市场的主流,而戏曲的受众面越来越少,只剩下部分从事这类专业的人员,或者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中老年人。因此,这类艺术逐渐变得“老龄化”,在年轻群体中渐渐成了“异类”[4]。《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领学生学会正确审美。现在的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戏曲了解很少,在带领他们欣赏时,他们通常认为戏曲并不“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戏曲的发展历史、风土人情等来让学生逐渐了解这类艺术,体会戏曲的艺术美,并将戏曲与现代歌曲进行对比,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苏北大鼓的起源及艺术形式

苏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也称睢宁大鼓、宿迁大鼓等,民间惯称说大书,是江苏宿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传于苏北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阴及皖东北和鲁南地区。据史料记载,苏北大鼓于清朝初年形成于宿迁、睢宁地区,后迅速向周边地区发展。民国初年至抗战时期,苏北大鼓出现了50多部传统书目,从原来重说唱、轻表演转为唱表并重。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艺人南流,向江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大鼓艺人参与培训活动,并发证演出。1951 年后,各地相继成立曲艺协会、曲艺队等组织,把原本趋于悲调的唱腔转换成融喜、怒、哀、乐为一体的固定腔调和曲谱。苏北大鼓由此逐步繁荣发展起来。

如今的苏北大鼓多采用一人表演的形式。艺人一般使用一面书鼓、两片月牙形钢板的伴奏乐器,有说有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苏北大鼓用宿迁方言演唱,唱词严谨,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十字句中三、四、三称正十字,三、三、四称反十字。艺人以表演为主,以唱为辅,以说表反映艺人真功夫,有“讲清故事、刻画人物、描写环境,千斤道白四两唱”之说。鼓书内容以演唱历史故事为主,叙事说理,轰轰烈烈,一人可调动千军万马。一展歌喉,淡淡平平,深切道出人间真情,长篇大书,百唱不厌;言情小段,歌颂模范,教育民众,面广深远。苏北大鼓以说唱大部头历史书目为主,俗称“蔓子活”,有“说不完的呼杨将,唱不完的岳家军”之说,主要有《响马传》《刘公案》《说岳全传》《并吞六国》《前后七国》《杨家将》《薛家将》等经典曲目。鼓点起时,说尽前朝兴亡事;钢板响处,唱透人间悲欢情。苏北鼓书内容大多富有人性化的口头文学特色,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历代开国史,或叙述悲欢离合的儿女家常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唱腔委婉动听,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遗产中宝贵的一部分[5]。

三、苏北大鼓进校园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文化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其中戏曲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音乐中的文化还是文化中的音乐,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格、情感和精神的体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6]。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戏曲的发展更是经历了诸多变化才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艺术。苏北大鼓的剧本大多选自历史典故,通过说与唱让人们聆赏故事。例如,宿迁吴相国的《金枪北宋》,描述的就是北宋的一系列故事,《太子放粮》《赵匡胤之死》《赵光美登基》《七郎八虎闯幽州》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民间故事,极具戏剧色彩。通过在课堂上欣赏这些传统戏曲,学生可在感受戏曲音乐风格的同时,从戏曲内容中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总的来说,苏北大鼓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文化。

(二)有助于学生了解地方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与自然环境。正是这些气候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并孕育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如地方民歌、地方戏曲等[7]。音乐风格与地方环境密切相关,地方戏曲是文化的缩影,如规模庞大的豫剧就是由河南地方文化孕育而生的,带有明显的地方风格。苏北大鼓吸收了山东大鼓及本地民间艺术的营养,又在本地方言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当地的剧本作者常常会写一些本地故事。例如,处于运河文化带的苏北有一部《运河儿女》,讲述的就是这一文化带的历史故事。还有一些自编自唱的说书人会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故事或名人事迹来创作唱段并演出。学生也会对唱段进行思考,通过欣赏这类传统艺术,了解地方戏曲、地方文化,以及社会风土人情,增加音乐常识。

(三)有助于推广地方传统戏曲

如今,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并没有广泛走入大众视野,甚至有些艺术种类已经失传。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缩影,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历史的见证,我们应保护这些传统文化[8]。苏北大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作为地方曲种,苏北大鼓曾在淮海地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已逐渐成为弱势曲种。苏北大鼓对研究中国传统戏曲,了解民族传统音乐有积极的影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盛则国家兴盛,中小学生需要从小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把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戏曲引进中小学课堂,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这类传统文化,进而推广民族音乐。

结 语

学校开展音乐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苏北大鼓的生存发展空间日益狭小。因此,把苏北大鼓引进苏北中小学音乐课堂,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加强地方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有非常大的帮助。让地方戏曲进课堂已成为音乐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大鼓苏北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大鼓里有什么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神奇的大自然
张大鼓剿匪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