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2021-11-27刘长旭湖南理工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音乐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刘长旭 湖南理工学院

近年来,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纲领性文献为指引,我国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在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改革及实践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充分结合国外高校办学成功经验,在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1]。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体现音乐学专业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需求,深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当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极为重视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改革研究现状

教育部2012 年9 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年)》中对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义,即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等单位从事中外音乐史、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许多高校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充分结合国外高校办学成功经验,在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与研究,代表作如《普通高校转型性发展的音乐专业教学与实践改革问题初探》《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谈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在这其中,肖伟认为,在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是指导学生加强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练习、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构建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的特点[2]。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构建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实践课程、搭建以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创建科学全面而又动态化的实践考核模式方面进行深入思考。该文章指出,当下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现实问题,其中关于学科交叉的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另外,刘蔓认为,高校应立足音乐文化发展背景和音乐专业的教育实际,建立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教学体系。同时,高校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坚持因材施教,在设置实践课程群、改造单门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3]。刘蔓还强调,要在实践课程体系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观。该文章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开放型实践课程体系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为研究目的,以构建实践课程群组和打破“单一性”课程结构为手段。

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主力军。由于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社会环境差异等因素,地方高校的使命、规格、质量和发挥程度与其他重点大学有所不同,其所具有的受教育群体“宽泛性”特征决定了教学对象的音乐基础及专业能力的参差不齐。在此大环境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的目标大多定位为“能够胜任各类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音乐教学工作,各类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关等单位与音乐相关的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如果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继续沿袭专业音乐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专业竞赛、实践会演及就业等多方面会面临诸多尴尬局面。因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极为重视的问题[4]。在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方面,以《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为例,该文章以湖北省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了构建迎合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发展、符合地方高校办学特点的“四化”改革方案,即教学“课程化”与“合作化”,内容“多样化”和考核“常态化”。文章对校内外实践内容及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在学科交叉、多种实践平台有机融合、开放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并未进行深入探究。而《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研究》则认为,学生需要在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学习情境中尽早调整学习目标,给自己定位。学生要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身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完成对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而在实践育人教学模式方面,地方院校要在理念上转变办学观念,以就业为突破口,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活动策划与管理、音乐表演与组织、音乐编辑与制作、音乐教育培训及管理等能力;要在举措上构建从“坐中学”到“做中学”的实践育人教学模式,在改革授课形式、扩充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注重将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进而增强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5]。该文章在强调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引,以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办学特征和办学现状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对实践育人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以作者所在单位近年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的成果为论证。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关于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虽较多,但大多并未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为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论述,也未在学科交叉、多种实践平台有机融合,没有在开放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系统探究,更没有将具有地方区域性音乐文化特点的实践教学内容作为研究内容之一进行深入思考。因此,为打破固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相结合,扩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充实地方区域性音乐文化实践内容,对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性改革,各地方高校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二、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一)能力与素质并重,转变实践教学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为我国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目前国内一些地方高校仍处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摸索期,其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直接效仿专业音乐院校,实践教学仍停留在“课堂教学—舞台实践(实习)—汇报展示”这一单一化的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致使学生就业面较窄、社会适应度不足。所以,要想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革新,教师首先要转变实践教学思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结合,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立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以本为本”,将“实践育人”与“社会合作育人”等人才培养理念作为主导思想,力争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从原本的单一化、专业化向多元化、应用化转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演、鉴赏、创新、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同时,地方高校还可尝试在课堂教学、专业竞赛、实践展演等多个方面将本科实践教学与研究生实践教学有机对接,在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中探寻“本硕贯通”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线上与线下并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等要素发生深刻变革,单纯的线下形式的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与空间已达不到实际的教学需求。2019 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所以,当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从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依据国家关于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相关精神,立足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将线上教学所具有的学习主体化、开放化、灵活化等优势与线下实践教学进行融合互补,以搭建线上教学平台、转变线下教学方式、重建实践教学资源、创新实践展示形式等为手段,注重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线下教学要以提升学生舞台实践能力为中心,线上教学应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心,线上与线下并重,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专业学习的视野,使学生的实践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专业考查和实践展示活动的人员选拔和作品选拔提供了更为方便且直观的途径。

(三)技能与应用并重,革新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大多以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为参照,其中西方古典音乐比重较大,本民族音乐次之,地方音乐文化艺术及现阶段流行音乐的相关资料则很少,且存在着曲目更新慢及专业性难度过高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培养音乐学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的自身需求与能力特点为基准,结合学生审美发展和社会就业需求,选取“古典与流行,民族与世界,专业训练与实践应用”等相关知识层次安排合理且定期更新的专业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实现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性”与“基础性”的平稳对接,与其他学科的合理交叉与有机融合。同时针对当下区域性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地民族文化、学生就业等要素,地方高校在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大胆替换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内容,尝试将社会艺术素质教育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演出内容中的合唱歌曲曲目、中小学音乐教材相关内容、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及戏曲、民族音乐、地方音乐等相关资料改编整理后编入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进而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平台、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不同层面探寻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革新的方法,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既与目前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状况和学生切身需求密切相关,也与地方高校实现“区域化”办学特色接合紧密,契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根本目标。

三、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的意义

(一)促进实践教学思路转变,符合应用型地方高校建设发展趋势

依据国家发布的纲领性文献精神,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强调以“实践育人”理念为主导思想,以“以调研拓视野、以竞赛促训练、以舞台促创新、以信息促教学”为实施手段,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由原本的“单一化、专业化”向“多元化、应用化”转变,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表演、鉴赏、创新、科研等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同时,将音乐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与研究生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考核管理、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有机对接和在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中实现“本硕贯通”是当前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二)重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符合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以《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引,立足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结合本地民族音乐文化、学生就业及社会需求变化等要素,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革新原有单一化的封闭式实践教学旧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进而促进音乐学专业各学科间的合理交叉与有机融合,积极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正视实践教学内容革新,符合音乐学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实需求

针对高校音乐学专业受教群体音乐基础不均衡的特点及当下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良好就业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音乐人才为目标,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日常实践教学中,以学生的自身需求与能力特点为基准,因“材”施教,因教选“材”,对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遴选、整理并将其纳入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专业人才质量,增强其就业能力,还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践行。

结 语

本文是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传统实践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与社会实际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原有专业性教学模式与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教学目标与学生艺术基础的矛盾、单一陈旧的实践教学方式与开放式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的思考与总结。高等音乐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基于此,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不断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质量应用型音乐人才。

猜你喜欢

音乐学应用型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展望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以学术为本,落实实践调查
——读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有感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