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革新及转变
2021-11-27崔渊海吉林延边大学
□崔渊海 吉林延边大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钢琴演奏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调剂品和供人们消遣的娱乐项目,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因此,在大学开展钢琴演奏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需求,所以钢琴教师需要转变和革新教学风格。
一、高校进行钢琴演奏教学革新及转变的迫切性
(一)教学模式老旧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仍沿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1]。同时,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及教学资源的不足,也让钢琴演奏教学的开展变得艰难。不难发现,在一些高校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了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同时,购置钢琴的成本较高,考虑到经费问题,校方无法为每位学生都提供钢琴。这就让学生缺少了实践练习的机会,进而造成教学效果低下。
(二)教学内容单一
受钢琴数量限制的影响,钢琴教学内容也受到了一定限制。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大多数以课本内容或课件内容为主,缺少对课外知识的融入,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单一。而单一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这也正是我国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效果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评价不足
钢琴演奏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有着很大区别。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对学习方法及理论知识的掌握。而钢琴演奏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偏多。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而应结合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但就目前来看,在大多数高校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都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将不重要的音符考查放在首位。
(四)教学方法落后
现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教师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就成了必然趋势。而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无法购置先进设备进行教学,也没有充足资金去引进先进教学资源,这就会降低教学质量。
二、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如何革新及转变
(一)关注高校钢琴教学主体与课题的衔接
高校开展钢琴演奏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而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精神和灵魂得到升华,并让他们对生活有一个新的认知[2]。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书育人”。
(二)采用多样化的钢琴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要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做起,教学方法也是转变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钢琴学习的需求。
1.实践教学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在钢琴教学中非常实用,因为钢琴课程本就是一门实践教学多于理论教学的课程。因此,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同时实现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改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使其亲身体验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其在情境中与琴音进行交流,从而获得灵魂和精神上的升华。此外,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学习状态的记录,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势和劣势等。接着,教师再结合这些细节,制订科学、有效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培养每位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实现钢琴教学风格的革新。
2.计算机网络情景教学法
现如今,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普及,高校课堂已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成了现代教育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因此,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承载者,校方要加强在这方面的资金的投入,并为钢琴教师购置充足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水平。同时,先进的设备,如多媒体设备,还能够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带领他们走进真实情境,让他们体验和接触不同的演奏风格,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特色。
(三)加强钢琴演奏教学与伴奏教学的结合
钢琴教学不仅包含演奏教学部分,还包含伴奏教学部分。教师只有将演奏和伴奏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钢琴知识。所以,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还需要将演奏教学和伴奏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
例如,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可先以一首较为经典的钢琴曲,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作为伴奏练习的目标曲。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原曲伴奏,待学生熟练掌握伴奏后,再让学生在伴奏音调的基础上即兴创作。这样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创作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创作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伴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四)加强高校钢琴教学的视奏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视奏能力的培养。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视奏与创作相结合。首先,学生要提高专注力;其次,学生要充分掌握曲子中的步调和节奏,并加强练习;最后,学生要在不断重复练习的过程中寻找创作灵感,并大胆地加入自己的想法。
第二,实践强化视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眼不离谱的习惯,并指出和纠正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弹奏流畅性的考查,在保证弹奏曲调正确的情况下,训练学生弹奏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钢琴实践能力,最终让学生的视奏能力得到提升。
(五)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浸染
钢琴演奏课程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是一门能够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内涵得到提升的课程。因此,在对钢琴教学风格进行革新和转变时,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钢琴文化的讲解,让学生对钢琴演奏课程有一个深刻认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合理利用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馈,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因此,合理应用教学评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创作风格,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并寻找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加以引导,让他们朝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钢琴演奏教学的需求。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并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学生的考核成绩,更应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及付出的努力,并将这些表现纳入最终的考核范围,对学生做出准确评价。
结 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育教学需要做出进一步改进和革新,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而钢琴演奏教学是一门能够陶冶情操、升华内涵的课程,它在高校中有着特殊的教学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风格的革新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让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人文内涵和修养,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其获得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