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声乐专业教学应用

2021-11-27孙介孚甘肃省陇东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声乐数字化专业

□孙介孚 甘肃省陇东学院

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然改变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在以数字科技为依托的移动网络时代,人们对音乐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更多地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院校声乐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敏锐地捕捉并抓住这次时代变革为声乐专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转换教育教学理念和思路,将各类数字技术融于声乐专业教育教学中,面对困难与挑战理性应对,寻求教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

一、数字化技术简述

数字化技术是依托于信息科技发展的将声光电磁等各种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以各种媒体形式为载体呈现给公众,数字化媒体则是一个较为通俗的称呼,除了其本身具备的数字化和互动性特征,还具备自由性、共享性、开放性及便捷性等特点,这些表现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更为人性化的优势,必然会改变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及人才认知事物的方式[1]。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一种较为高端的教学方式,能够便捷、高效地收集整理各类相关信息,结合大数据在专业教学中发挥最佳效果。数字化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图文声像等表象信息同时共存,使声乐专业课程教学中会影响情境创设、课程教学视听及师生体验等环节的各种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将其应用于院校声乐专业教学中,是对传统专业教学形式的升级和改革,对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二、数字化技术的特性及其为声乐专业教学带来的优势与挑战

(一)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声乐专业教学的优势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互动性和自由性为声乐专业教学带来活力,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各种媒体教学工具,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一性。例如,当前较为流行的各种直播平台、很多社交App 也都相继开发语音、视频等功能,专业教师可以运用这些功能强大的直播软件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线上即时提问。学生可以运用直播平台来进行线上表演或是上传自己的声乐演唱作品,接受教师或者同学的评价。在评论区交流或构建专业交流群组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获得解答。教师也能够根据群组中学生的留言,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专业讯息和练习任务,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其次,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破了专业教育的界限和屏障,为声乐专业教学带来丰富多样的专业讯息,使广大师生能够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资讯。网络平台本就具备开放共享的特性,原来非常珍贵稀有的声乐资源及各种专业素材的收集变得简单容易。声乐艺术的学习较为特殊,每位声乐学习者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都渴望被名师指点。但优质教学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数字化技术条件支持下,微课与慕课产生并逐渐成为现代声乐艺术教学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声乐艺术大师开始通过网络声乐慕课进行授课,更多的声乐爱好者和学习者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观摩优秀声乐教师的授课,甚至能够与声乐艺术大师进行互动,接受在线点评和指导[2]。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学生能够共享到优质的声乐专业教学资源,学习到更多的声乐演唱技巧及表演技能,降低教学成本,进而找到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途径。

再次,数字化技术具备即时性及浓缩性,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各类数字化产品及移动终端彻底转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的背景下。线上微课、慕课等学习资源,通常设计的时间在10~25 分钟,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点更为浓缩,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二)数字化技术为声乐专业教学带来的挑战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声乐专业教学中,为广大师生的教与学都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声乐教学带来挑战。

首先,各种形式的新媒体平台及网络搜索引擎给大家带来丰富的专业讯息。由于这些讯息价值良莠不齐,学生在优质资源的选择上具有一定难度。同一首声乐作品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到多种不同的版本,很多谱例会存在错误或者不够完美的处理。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要从诸多声乐作品演唱曲例中分辨优劣,挑选出有学习参考价值的资讯,就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专题性的网络微课、慕课等教学形式对声乐专业学生来说,难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声乐艺术需要人通过身体发声器官来对声乐作品进行诠释、表现,但是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状况是不同的,这使声乐艺术专业区别于其他学科,具备较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一对一”的小课堂面授形式,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授课。由于学生发声条件各不相同,教师应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指导。但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资源缺乏,小班课及集体课由此产生,但此教学形式对声乐专业技能教学来说,只能作为“一对一”面授教学的辅助和补充。而在采用微课及慕课教学形式时,专家或者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学习问题的点评也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对于基础薄弱学生,容易生搬硬套微课或者慕课内容,打乱了原来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微课、慕课进行过程中的互动大多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而声乐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固定走势,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学习成长是不断变化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保证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连续性和规律性,以保证学习成效。

另外,学生可借助各种移动数字终端,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获取各类有助于专业学习的信息。然而这些知识多数是碎片化的,加上快餐式的学习方式,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对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声乐教学改革要考虑周全不能盲目

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各学科专业都在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努力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前提是一定要尊重专业学科特点。声乐艺术的学习较为特殊,学习过程注重实践,极具个性特征,而对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借其辅助声乐专业教学,而不是被其主导,这是声乐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与学生在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更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推进声乐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首先,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教学理念,并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强化自己数字化教育教学技能,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次,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在专业教学各环节中融入数字化技术,包括教学任务目标的设定、方案设计及教学策略调整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珍惜和利用新时期院校提供的开放性共享资源平台,使数字化技术手段与媒体成为自己声乐专业学习的又一良好渠道,而非唯一渠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学,与专业导师和同学进行线上互动交流,解决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配合教师的指导,解决专业上的技术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零碎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以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知识体系[3]。

(三)院校单位要鼓励并引导声乐专业教学改革

院校单位在鼓励声乐专业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理性分析新时期各类数字技术及专业学科的发展特征,对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把控。院校单位要为专业教师提供相关信息技术的指导及培训,提升数字媒体技术水平,让教师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媒体的教育环境。院校单位还要完善本校信息技术团队,将其与声乐专业教师资源相整合,推行院校数字化媒体声乐教学平台的构建。

结 语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数字化技术为专业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作为从事声乐艺术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在紧抓机遇的同时理性应对各种挑战,如此才能达到专业教学预期目标并提升教学成效。声乐教师只有理性面对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及方法的改革,才能使声乐专业学科教育教学得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声乐数字化专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部分专业介绍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