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管理措施

2021-11-27冉德强

北方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蚕蚕种涪陵区

孙 波 冉德强

(重庆市涪陵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重庆涪陵 408000)

涪陵区是重庆市主要的的蚕桑基地之一,近年来小蚕共育率有所下滑,共育质量有所下降,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小蚕共育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为全面搞好小蚕共育,规范共育秩序、提高共育质量,本文就涪陵区小蚕共育现状作一分析,并总结提出相关技术管理措施。

1 小蚕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1.1 小蚕共育率不高,点多面广管理难

2020年,涪陵区有养蚕乡镇18个,养蚕农户1.23万户,发种70 102张,产茧2 601.33 t。有小蚕共育室(或订种点)152户,共育小蚕56 880张,小蚕共育率平均81.1%。据调查,有的共育室小蚕共育率可达到定种的98.6%,发散种仅为1.4%,个别共育室小蚕共育率只有定种的60%,发散种高达40%,各共育点及共育室小蚕共育率相差较大。

1.2 共育户大小蚕混养问题突出,消毒防病不彻底

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共育人员对消毒防病工作存在思想麻痹、消毒不彻底、消毒方法不当、消毒程度不合理、药量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夏秋蚕、多批次养蚕以及滚动方式养蚕,饲养间隔时间较短,存在不及时清除蚕沙,不及时开展房屋清洁及蚕后消毒防病,个别共育室甚至有大小蚕、不同批次蚕混室混养的现象。据调查,涪陵区共育户一般既是小蚕共育户,又是养蚕大户,每季养大蚕3~5张,全年养蚕15张以上,共育室和大蚕房相隔距离较近,容易引发蚕病的交叉传染。

1.3 蚕种补催青不及时,一日孵化率不高

小蚕共育是一项细心细致的工作,由于青壮劳力进城务工以至留下来的农村养蚕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小蚕共育人员老龄化,工作拖拖拉拉,有些共育点从催青室把蚕种领回蚕室后没有按要求进行补催青处理,有的不及时升温和黑暗保护,有的未将蚕卵摇匀平摊于蚕盒内而造成卵粒挤压,导致一日孵化率不高。

1.4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设施陈旧不完善

尽管小蚕共育工作开展多年,但由于农户投入不足、财政补助支持涵盖面有限,加之现代化的共育设施设备投入资金量大,部分共育户仍旧使用竹竿架竹蚕箔、木制蚕盒共育,未投入使用塑料蚕盒、共育蚕盒、共育车以及专门的消毒机具等较为先进的设施设备,小蚕共育费力费工,效率低下。

1.5 共育室分蚕标准不一,收费标准各异

由于各共育室的分蚕标准不一致,导致收费标准不一致。据调查有的共育室2龄起蚕饷食后分蚕,有的共育室2龄起蚕后喂2次桑叶后分蚕,有的共育室3龄起蚕饷食后分蚕,每张共育费相差10~15元,蚕农为了降低养蚕成本,宁愿到收费少的共育室定种领蚕饲养,小蚕商品化共育失范。

2 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意见和措施

2.1 严格消毒防病,杜绝病原传染

在养蚕前7天左右,一是对共育室外围场地包括蚕室周围的地面、道路等,除净杂草,清除养蚕废弃物,对晒蚕具的水泥地面用水清洗干净;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对蚕室外围场地及道路等进行喷雾消毒;养蚕期间保持共育室内环境、贮桑室、采桑筐、切桑机、给桑盆等用具清洁,每天最后一次给桑后和除沙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对地面和环境消毒。二是用含有效氯2%的漂白粉防僵粉对1—3龄蚕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三是严格淘汰病死蚕,杜绝交叉感染。饲养过程中发现病、弱、死蚕要及时用蚕筷拣出放入石灰缸内,集中消毒处理后焚烧或深埋,严禁乱丢、乱放或饲养家畜家禽。四是小蚕、大蚕分开饲养,严禁大小蚕混养现象的发生。

2.2 搞好蚕种补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

蚕种进入共育室后要将温度控制在24.5~25 ℃,适度控制在80%~85%保护,转青后进行黑暗保护至感光收蚁,同时注意蚕架内上下左右蚕盒每天调换位置2次,促使感温均匀,确保一日孵化率在95%以上。

2.3 补齐设施设备短板,提高小蚕共育功效

根据共育室大小和共育数量的多少,采取共育户自筹一点、财政补助一点、龙头企业支持一点的方式,对共育室陈旧的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围绕添置补齐小蚕塑料蚕盒、小蚕共育蚕盒、共育车,安装小蚕共育室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安装空调通风排湿升降温,添置切桑机、高压消毒机、石灰喷雾机,电热升温设备等设施设备,提高共育功效。

2.4 就近划片订种,统一分蚕标准

以沿江核心蚕区、坪上拓展蚕区和后山生态蚕区为片区,以乡镇街道村为小片区,以共育室联农户为中心的共育点按蚕品种、场别、批次统一订种,以共育室为依托的共育点对辖区内农户通过电话订种、上门订种等方式完成订种,防止跨区域订种或交叉订种,并对所订蚕种进行小蚕共育,尽量杜绝发散种,同时规范共育室共育到3龄起蚕饷食后再分蚕,送蚕上门,这样蚕农“足不出户就可以养蚕”,共育室按共育季节不同收取每张蚕种30~50元的共育费,避免业内竞争,有效提高共育面和共育质量。

2.5 采取政府引导,持续提高共育率

一是以乡镇农服中心(购买服务人员由农服中心管理)为平台、蚕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小蚕共育室和专业大户为依托,通过培训会、现场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小蚕共育的好处,引导广大蚕农加入小蚕共育饲养大蚕。二是印制小蚕共育技术标准和制定小蚕共育管理规范,出台奖励性文件,规范共育秩序,避免市场化恶性竞争,确保小蚕共育率不断提高。三是以区农业农村局(委)、蚕桑行业主管部门为牵头单位,组织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开展小蚕共育、蚕种散种发放的督查检查工作,对共育质量好的、共育率高的共育室予以通报奖励,对共育质量差的、共育率低的共育室提出整改意见和达标要求,限期整改,持续加力推进小蚕共育率全面提高。

2.6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共育水平

一是以乡镇街道、村所在共育室为单元,在春蚕前10天对小蚕共育人员从桑树种植、蚕品种特性及饲养特点,养蚕前准备、补催青及收蚁,消毒与消毒方法、蚕病防治,小蚕饲养和大蚕饲养等实用技术着手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为全年养蚕提供技术保证。二是乡镇蚕桑技术人员一对一或一对多联系共育室,在蚕事季节分赴共育室开展适时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共育人员技术掌握到位,操作到位。三是蚕期组织共育人员到先进共育室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高小蚕共育技术水平和共育管理能力。四是在共育室显要位置悬挂各龄桑叶选采与调桑标准、小蚕温湿度调节标准、消毒防病卫生制度、小蚕共育技术管理等技术性规范,让共育人员学习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要求开展小蚕共育。

猜你喜欢

小蚕蚕种涪陵区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可爱的小蚕
小蚕儿吐丝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