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1-11-27周丛寅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美术优化

□周丛寅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

众所周知,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美术运用技能与审美能力的美术教育人才。然而,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这直接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对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学前美术课程教学现状以及优化策略展开细致分析,进而提高人才输出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学前美术教育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现状

(一)课时设置不当

当前,高职学前美术教学中“重理轻实”的现象普遍存在。通常,高职院校会在美术实践教育环节安排4~6 周的课时,而且集中在最后学年中。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美术课程在实践课时方面的安排不足。在这样的课时安排下,学生的美术教学能力、审美素养及创新意识等很难得到有序化发展[1]。

(二)课程内容滞后

在高职学前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滞后始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高职美术课程教材在更新方面做得不到位,导致教学内容或过于简单或过于专业。倘若教师长期运用这种教材来进行美术教学的话,不但学生学习收效甚微,教师自身的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也会受阻。与此同时,高职学前美术教学内容大多围绕基础性美术教学展开,这显然无法满足幼儿美术教学岗位的实际要求,这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三)教学模式固化

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模式是提升美术教学效果的必要因素。然而,结合教育实情来看,高职学前美术教学大多以言语式、说教式的方式展开,美术实践教学也以固定的训练指导为主,这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阻碍美术课程育人效果的提升。

(四)课程评价单一

课程评价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课程教学以及课程育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高职学前美术课程评价大多围绕成绩展开,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这与生本教育理念相悖,不但会限制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发展,而且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就业以及发展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2]。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增加实践课时

高职院校应立足学前美术教育岗位的需求,提高对美术实践课程课时安排方面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在这一过程中,首要任务便是对美术实习期进行分散处理,要从低年级的教育着手,尽早安排学生开展美术教育实践,指引他们通过实践学习、直接观摩等方式积累丰富的学前美术教学经验。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当在学前教育的第一学年就做好课时规划工作,在保证基础理论授课进度以及课堂实训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增添实践课时,安排学生到合作幼儿园中实习,协助在职美术幼师教学,从而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相关技能与知识点的精髓,激起他们的自学热情。同时,在第二以及第三学年,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以组别化的方式到周边幼儿园或者实训基地中进行美术教学实践,增加与在职教师的经验交流和方法探讨,使学生积累更多教育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最后,高职院校应在第四学年做好实习顶岗方面的工作安排,以此提高学生的独立教育能力。

(二)围绕多个维度,优化课程内容

1.围绕实际工作,优化课程内容

面对课程内容滞后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围绕幼儿美术教学实际来创新课程内容,以此来明确学生的美术学习目标,保证高职学前美术教学实效。例如,在中国画的课程内容中,教师可引入一些与幼儿美术教学相契合的儿童水墨画,适当删减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传统工笔画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要减少水分、水彩部分的课程内容以及课时占比,增设一些儿童彩绘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运用油画棒、水彩笔等幼儿专用绘画材料表现色彩。此外,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前美术教育需求,引入一些与儿童审美特点相契合的画家作品,如凡·高以及毕加索等人的画作,为后续的学前美术教学工作提供助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多引入一些创造性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像幼儿一般进行绘画创作,提高课程教学的适应性[3]。

2.围绕生活实际,优化课程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积极性差、参与热情低的问题,这与美术课程专业性高存在一定的联系。对此,教师有必要围绕生活实际来做好对课程内容的优化工作,以此来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保持长久学习活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色彩配置时,教师可引入一些与生活服饰相关的作品,然后以此为依托来讲解色彩设计方面的内容,或者结合电影海报等来教授色彩应用的知识点。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领悟相关知识点的内涵,还能助力其审美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提升,为其后续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服务,可谓是一举多得。

3.围绕地方资源,优化课程内容

如今,将地方资源引入美术课堂已经成为高职学前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教师应注重地方美术资源的渗透。例如,教师可将民间泥塑以及剪纸艺术等引入美术课堂,通过地方性资源丰富课程内涵,为学生提供更为朴实、有趣的学习参照,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邀请民间艺人和美术大家来到学校,借助其丰富的美术知识来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多维度延伸,从而推动课程内容向着多样化、趣味化以及特色化方向发展。

(三)结合能力需求,引入多元模式

1.结合审美能力,引入情境教学

在高职学前美术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创设法,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这对他们美术认知的深化、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相关的美术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阶梯性以及引导性的问题,创设信息化以及问题化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观察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深入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2.结合想象能力,引入写生创作

在高职学前美术教学中,想象力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为此,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开展写生创作,指引他们在写生创作中去亲近自然、获取灵感,从而为其想象及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基。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入实物写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观察能力。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物写生技巧之后,教师可将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在观察田野、山川的同时进行写生创作,使其更好地运用美术创作技巧、美术语言来描绘事物样貌,从而提高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

3.结合创新能力,开展小组合作

培养创新能力是高职学前美术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引入美术教学课堂。例如,在讲授手工制作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自学任务、创作任务,然后指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作品进行统一讲解。在互相带动、整体提升的美术课堂上,学生在集体之力的推动下,能够实现创新思维、合作探究以及实践动手等能力共同发展。

(四)指向素质教育,优化课程评价

为了发挥高职学前专业美术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师有必要围绕素质教育对美术课程评价进行针对性优化,从而助力学生美术素养以及执教素养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从以下两个层面着手。其一,优化评价内容。教师应当秉承素质教育理念,在重视成绩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试讲、实习过程等做好对学生专业、实践、创新以及处理问题等方面能力的评价。其二,丰富评价主体。教师有必要在师评的基础上,将学生、幼儿园等主体引入课程评价,如可指引学生进行组评、互评,或者联系幼儿园开展试讲比赛评价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职业观念,从而保障其职业素养的发展。

结 语

总之,在新时期,做好高职学前专业美术课程的优化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广大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正视学前专业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不断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来打造美术课程教学新常态,在保证教学和育人效果的同时,为学生美术素养以及美术教学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美术优化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美术篇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