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通识类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2021-11-27河南警察学院
□沈 贺 河南警察学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教育学习更具现代化特征。“云”平台具有巨大的潜力,其时间和地点更具灵活性。由于采用存储的方式,“云”平台的内容涵盖范围较广,使用者的可接受程度也较高。这一新型平台的出现及普及,为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活力和动力。
一、“云”平台的使用有利于教育教学创新
“云”平台由开发者写好相关程序,收入和存储不同需求的内容,使用者在访问时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查找信息,也有人称其为“按需平台”。在程序正常运行、网络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更灵活地选择时间和地点,从而巧妙地解决上课难的问题。
创新,是教育教学的源泉。如今,视频的快速传播让教育工作者开始以视频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相对于纯文字,影像和声音再加上文字的解说,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浅显易懂,观看后也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1]。
“云”平台利用了视频的优势,将所需课程按类别划分为不同的频道,根据指定的教材和学校的安排,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完成相关的课业,并及时通过线上测试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使教学既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又能够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2020 年疫情期间,学校借助“云”平台的力量,让学生居家完成课程,按时上交作业,定期进行测试,保证学生在家也能拥有相对良好的学习氛围,掌握基础的课堂知识,也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准备。“云”平台在此期间为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少便捷,保证了教学质量[2]。
二、通识类艺术课程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识类艺术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这一教育理念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识类艺术课程能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开阔学生视野,避免学生在思想方式上的单一和狭隘。一般情况下,了解通识类课程的整体框架和结构之后,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而牢固地掌握通识课程的知识点,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艺术作品是自我价值的主观反映,也是人的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对通识类艺术课程的学习,实际上是学习如何鉴赏艺术,是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学习通识类艺术课程,能够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会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去体会生命最特别的含义[3]。
三、“云”平台通识类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艺术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也是融入现代新鲜血液的学科。学习艺术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更健全的人格,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当“云”平台的创新应用于通识类艺术课程的教学时,学生能够更快捷地掌握和牢记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
(一)方便高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通识类艺术课程的学习,高校需要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需要细致到对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考量,既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业学习,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
“云”平台能够解决教师课程安排过密、过疏等协调不平衡的问题,能够直观地给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基于原有专业课的安排,学校将课程所需教授的理论知识逐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云”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周期的合理化。学生自行安排课程,既保证了个人学习时间,又能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休息时间。
(二)方便开展相关教学实践
基于“云”平台的通识类艺术课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实践。
通识类艺术课程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比较困难。毕竟课堂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也不同。经过实践操作后,部分学生能通晓其理,部分学生可能依旧一头雾水,但教师无法为每位学生调整教学进度。
“云”平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配合了艺术课程的相关教学安排。对部分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或者对教学实践理解不够到位的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通过“云”平台,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以巩固学科知识。这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做到的。
(三)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学习能力
通识类艺术课程不是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课程,它需要学生的理解,要求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基于“云”平台的通识类艺术课程,通常没有教师的督促和解答。学生若没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很难通过“云”平台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云”平台课程学习时,加入及时的课堂测试尤为重要,这能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结束后,学校统一安排测试时间和地点,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自我约束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基于“云”平台的通识类艺术课程教学对学习能力的要求极高。由于专业背景不同,学生对艺术接触的较晚或者较少,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这类课程时掌握知识的速度不同。借助“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反复观看教学视频,认真思考,用心研究,提高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以后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提高通识类艺术课程的学习能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学生需要先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并消化这些知识,之后才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要获取的不仅仅是课本上和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有在实践中培养的学习技能。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云”平台的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自行观看相关的教学实践视频,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观察教学实践视频的同时,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当一个人借助一些资料和一定的方法,通过自身的努力,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他在这件事上就是成功的。当一名学生通过“云”平台的学习,牢牢掌握艺术课程,他就是优秀的。
依据自己制订的计划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会让学生自信满满。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也正是艺术教育想带给学生的理念。从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打卡似的学习到主动探索知识,自主学习,会让学生明白,学习没有不劳而获,努力和踏实会让人充满自信。
(五)优化学校管理方式
通识类艺术课程正在进行改革,“云”平台的出现让课程改革更加顺利,学校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更直观地看到教学成果,接触到教学全过程。利用“云”平台,学校可以将某些管理工作进行单项化的任务细分。例如,学校可以将通识类艺术课程的笔试安排到“云”平台上,也可以定期要求学生在平台上提交某些鉴赏报告,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打分,最终由平台进行数据汇总。此外教师还应该利用云平台进行对教学管理流程的再造,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实时记录功能,确保流程再现的真实性,还要借助计算机语言的严谨与规范,使实施者更加严谨规范地进行操作,养成习惯。例如,在通识艺术类课程教学资料审查的过程中,教研室、系主任的审核顺序会十分明确地在平台上展现出来,而且审核意见有固定的格式,表达方式十分明确,不能随意为之。教师在平台上发表任务,让学生通过平台完成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强化课后作业的管理;而学校也可以通过平台,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促使院系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而学生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自学。学生自学进程能够方便教师管理学生,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艺术课程的改革中不断学习,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艺术课程改革中实现共同进步。
结 语
通识类艺术课程能满足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社会需要综合型人才,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发展。通过“云”平台这一教育模式,我们能更顺利地学习理论知识,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