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专业细分走向学科融合:我国生态屏障研究及其路向

2021-11-27冯雪红李彦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屏障生态建设

冯雪红,李彦霞

(1.北方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宁夏 银川 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1](33~3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29)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定力不动摇”[3]。在2021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4]。可见,我国生态环境不仅关乎亿万人民的福祉,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学界对生态屏障的研究著作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王玉宽等人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5],张永利编著的《绿化祖国山河 构建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二期成就》[6],傅伯杰等人的《国家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评估》[7],许军编著的《青木川: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生态屏障》[8],肖良武编著的《西部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等[9]。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以“生态屏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有1 054 篇论文和10 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1982 年,石肇琨《呼盟农区抗旱斗争的经验》一文最早涉及生态屏障问题,文章指出,大兴安岭森林和岭东浅山次生林是呼伦贝尔的生态屏障,并就解除干旱威胁、发展农业生产提出了几点建议:重视生态平衡,加强水土保持;加强抗旱基本建设,推广抗旱增产措施;积极推广早熟高产耐旱抗灾作物的优良品种;培养地力是抗旱增产的根本条件[10]。此后,有学者陆续进行生态屏障相关研究,2000 年以来研究成果明显增多。从已有研究看,学界对生态屏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建设、城乡生态屏障建设、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本文通过对既往我国生态屏障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观察生态屏障研究的未来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生态屏障的概念界定

关于生态屏障的概念,可谓见仁见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生态”一词的解释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俗;对“屏障”一词的解释,名词是“屏风”,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当动词用时,则具有保护和遮挡之意[11](1169,1110)。那么,到底如何界定生态屏障?江泽慧认为,人类历史的文明史就是对森林的破坏—认识—再破坏—再认识的演变史,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历史表明,森林在防洪减灾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生态屏障作用,绿色生态屏障的实施方略是: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水相依,固本清源,林水结合,标本兼治,方能山清水秀,国泰民安[12]。邓志涛认为,西部既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又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的“水塔”,具有特殊的地貌、气候和地理结构,是保护全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13]。之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屏障内涵的认识。2001 年,在四川林学会举办的“建设长江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生态屏障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生态屏障是维护、庇护生物生存繁衍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良好生产生活条件的保障体系[14]。杨冬生从地域特点和功能出发,认为生态屏障是一个物质能量良性循环系统,其输入和输出对相邻环境具有保护作用[15]。陈国阶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出发,认为生态屏障是一个区域的关键地段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前提下,使自身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完善的稳定良性循环状态,即顶级群落或向顶级群落演化的状态[16]。潘开文等提出生态屏障是在一个区域的关键地段能够实施自我维护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且具有良好结构的生态系统,既在作用和功能上对生态系统内外的环境和生物具有生态学意义,又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维护区域、国家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7]。王玉宽等认为“生态屏障”并非一个严谨的科学术语,而是在我国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个词,与之相似的还有“绿色屏障”“生态屏障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屏障”,生态屏障处于某一特定区域,具有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8]。马林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内蒙古生态屏障工程”的概念,即以区域资源、环境资源和经济资源为背景,利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论的观点,由多项生态工程构成一个复合带状系统,从而保障生态区域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9]。钟祥浩对“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予以界定,即不受或少受破坏和威胁的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形成多层次、有序化的稳定格局,山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生,对周边环境或更大范围的环境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20]。

二、生态屏障在“生命共同体”中的实践

(一)有关“山”的生态屏障

在我国,山地占陆地面积的70%,是大河水系的发源地、丰富物种的孕育地、水土平衡的控制器。邓伟认为,山地的水平延伸性和纵向突出性影响山地系统控制和地理生态格局及环境演变,如山体滑坡、坡度侵蚀、泥石流、山洪等。在山地地理、生态及环境的相互交叉影响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生态格局,山体的坡向、走势、峰岭和沟谷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和生态健康水平上的差异体现出空间尺度的级联效应,即由于山地地形的不同,水分和能量在不同尺度的地表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利用数字山体应用平台和山区地域空间特征,从理论、自然和人文要素出发,提出构建山地科学体系[21]。唐亚等认为,过去西部地区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开采超过山地森林自身承载力,加上人为毁林开荒,山地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出现输出多、修复难、输入少的局面,提出从长远出发,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化石资源;基于国家政策支持,进行利益转移,让受益的东部投资西部生态建设;在西部山地开发中实施25°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保护天然林,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防土地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高效使用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推行山地经济生态型产业和特色产业[22]。钟祥浩通过比较昆仑山南翼和东部岭南山地生态系统,发现生态安全功能与安全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15条巨型山系的高能量斜坡梯度具有明显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输出特征,表现在对外力的敏感性和灾害易发性。山地森林的碳汇功能对温室效应和长江下游影响很大。通过中国地形高程图和地势变化与阶梯过渡之间的山脊线,把我国山地分成以高原、中高原、丘陵为主的三大阶梯;再结合山地生态安全屏障类型区图和中国温润类型区图展现出山地生态安全屏障类型区等级分布图:分为3个大区、40个小区和66个亚区。把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环境问题突出的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亚区作为重点保护和建设对象[23]。

(二)有关“水”的生态屏障

涉及“水”的生态屏障,主要表现在“江”“河”“湖”“海”四个方面。

第一,涉及“江”的生态屏障。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水道。段豫川研究发现,20世纪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的19%下降到80年代的9.9%,累计伐木900万~1 300万立方米,致使水土流失、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性贫困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二元反差,应当将生态屏障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用“看得见的手”纠正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市场失灵问题,树立绿色产业结构理念,实现“兴绿、兴特、兴牧、富民”的战略思路[24]。董锁成等认为青海三江源地区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方面,增温少雨,气候干燥,牧区盲目追求牧畜数量,造成超载过牧,草场退化;人为方面,乱挖滥采黄金,严重损坏了草场资源,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两者的叠加作用使牧草锐减、毒草丛生、湿地减少、水位下降、鼠害肆虐,灭鼠药又毒死鼠类天敌,食物链遭到破坏,牧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25]。李爱农等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建立了1960~2000 年岷江上游时空动态变化数据库,分析了1995 年以前岷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林草是主要变化因子;1995~2000年,林地由减少转为以较高的速度增加,动态度达到约1.15‰,草地面积增加,但存在毁草垦殖现象。利用土地空间变化序列可以看出“林—草”转换的动态变化因子,过度采伐、不合理放牧、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是岷江上游土地利用的驱动力[26]。王传胜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探讨长江金沙江段基于生态屏障建设的综合功能区划分,借助GIS 工具参评因子空间态势为划分依据,设立自然生态调节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各功能区,实施生态屏障建设、保护和修复:西部是金沙江、牛栏江河流生态走廊;中部以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复合轴线;东部以镇雄、威信生态经济发展为轴线[27]。

第二,涉及“河”的生态屏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黄河流域构成了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燕子庄严认为,黄河一级干流水量减少,流域内生态环境差、含沙量高、工业污染严重、水资源开发不合理,使黄河陷入内陆化[28]。张景光等探究拟建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甘宁两省交界处是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区,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影响水量、水质和湿地,产生次生盐渍化。大柳树灌区的建立将破坏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比之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抗灾害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没必要建设该工程[29]。姚文艺等认为,黄河流域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带,是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粗泥沙的核心来源区,尽管通过护坡、改岩、筑坝、推广新技术、出台建设制度等措施保护砒砂岩区,但数据表明风沙区侵蚀模数达每年7 000~8 800 吨/平方千米,丘陵区侵蚀模数仍达到每年13 000~18 000 吨/平方千米,治理效果不明显。因此,姚文艺等认为补齐砒砂岩区治理短板的途径是全线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即定位黄河流域砒砂岩区生态屏障建设的战略思想;创设“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多位一体的新路子;推广技术体系与地貌系统相结合模式、综合产业开发模式、高质量植被优化模式、植物“柔性坝”、灌草封沟、砒砂岩改性筑坝与植物砒砂岩改性谷坊群相结合模式、自然沟坡阶梯化抗蚀促生护坡模式[30]。

第三,涉及“湖”的生态屏障。“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形容江西省鄱阳湖因季节变化差异大而形成的一个吞吐型湖泊。位于江西北部的鄱阳湖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长江中下游的主要支流之一。陈美球等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鄱阳湖全年Ⅲ类水质比例下降,而劣于Ⅲ类水质的比例却在上升,富营养化过程不断加剧,年平均水位连年恶化,由此提出统筹规划行政管理条块,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计算机建模技术及“3S”技术,科学构建鄱阳湖生态动态模型,掌握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确保鄱阳湖“一湖清水”[31]。单奇华等认为长三角地区太湖湖滨纵横交错,人工湿地对太湖生态屏障非常有利,以湿生植物与中生植物相结合以及乔木、草地与灌木相结合的多物种立体混交的生物群落结构为缓冲带,结合水位、土壤、水质等因素的植物配置机理,整地种苗,栽植抚育,建档验收,建设科学合理的太湖生态屏障[32]。张灿明对洞庭湖流域进行综合考察后提出建构洞庭湖生态屏障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两个主体功能区:天然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和环湖丘陵与中(低)山生态屏障区,前者用于建设湿地和湿地公园,主要在重建、恢复、保护和调蓄;后者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林及公益林,打造“园林下乡、绿绕村庄,百里乡村、百里画廊”的洞庭湖生态[33]。

此外,学界对蓝色生态屏障“海”的研究较少。白佳玉聚焦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理论起源和制度创新,认为海洋生态屏障制度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衡海洋生态系统的内部响应;二是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响应;二者结合是构建海洋生态屏障建设的制度创新。要确保总量控制制度和生态红线制度长效发挥,还需健全海洋生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蓝色生态屏障保驾护航[34]。

(三)有关“林”的生态屏障

谢京湘等调查昕水河流域的防护林经营户的心理需求,量化结果显示:道德价值>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且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防护林工程经营方式结构量化结果显示:从主导产业看,农业>林业>工商业>养殖业;从林种结构看,经济林>防护林>用材林>四旁植树>薪炭林。因此,生态型经济林是可供选择之路,但要选择好管理和承包方式[35]。张运春等基于四川省森林情况的调查研究指出,四川省林地面积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10.16%,是四川省的54.66%,面积虽大,但是有林地面、疏林地面、未成林地面、无林地面分布极不均衡。林地面积比例最大时占到43.15%;竹林资源结构稳定;经济林资源类型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约占全国的30%。依然存在植被稀少,常有山体滑坡和水土流失问题发生;森林结构不合理,人工林少,成林比例高,大幼林比例低,后备林薄弱,应采取科学育林措施;针对盲目引种、土壤退化、树种单一、林副产品开发不合理、生态效益低等问题,应总体规划布局,科学引种和选种,搞活经济林开发,加强技术和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群众力量[36]。樊敏对岷江上游1999~2009年的退耕还林实施情况进行高山聚落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样区设置横断山区干旱河谷V型谷肩上部和林树下线之间(2 000~2 800米)为山区聚落集中分布典型区,通过两年的全覆盖多光谱波段测算1999~2009 年的遥感数据,结合基础地理数据,给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赋值,计算出山区聚落生态服务总价值,森林占60%,草地占20%,森林和草地对气体调节约占90%,水源涵养量占86%,农田处理废物占38%;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土地利用方面,2009年的农田面积比1999年减少38.45%,森林面积增加54.84%,草地面积增加69.68%,建设用地面积增加71.17%;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方面,森林占首位,农田次之,最后是草地和建筑用地[37]。

(四)有关“田”的生态屏障

“十二五”期间,我国把平原农区纳入生态屏障建设之列。赵惠莲认为,干旱缺水、沙漠广布、干热风、植被稀少、霜冻、自然灾害等问题是严重制约平原农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搭建农田防护林生态屏障,但存在制度传统、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乱砍滥伐、缺株断带、重栽疏管、农田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议科学施策,让群众自觉造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行林权改革模式,解决林带胁地与农民增收的矛盾,科学布局5~10 年中长期规划,建立资源档案,掌握消长动态[38]。杨朝兴认为河南水利资源丰富,气温适宜,防护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屏障功能,可使同条件农田林网内小麦增产6.8%~17.6%,棉花增产8.3%~12.8%,玉米增产5.5%~13.1%。农林区建设不但要提高科技含量,还要合理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突出培育和增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功能效益[39]。郑安平对河南省平原农区生态屏障类型区进行详细划分:一区防风固沙黄河和海河平原工业原料林区,二区黄河下游湿地区,三区农田防护黄泛区沙化土地用材林区,四区低洼易涝淮河平原用材农田防护林区,五区南阳盆地用材农田防护林区,并将这五区布局为骨干林带、农田林网、农林间作、防护片林及城镇和乡村居民点绿化。农田林网树种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为主,且与农作物之间无共同病虫害,是农田抗风力且经济价值高的树种[40]。

(五)有关“草”的生态屏障

在我国,森林和草地到底谁是主要的生态屏障,对此,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根据2016年《中国农业资源报告》的统计,我国草地面积3.07 亿公顷,有效草地面积2.67 亿公顷,面临水土流失、干旱缺水、草原退化、草地荒漠化、风蚀、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森林是木本植物集生的乔木群落,喜水耗水,适宜于湿润多雨地带。大西北属半干旱或干旱地区,不适于乔木生长,无法阻挡风沙、寒潮。据此,刘巽浩认为大西北实施退耕还林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相反,良好草地的覆盖度多数在50%~80%以上,蒸发量是乔木的一半,20°坡地草地可减少地表径流30%~40%,固着地表土壤85%~90%,这似乎解答了谁是主要生态屏障的问题[41]。洪绂曾对草业新兴产业功能提出三个设想。其一,推进退牧限牧政策,加强退牧还草工程;开展南方石漠化草场生态建设改良工程;建立草原普查档案,跟踪天然草原动态变化;开展遥感技术与人工调查相结合的第二次草原普查;推进绿色GDP 体系。其二,发展苜蓿和青贮玉米人工饲料饲草工程;发展灌溉草场,提高草原畜牧业比重;推进草地农作制和草地轮作制工程。其三,重视草原文化,发展草地景观旅游,发挥人文社会功能[42]。安广峰梳理了内蒙古近10年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禁牧政策情况。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26.8%,区域绿化1 万亩,栽植苗木252 万株;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135.4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7%;妥善转移牧民2 万人;2008~2014 年牧草平均高度增加15~40 厘米,产草量增加2 倍,生态效应明显好转。从经济效应看,二、三产业明显增长,但长期效应不理想;移民短暂就业后出现失业现象;经济总量有所增加,第一产业人员和产值比重下降,二、三产业对经济总量贡献较大。从社会效应看,牧民融入现代化生产方式存在适应性问题[43]。

三、防沙治沙与生态屏障的建设

20世纪初,我国出现50年罕见的恶劣沙尘天气,沙尘“淹没”村庄,致使沙进人退、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蚕食可利用土地、制约经济发展。邓楠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防沙治沙取得的成绩,认为治沙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没有把治沙问题与生态和生产生活相结合,依赖传统技术,存在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和认识不够等问题,提出重点建设农牧交错地带和京津周边重点地区[44]。赵哈林等对地处半干旱地区北方农牧区交错地带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至黄土高原北部年降水量300~450 毫米,占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82.9%,是典型的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常年干旱缺水,风沙大,丧失了生态屏障作用。因此,他认为对于旱作农业问题,应当以林牧为主,大力发展灌溉,加强防风固沙林;选择乡土树种,而不是大面积耗水量高的杨树;配置植被空间,不宜选择密集型片林,应以窄林带为主;人工植被类型选择灌、乔、草结合的疏林草原植被[45]。吴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宁夏、内蒙古、甘肃的生态屏障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省区属于典型资源性、水质性、工程型缺水地区,旱作生产和超载过牧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引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气和重金属土壤严重污染环境,因此,构建腾格里沙漠南缘生态屏障的路径在于构筑健康河流和安全河滨生态屏障,加强水土保持,防止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生态农业扶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工程、生态旅游扶持生态产业带,推行城镇、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防风固沙生态屏障[46]。

四、城乡生态屏障的建设

(一)城市生态屏障建设

夏本安等基于湖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的调查,指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压力巨大,生态需求处于超饱和状态,生态足迹不断增长,生态承载力逐渐下降,核心区空间制约城市群的发展。以自然资源类型为依据,尊重自然生产力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划分出五大生态屏障功能区:城际生态绿心区、城市生态绿化区、近郊生态屏障区、远郊生态屏障区、生态廊道和江河水系生态网络。城市群功能区实行分区管理和分级保护,按生态隔离组团方式科学布局城市空间,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打造具有稳固生态屏障的国际生态型城市群[47]。赵文力探讨了城市群生态绿心建设存在的行政区划复杂、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各辖区间缺少沟通,主体责任不明确,区域间协调难度大;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城区人口与资源集聚不平等,区域内资源整合难度大;利益关系难以调整,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因此,要加强城市群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力度,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科学指标体系,统一构建城市群生态绿心[48]。城市是地球表面物质、能量和信息高度集中的场所,张甘霖认为生态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小气候调节、水分保蓄和调节、养分储存和循环、污染物缓冲和净化等多种生态功能。被封闭的城市土壤改变了液体、气体、固体之间的比例,影响土壤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土壤被压实,导致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上升,建筑土壤改变了城市环境的下垫面,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最末端,大量污染物、养分、重金属等被固定于此,导致水环境“富营养化”[49]。

(二)乡村生态屏障建设

廖瑞钊等基于江西生态小流域的调研,认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生态屏障型、农业生产型、清洁宜居型特点,分别对应三种治理模式:“源头防控—综合治理—后续管护—有效利用”模式;生态“修复—治理—保护”模式;“护岸护坡、卫生保洁结合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模式[50]。殷兴东对我国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后指出,生态脆弱区几乎都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生态特点对乡村振兴影响巨大[51]。马志艳等以内蒙古牧区为例研究认为,牧区地广人稀、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文化独特,但其自然状况、人文环境、产业形态与农村有别,据此提出牧区振兴策略:较经济目标优先发展生态,较传统牧业走绿化产业,传承草原文化,改善基础设施,清晰定位草原牧区中长期功能,强化生态生产目标考核标准,完善制度体系,释放可持续发展资本要素活力[52]。

五、保障生态屏障建设的路径

(一)以健全制度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王春兰探讨了甘南藏族自治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措施,认为确保农牧民经营主体把集体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从而造林育林、改善生态环境的路径在于,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因地制宜,严禁采伐,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产权交易平台,与财政扶持措施相匹配,让农牧民明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过程[53]。金鑫认为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核心区,但是水、大气、农业污染严重,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税收优惠政策,为环保财政做补充;按“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开征生态税,通过中央财政纵向转移支付,补贴天然林禁伐地区的财政收入和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损失;建立政府纵向生态屏障建设专项补贴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54]。

(二)以法律法规保障生态屏障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李文伟从地方立法角度讨论了北京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与保护,为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燕山和太行山绿化带、“五河、十路”和农田林网生态带、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北京市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本市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55]。杜文艳分析了青海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南线发挥的补给作用,尤其是在河西走廊一带,如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功能,青海湖流域的屏障功能,祁连山山脉的屏障作用,但存在生态立法实施效果欠佳,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缺乏统一性和综合性等问题,应当以生态和环境优先作为生态保护地方性立法的价值理念,建立协调统一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管理机制,完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相关规定,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56]。

(三)以低碳经济促进生态屏障建设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碳源区,江琴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和生态安全屏障,探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特殊性。GDP 和能源消费的实证结果显示:煤炭、天然气与GDP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油料与GDP 没有因果关系;煤炭和天然气对经济增长都起作用;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小于单位煤炭的碳排放系数;森林的固碳量小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建议推广洁净煤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使碳汇区和碳源区相对平衡,发展环保低碳产业[57]。王天津探讨了青藏高原的碳汇功能建设,认为草地退化、森林减少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逐渐提高,草地固碳生氧能力减弱,碳汇势能降低;工业废气成为一个碳源,降低了当地的环境质量和碳汇功能。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途径在于:激励农牧民增收,鼓励农牧区人工植树造林种草;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组建大型林场,积极建设专业合作组织;流转土地产权,培育大林牧场长期管理者;积极推进国际碳排放交易;设立区域碳汇功能区,建立碳汇信息数据库;最大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58]。汪一鸣认为宁夏生态屏障建设注重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目前碳汇量仅为原生态的29%,据推算,到2040 年可达4 528 万吨,即为目前碳汇的173%。投入产出效益最好的六盘山生态经济圈和引黄灌溉宁夏平原绿洲区将成为今后宁夏新增森林碳汇基地[59]。

(四)以科技手段提升生态屏障建设

孙鸿烈等深入探索青藏高原生态现状,认为冰川退缩、冻土变化会对该区域的工程建设和特色旅游项目产生影响。保护西藏草地和湿地已集成典型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体系,部分技术取得了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生态屏障功能变化监测系统,按不同功能区监测网络,结合地面监测和遥感技术,准确获取实时动态,建立生态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综合查询系统,确保生态安全功能[60]。张扬建等以草牧业发展转型为切入点,探索西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议在农村开展人工草地建设、草产品高效利用等先进技术组装集成,在半农半牧村,开展退化天然草地恢复和牲畜轮牧补饲等技术集成创新,在农林牧结合村,建立玉米田养鹅和林下放养藏猪一体化技术体系;编制高寒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规范体系,结合地面调查、遥感和GIS技术,建立生态信息空间数据库,为载畜量调整对策提供依据,开发管理决策软件,从而科学管理牧场[61]。韩劲把山区治理作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提出用大数据网络技术治理山区聚落分散性问题,运用互联网平台,实施“市场化运作+政策+公共服务转移支付”模式,建立一个沿太行山脉、张承地区、燕山山脉为一体的区域性互联网系统,对山区生态屏障实行立体整合治理[62]。

(五)以生态补偿补给生态屏障建设

毛振军认为,在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超负荷和不公平利用、群体间预期和既得利益矛盾突出等状况下,生态补偿机制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理顺生态、经济、社会之间关系的有利渠道。生态补偿机制对污染者、开发者和破坏者实施不同的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专项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和补偿体系,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用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建设和补偿补给[63]。刘兴元等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补偿研究发现,如果“经济人”牧民超载过牧,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则公共生态屏障受损;如果牧民保护环境,个人经济受损,则环境成本转移给公共社会承担;如果政府保护草地,牧民家畜数量减少,则牧民既承担环境成本又减少经济利益;如果对牧民不给予生态补偿,牧民又超载过牧增加经济收入,则生态环境恶化,政府、牧民陷入“囚徒困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牧民有超载放牧行为却没有受到惩罚,诱使遵守规定的牧民扩大畜牧规模,造成更大的环境破坏,形成牧民与牧民之间的“智猪博弈”[64]。施海智探索了宁夏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指出宁夏作为生态脆弱省区,从稳定性和长效机制来看,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的法制化模式,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实施由市场和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立法模式,确立宁夏生态环境的价值属性和相关制度经验的法律效力,把握“生态立区”的战略契机[65]。

六、生态屏障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学界对生态屏障的已有研究,既有宏观和微观研究,又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就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和关联议题来看,生态屏障研究仍有可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需要学界同人后续共同研究和充实。

第一,深化生态屏障理论体系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66]只有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单从“山、水、林、田、草”的生态屏障研究情况分别来看,各自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整体上存在地域差异显著、难度大、复杂性高的特点,面对现实问题时很难用理论指导实践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从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对各自然生态要素统筹兼顾,从全局角度整合,进行系统修复和整体保护,方有利于长远发展,从而构建生态屏障完善而充实的理论体系。

第二,丰富生态屏障学科方法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法是一个有力的选择,深入到实际研究地区,进行较长时间的实地调查,深度掌握情况,获取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为生态屏障研究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而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以往研究多质性研究,少量化研究。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方法尤其对量化研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利用新技术建立数字应用平台,对生态屏障区进行靶向建设和重点保护,实时收集时空动态变化数据,建立网络数据库,科学分析动态变化因子,制定具体治理方案。但新技术也不可能起到绝对的作用,如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更有利于科学研究。此外,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型的科研才俊,重视科研梯队的长远发展,建设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加强生态屏障方法研究的重要事项。

第三,加强生态屏障学科交叉研究。生态屏障研究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屏障的研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生命共同体”中的每一项研究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互相借力,使其共同发挥作用。除生态学以外,还涉及民族学、地理学、地质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来看,有关生态屏障的研究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者主要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研究,涉及生态屏障的内容、理论、问题、功能、机制、保护和建设等方面,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综合性不够,仅从一种学科视角研究生态屏障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应尝试从多学科视角采取交叉思维进行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多学科交错共视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四,拓展生态屏障关联议题研究。我国的生态屏障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非单一性的研究议题,是一个与国家政策高度相关,与国内环境紧密相连,与国际形势不可分离的重要议题,许多生态屏障关联问题亟须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出谋献智,今后还需及时关注生态屏障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筑牢生态屏障与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问题;生态屏障建设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问题;筑牢生态屏障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问题;生态屏障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问题;生态屏障建设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问题;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问题;生态屏障安全与“一带一路”建设问题;生态屏障安全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问题。此外,还要关注“后扶贫”时代、“后疫情”时代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意义和经验启示等关联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深入和拓展研究的议题。

猜你喜欢

屏障生态建设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屏障修护TOP10
“生态养生”娱晚年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一道屏障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