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恋爱行为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健康家庭

王 岚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川 眉山 620010)

一、生态系统理论

早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针对大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入了“生态观点”,开始关注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1]。生态系统原本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间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适应性平衡关系。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于20世纪80年代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中,借以描述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影响,由此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中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

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个体的生理、心理状态,受到自内向外、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环境系统的影响。以距离个体的远近为标准,这些环境系统由近到远包括:微观系统(microsystem),它是与个体关系最为紧密的内层系统,能够对个体的生长发育起到最直接的作用,比如家庭、同伴;中观系统(mesosystem),指的是个体所处的各个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若这些联系是积极且正向的,那么对于个体的发展是最理想的状态,反之则阻碍个体的健康成长,比如儿童在家里懂得谦让和分享食物,那么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他仍会沿袭这一模式,使得其能获得良好的同伴关系,反之则会影响个体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外观系统(exosystem),这一系统指的是那些不对个体产生直接作用,却能对个体的微观系统中重要他人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比如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宏观系统(macrosystem),从本质上来说宏观系统并不指某一种具体的环境因素,而是较为抽象和概括的意识形态、文化氛围等,它包裹着影响个体的前三个环境系统,渗透到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而对个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个适应性的动态平衡过程,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缔造者。

以往的研究大都从个体自身的角度出发,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因素,相对忽视个体所处环境对其行为的塑造[3]。因此,本文拟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尝试对影响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梳理,以期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恋爱行为

(一)影响恋爱行为的微观系统

1.家庭功能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大学生对待恋爱的行为和态度

家庭系统是整个社会运行体系中的一个单元,家庭成员是构成这一单元的重要分子,每一个成员都会在家庭中习得相似的行为和认知模式,并带着这些“烙印”进入到未来的家庭生活之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家庭功能的代际传递[4]。有研究发现,子女从原生家庭中代入的亲密关系模式和情感认知功能在他们的恋爱关系中作用显著,这说明原生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广泛而持久。若个体从小生活在一个功能健全的家庭里,那么他能从中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待他人真诚、信赖,在日后的恋爱关系中有更多积极的体验和行为;反之,个体则有可能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全和不被接纳,难以从恋爱关系里获得愉悦。

2.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建立及维持恋爱关系的主要场所

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应当是除了家庭之外,对其影响最深刻的环境。首先,现今高校氛围普遍比较开明,对于学生的恋爱行为持包容接纳的态度,给学生们创造了宽松的心理条件;其次,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注重对学生恋爱行为的引导和规范,这也是一种“爱情信号”的释放;最后,学生远离家庭的管束独自在外求学,又掌握一定的经济自主权,这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具备了地理条件和物质基础。

3.朋辈群体的恋爱行为使得大学生产生了横向的社会比较——从众心理

同伴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学生时代,同伴行为对个体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及师长[4]。现今的大学生,将恋爱作为大学学习期间的“必修课”,没有在大学期间恋爱则是“挂科”,这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较有压力的群体氛围。因此,当周围的同学、伙伴已经完成或正在努力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会给处于同一层次的个体一定的社会比较压力,从而使得他们产生从众心理[5]。

(二)影响恋爱行为的中观系统

中观系统指的是个体所处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若微观系统之间联结正向且积极,那么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反之,则会阻碍个体的健康成长[6]。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学校、家庭-社区、同伴-家庭/学校/社区的关系较为重要。当个体从家庭中习得的人际行为和亲密关系概念,与他们从学校中所学习的内容较为吻合时,个体便会遵循一致的行为模式。相反,若个体在家庭中习得的内容与学校中教授的有所出入,则会导致个体的思维混乱,产生不良的行为。

(三)影响恋爱行为的外观系统

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行为[7]。具体而言,家庭环境较差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不谈恋爱,因为恋爱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大学生则不容易受到该因素的影响[3]。另外,大学生的生源地也会显著影响他们的恋爱行为,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发生频率和水平较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更高[5]。

2.父母的情感状况

父母的情感状况对于子女在未来爱情、婚姻生活中的选择有极大的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婚姻中的相处模式会成为教科书式的范例[8];其次,父母关于爱情、婚姻的态度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个体的思想观念之中;最后,父母的情感变动如分居、离异、出轨等,也会显著地影响个体对婚姻、家庭等的看法,以及对日后家庭生活的抉择。

3.社交媒体

虽然大学生还未正式进入社会,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信息的传递变得简单快速。各类高校贴吧、微博、论坛的存在,让学生们不仅能接触到本校的同龄人,还能和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学生沟通交流,给了他们广泛的选择空间;各种青春校园偶像剧、明星恋爱综艺的拍摄和播出,也给大学生们营造了一种全民恋爱的氛围。

(四)影响恋爱行为的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所有环境系统中的最外层,本质上它是一种意识形态,通过对思想文化、社会氛围的调节进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就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而言,社会文化氛围、传统的婚恋观念、国家政策等的影响较为深远。比如社会对于不同性别角色的期待,认为女性应当温婉贤淑、相夫教子,而男性应当热情勇敢、独当一面,那么男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自然会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同样地,在性问题上的男女双重标准即男性可以拥有相对多的性活动,而女性的性活动越少越好,也会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尤其是性行为。另外,不同民族或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其恋爱观念和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三、实践启示

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对影响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梳理,希望为将来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首先,从微观系统出发,大学生远离父母和家庭,受到高校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未来的理想和目标实现上;在原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和实体资源,开设有关恋爱心理、性心理健康的课程或讲座,尤其是针对女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爱的能力和抵抗恋爱挫折的能力。

其次,高校应当加强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思想及情感状况,及时与家长沟通,避免学生在学校产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并且,学校周边的社区环境也应当有意识地进行规范和调整,以免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总之,保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

再次,虽然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的婚姻状况并不直接对他们的恋爱产生影响,但仍会通过微观系统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学校虽不能直接向学生提供经济援助,或解决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以及寒暑假阶段的社会兼职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负面影响。

最后,整个社会、国家应当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不鼓励、不提倡爱情至上的观念,而是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高校可以考虑将大学生的“恋爱表现”作为综合评价素质的一个部分,用来考察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状况,起到约束规范大学生恋爱行为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健康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家庭“煮”夫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恋练有词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