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时代巨变的纹理
——金华日报《武义菇农“游牧”追梦实录》系列报道回顾

2021-11-27邵雪廉

传媒评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香菇时代

文_邵雪廉 俞 平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0多年居全国首位的浙江,有一群相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执着追梦之旅,构成了决胜决战之年大合唱的和谐声部。

他们来自金华武义,以一种“游牧”的生产方式,一代接着一代在脱贫后继续追求小康致富的梦想。每年桂花飘香的季节,他们带上锅碗瓢盆、鸡鸭猫狗和数万个菌棒离开家乡,到异地城市边缘扎寨;第二年清明后,又带着收成如候鸟般回到老家,休整、蓄势,等待再次出发。有人称他们为“游牧”菇农。

我们聚焦这一群体,兵分几路,克服疫情影响等多种困难,跟踪采访10多位代表人物,从2020年1月起推出《武义菇农“游牧”追梦实录》系列报道,记录他们致富奔小康的艰辛付出,讴歌他们的奋斗精神,触摸时代巨变的精细纹理。

大主题+小人物:为大时代找准叙事者

得知关于这个群体的线索,是2019年10月底。武义县委宣传部部长谈及几天前下乡时所见到的一幕:在武义山区新宅乡,菇农把三轮车、鸡鸭猫狗都搬上车,举家到外地种香菇。据他了解,他们要第二年清明后才回家,如此周而复始已经20多年。

当时我们马上想到决战脱贫攻坚这一大背景,认为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回单位后,我们翻阅资料、静心思考。两个月后,我们形成了报道计划,并派出首路记者。这两个月时间里,我们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人民日报的报道,尤其是关于脱贫攻坚方面的文章。每学一次,更坚定了做好这组报道的信心,也把准了这组报道的“天线”——“游牧”菇农这一群体,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中,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认识一:武义创造了“下山脱贫”的经验,但下了山、稳得住、富起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特殊的时间点与时俱进往深里想实里做还是有价值也是有必要的。

认识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我们认为,香菇之于武义就是这样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绿色产业。

认识三: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扶贫先扶志”。武义菇农身上具有“有梦想、追市场、拼命闯”的特质,正是脱贫致富的勇气、勤劳实干的精神之生动体现。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出于这样的思考与立意,我们选取绍兴、上海、新疆、西藏等城市,跟踪武义菇农的劳作与生活。绍兴采访的是许国强,他的特点是“菇二代”,父母是最早外出种菇的武义菇农之一,这项事业传至他手中也已多年;上海采访的是一个群体,因为市场更大,菇农比较集中,新闻素材也更多;西藏的采访对象陈江富将香菇种在平均海拔3650米的拉萨,可谓武义香菇的最高海拔;到新疆采访朱立文和陈金生,侧重点是他们如何带动当地人种菇,帮助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一群小人物,却是大时代的参与者、大主题的经历者。整组报道在宏大叙事中留下了一条条时代巨变的精细纹理:关于他们为了致富而闯荡市场的坚定,近者去往长三角,远至西藏、新疆、云南,追的是市场,奔的是小康;关于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忍,长时间在菇棚里蹲着干活,凌晨卖菇,在异地的城与乡之间穿梭,还得忍受对亲人的思念之苦;关于他们抬头看“天”、一直走下去的执着,在工厂化栽培、高温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面前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沉得下+拎得起:富有感染力不缺思考力

只有抵达现场,记者才会被触动;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感知时代风云。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在网络时代,许多人习惯了不动脚、不动脑,靠复制粘贴材料拼凑稿件;而我们又能走得多远?想得多深?

这组报道的采写过程中,我们下定决心沉下身去,但也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疫情的不期而至,使我们几乎想过“放弃”。春节前,这组报道完成了开篇,刊登了绍兴组的蹲点报道。但紧接而来的疫情,给外出采访带来种种难题,经过不停沟通、焦灼等待,时隔三个多月后,记者重新上路,跟着菇农在山与城、家乡与他乡之间来回奔波,扎进一个个山村,走入一个个菇棚,交出了14组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报道。

这组报道现场感强,文字细腻,情感真挚,菇农的喜怒哀乐如此真切:50多岁的“菇奶奶”说“谢谢上海,我想为她唱首歌”、大棚里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用枕头遮挡自己的脸说“别拍”、许国强说到绍兴10多年还没去过三味书屋……关于这群人的报道,我们带着读者、观众的视觉嗅觉触觉感受一个个看着不一定光鲜但心中有梦想眼里放着光、不知疲倦奋斗在小康路上的活生生的“老乡”。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除了忠实记录,我们还着眼于菇农遇上的难题、产业发展的趋势等深入思考,跳出菇农看菇农,使采访之行成为一次调研之行、帮扶之行。为了让更多菇农了解新技术、新模式,在我们牵线下,去年七八月间,武义县农业局和新宅镇联合举办了三期培训班。结合调研心得,我们写出《致富奔小康,菇农去何方》的深度报道,配发评论《今天的菇乡莫只唱着昨天的歌谣》,既回答了部分菇农“香菇越来越难挣钱,该不该种下去”的迷茫,也对部分菇农固守传统技术、不愿不敢创新求变的现象予以提醒。收官报道《我从山里来》再次体现了这样的思考力。

纸间+指尖:全媒呈现扩大传播力

整组报道在策划中就非常强调短视频作品,这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考虑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面前,再细腻的文字,有时也无法代替视觉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每组刊发在报纸上的文字报道后面,我们都挂上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一个短视频。“菇奶奶”凌晨在上海菜市场里唱的歌,虽然歌声算不上美妙,但场景不可谓不动人;在父母艰苦创业的菇棚里,四处是农具和凌乱的物品,唯独床中间一方小茶几上,一个后生抱着电脑在埋头苦读,这种乐观向上、积极奋斗的精神,这种场景下镜头的穿透力,也是文字很难企及的;拔寨回家前,众人在镜头前留影,有的大方,有的害羞,种种神态构成的生动与鲜活,也是镜头叙事的特点与长处。

在10多个短视频作品的基础上,我们精心撰写方案,精心拍摄与剪辑,推出3分钟短视频作品“牧菇”,被学习强国、凤凰网、搜狐网和抖音等平台大量转发,进一步扩大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诚然,这组报道仍有不少遗憾。事后总结,我们感觉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尤其是当今时代,要把新闻这个行当干好,除了要保持越来越宝贵的情怀,还要拼形式、比创意、斗技术。但我们相信,承认“本领恐慌”才能积极应对,最关键的是不忘当初为什么出发;我们依然相信,正因是在深融时代,正因碎片化传播、移动化阅听大行其道,我们更要沉下去、深下去,既有热情也有思考,才能走得更深、更实,才能写出不辜负时代、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

(作品获2020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报刊类一等奖)

猜你喜欢

香菇时代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香菇
香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