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2021-11-27顾璇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决策资金

文/顾璇(南京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企业应重点创建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增强财务决策支持度、改善财务预算工作现状、保证资金管理的效果,提升整体财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达到预期的创新改革发展目的。

一、企业财务管理采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数据集成性

我国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较为复杂、管理层次很多,要想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创建规范并且统一的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以此为基础增强财务管控的有效性,满足集中化管理的基本需求。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在信息平台系统中全面整合各类业务资源,统一性开展核算工作、准确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创建一体化的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真实需求。目前我国的商业智能化技术和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为企业有效执行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创建财务数据的集成化平台实时性保存业务数据信息和财务数据信息,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可靠性的提升。

(二)有助于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效果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属于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从理论层面而言,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涉及预算的编制、控制、执行和绩效考核四个环节,相互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属于互动的过程和循环的过程,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经常会出现数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很难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管理的任务,甚至还会出现粗放型和低效性管理的现象,无法满足全面预算管理需求,而信息技术可以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移动技术等作为载体,打破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局限,实时性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确保在预算执行的事前阶段、事中阶段和事后阶段都能有效进行管控,为精准性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和执行提供支持。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能动态性进行信息的反馈与调整,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确保整体工作的执行力,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各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有助于提升财务决策的准确度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信息数据内容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很容易出现财务数据信息和实际业务或是经营数据不符的现象,难以制定完善的财务决策方案,而采用信息技术就可以通过统一化进行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创建完善的财务系统和平台,共享各类数据信息,及时发现数据不真实和不准确的问题,集中化进行控制,增强财务决策的准确度。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一)财务决策支持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由于缺少和决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正确的支持决策观念意识,很难为企业的决策部门提供良好服务,导致企业决策工作中缺少完整和真实的财务数据信息,不能确保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部分企业还没有创建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难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二)财务预算问题

财务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只有合理进行预算才能帮助企业预测各项业务的资金支出量,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工作中尚未创建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日常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全面性,在编制环节中缺少准确的数据信息、执行的环节也没有合理进行偏差的分析研究,不能通过全面监督、监控的方式及时发现预算编制执行的问题,难以有效开展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和控制工作[1]。

(三)资金管理问题

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领域中,缺乏资金管理工作模式,一方面,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和沟通的良好渠道,不能全面了解业务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无法结合企业各项业务的特点和资金需求,优化配置资金资源,甚至还会因为盲目配置资金而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导致企业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资金的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程度,不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金配置和应用的跟踪性监管,难以帮助企业节约资金、预防浪费、提升经济效益水平。

(四)专业性问题

当前很多企业在信息化的环境背景之下,都存在缺少专业财务管理人才的问题,多数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由于理念落后、能力有限,不能积极学习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无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合理运用到工作中,难以发挥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优势价值。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对策

(一)提升财务决策支持度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完善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做好数据信息的集成化处理工作,提升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水平。

首先,对于数据的集成化而言就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从多个角度捕捉各类业务数据、集中进行存储并且分散性应用,各个部门之间良好配合,利用集中化财务平台建设及时性、准确性,多个维度进行数据信息的计算分析。同时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创建业财融合的系统开发在线财务管理模式,确保企业能够实时性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协调处理;其次,数据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平台,在系统中将业务数据信息等输入数据仓库,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模型化处理,利用计算机技术精确处理数据信息的功能,有效完成数据的分析任务和处理任务,全面诊断各类管理事项,提供准确的诊断报告,使得企业的决策人员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决策依据。最后,企业所开发建设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应重点进行决策事项环境的预测和判断,按照有关计划与控制标准等做好分析,提出具体的决策建议,同时人工智能具有可视化特点和交互性特点,能够为决策相关者之间提供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而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多元化报告的形式和表格的形式,利用图表和图像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另外在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准确进行决策执行的分析、监控和预警,使得企业能够达到预期的决策目的[2]。

(二)改善财务预算现状

建议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善财务预算的工作现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可以使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与预算差异性分析方式。①在使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和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从整体战略、经营战略落实到企业资源配置等层面都应提供一定的支持,充分彰显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价值。首先,财务信息技术和全面预算管理方式,应从企业战略层面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使得战略能够在财务数据层面具体化展现出来,同时还需强化资本层面和经营层面的预算管理,深入研究预算编制情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预算执行工作存在偏差就要提出解决的建议和对策。其次,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创建动态数据管理平台,在平台中进行预算的编制分析、管理分析和执行分析,设置基础性的模块,将各个模块的工作分配到财务管理部门,阶段性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一旦发现财务管理部门出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就要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增强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②合理使用预算差异性的分析方式。企业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预算差异性的分析不能流于表面,需要将综合经济环境和行业水平作为基础,深入进行业务层面的研究分析,将预算差异性分析工作落实在业务评价标准层面,与绩效评价相互整合,利用分析报告的形式为企业战略和决策制定提供准确依据,与绩效考核评价系统之间相互配合,这样在综合进行财务预算差异性分析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和业务之间融会贯通,以免因为预算差异性导致出现工作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综合性的财务预算差异分析提供多元化解决思路,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经由数据仓库的处理以后转变成为财务管理中的数据,利用深度分析的方式增强财务预算管理效果。同时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研究业务指标、财务指标、部门指标、战略指标、预算控制等情况,及时发现预算管理的偏差问题,作出有效的整改和完善。

在此期间,可以动态性进行数据信息的反馈与智能化的研究分析,提升每项工作执行的透明程度,确保预算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3]。

(三)增强资金管理效果

企业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财务资金管理,应创建完善的财务工作系统,形成正确的创新改革观念意识。①创建完善的财务资金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确保企业各种经营活动资金的有效供应,保证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果,遵循节约成本的基本原则。同时应强化资金应用的监督力度,提出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的建议措施,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应重点使用信息技术完善资金流的管理模式,跟踪性进行资金运作状况的监管,在关键节点中设防,以免因为管理工作失控而发生披露问题。考虑到目前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系统方面存在和管理流程之间不契合的问题,因此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创建将管理流程作为基础的全面资金管控体系,上部分给予企业决策一定支撑、下部分则对应完善业务流程,利用信息化风险管理方式、预算管理方式、资源计划方式、银行和企业直接联系的方式,使得企业在信息技术平台中将资金结算中心作为核心部分,有效管控资金存量、流量和流向,借助信息化的银行与企业之间联系平台掌控资金的现状,准确进行资金余缺的调剂,为缺乏资金的部门和工作环节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有效预防资金风险,综合收集各个业务节点的数据信息,集中化开展分析工作和监控工作,挖掘其资金结构潜在的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的安全性;采用信息技术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强化票据管理和接待管理,合理实施授权管理工作,预防出现舞弊的问题;将资金的预算作为基础,在网络系统平台中调整资金计划为预算管理提供协助,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便于全面了解和分析企业整体资金存量情况、流量数据信息情况,准确进行资金的利用与调度,优化性配置各类资金资源[4]。②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形成正确的创新改革观念,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准确进行决策分析判断,制订长远发展计划,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价值。企业应要求财务部门更新观念认知,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在日常财务预算环节、财务核算环节、票据管理环节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控。在此期间,应经常开展培训活动,利用培训的方式引导财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技能、技巧,通过线上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核算软件系统、预算软件系统等增强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满足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

(四)提升专业性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对工作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重点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和情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性。其一,打造双向动态性的财务数据管理平台系统,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全面学习和掌握系统应用的技能和知识,利用集中财务管理平台为各项决策提供支持,完整存储财务类型和非财务类型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平台汇总财务数据之后合并处理,真实掌握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利用反映内容追溯查询和数据信息详细查询的方式,将业务的情况还原,这样在专业性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情况下,可以为业务和决策部门提供良好服务。同时还需要求财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和平台系统的应用技巧,在线捕捉分析业务层面和运营层面的数据信息,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跟踪了解信息的情况,发挥技术平台的作用价值;其二,阶段性开展培训活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统一性、集成性进行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信息的处理,懂得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增强财务预算效果、核算效果和资金管控的效果,在人才队伍的作用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专业度[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部分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财务决策支持问题、财务预算管理问题、资金管理问题和专业性的问题,不能确保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运用,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和情况,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决策支持度和预算管理效果,保证资金管理的水平,增强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性。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决策资金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