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2021-11-27周向东阜新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科学化精细化财务

文/周向东(阜新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非常关键,它属于我国财政的分支,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这种特殊性质,更需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高度,以助推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要对当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对内部的财务活动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并运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手段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单位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完成社会职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助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内涵

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总体稳健,并未发现特别重大的不足之处。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有助于事业单位迈向新的发展高度。不过我们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还是应该把客观上的工作成果当作重要内容来看待,因为所有的理论都会和客观实际情况产生相应的差距,掌握好这些差距,就相当于在财务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对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化的财务政策,会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而不断调整,甚至会对下一阶段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判,从而认识到下一阶段工作的重难点,并及时进行把控,使得财务管理科学有效,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二是精细化的财务管理,重点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具体细节原因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任何一个数据、信息都要经过反复核实,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使最终的结果更加准确,实现财务管理的精准有效。

二、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模式传统老旧

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取得突破。现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广不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不了解一体化平台对于财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敢也不想去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工具,致使财务管理效率低下。二是专业财务软件开发应用欠缺。事业单位本身对于专业财务软件的开发不重视,对于这些软件的培训也以基本功能为主,功能开发不全,软件应用深度不够。三是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于新技术和新软件的了解不深入,缺乏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会发展不一致。四是财务工作者缺乏积极性。未设立绩效考评相关机制,对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缺乏热情,配合度不高,财务工作者以传统财务工作模式为主不愿改变,也难以应对信息化带来的岗位职能和操作变化。

(二)财务管理重点内容重视度较低

作为事业单位重点工作内容的会计预算管理和核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点。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长期依赖政府财政,导致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重视度不够,预算编制方法落后,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深知有些单位还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业务需求编制预算计划,单位内部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单位各部门收支情况缺乏统一了解,导致预算管理信息和实际需求脱节,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精准性。二是会计核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能够防范财务风险,但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出现了报销流程和资金审批流程不明确不透明、科目设置和账务处理不规范、单位内部核算监督管理不足导致的国家利益受损以及预算管理和核算管理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三)财务管理内控体系不完善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财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文件,在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具体情形如下:一是对内控体系的认识不到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不重视,了解不深入,重业务轻内控,尤其是领导层疏于管理,对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调整具有一定随意性,不利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二是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事业单位录用财务管理岗位相关人员时,并没有提前做好严格的专业要求,同时一些现有岗位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下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没有准确掌握,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不能达到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另外也存在财务岗位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不利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单位内控体系不规范。事业单位内控体系缺乏规范统一的法律标准,内控效果差,部分单位内控体系流于形式。

(四)财务管理工作过于独立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部门的私密性较强,财务信息和财务工作透明度低,一方面,基础会计流程不明确,职责不明晰,岗位有交叉,会计信息透明度低,再加上内控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一些腐败现象发生,对单位经济、内部风气等造成巨大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涉及事业单位多方面的内容,工作的复杂性程度高,要求财务管理具有系统性,而财务管理过于独立,不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交互不足,无法实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联动,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和资金投放的精准性,不利于事业单位整体业务的开展。

三、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举措

(一)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需要事业单位本身突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强化对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认识。需要管理层提高对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宣传引导,创造有利于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首先事业单位相关的人员,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精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对单位内部的传统管理理念进行创新,结合当下的管理现状,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有效落实,逐步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转化成科学的管理模式,把新型的现代化高科技管理技术渗透到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其次,事业单位要不断改变内部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要规范相关的财政部门的领导人员,因为领导人员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他们既是管理制定的最高决策者,同样又是一个事业机关内部的监管人员。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者务必要掌握好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进行宣传,把新型的财务管理体制深刻在每一个职工的内心里,唯有如此才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的核算水平,从而推动事业机关财务的蓬勃发展。另外,将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相关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并对在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职工进行表彰,充分调动财务岗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职工对财务岗位的工作热情,从而创造出更大更好的业绩。

(二)抓住重点内容全面推动财务管理精细化发展

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主要目的是对整个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分析,对各个财务数据进行汇总比对,为事业单位的职能履行和战略决策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信息支撑。事业单位若要实现财政精细化发展,最基本的工作便是做好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预算编制的管理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它更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财务人员在做编制预算项目的时候,需要在具体的预算制定、实施等过程加以细化,加以管理。

在进行计划之前,将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全面的研究,获得有用数据,以便为预算工作提供有效的编制依据。尤其是对一些我国重点建设项目而言,在预算过程中,财务人员一定要亲自到施工现场、建材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实地调查。同时,在预算编制全过程中进行实时监督,严格遵守预算编制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预算执行环节发生的细节问题,探讨出科学的处理路径,并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使预算指标和实际情况相符,从而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再者,除了财务预算外,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是成本的核算工作。在财务管理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提高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为此,财务管理人员要将科学精细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去。对财务成本的评估机制进行细化,将各项成本指标逐一量化,实现成本核算与其他工作之间能够有机结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加快成本核算和管理研究的衔接机制,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有效预算能力。

除上述几项核算内容外,收入管理也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促进科学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从长远来看,收入管理已不能再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了,必须对收入管理进行详细研究,制定下一步的详细计划,始终要保持收支平衡。虽然,我国在改革中也试图将事业单位改制成公共服务单位,但是,很多的事业单位自身也在不断改革管理制度,有些已经成为自收自支的单位,但是目前对于这一改革目标的全面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事业单位在改革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中,要重点对财务收入这款内容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明确其范围和收入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收入账户,对每一项收入进行细分管理,将所有收入存入到指定的管理账户中,并严格按照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要求办理资金管理和分配。

(三)利用信息技术助推财务管理科学化发展

大数据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事业单位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这一重要臂膀不断延伸和拓展财务的管理作用,助推财务管理向科学化发展。一方面,根据会计体系要求,积极构建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平台综合多个功能模块比如财务控制、财务结算、风险管控、财务监督等,这些模块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体化的流程,系统性处理财务相关数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和交互,促使各部门联动。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划分,进而满足事业单位各个层级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将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有效衔接、统筹规划,有利于事业单位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和口碑较好的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开发适合本单位的财务软件,并搭建相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使得核算工作更加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顺应时代的步伐,朝着更加科学、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前进,保证其在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注重推广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专门的软件使用培训,学习软件各项功能,增加财务软件使用的深度和广度,把会计工作者从传统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内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内控体系进行不断改良和优化,对潜在的相关风险提前做好预判及防范,有效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保证各项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进而规避财务风险和廉政风险。首先,深化加强财务管理内控体系的意识。管理层要主动加强内控体系的学习和认识,树立风险防控观念,并做好宣传,定期对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培训内控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职业风险教育。其次,细化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要将各个岗位职能细化区分,责任到人,明确各项财务业务的办理过程、办理标准,从而使财务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详细的操作规范与操作流程。最后,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做好风险防范。可以组建内部审计小组, 实行内部常态化审计,确保资金运行透明,有效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化解潜在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公共职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从管理层到财务岗位职工,自上而下都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认识,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相关技能,细化预算管理和核算管理的工作内容,强化内控管理理念,合法合规高效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加强财务信息的交互共享,注重各部门联动,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效率,提高其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科学化精细化财务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