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因及实现路径

2021-11-27余雁舟

创造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余雁舟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的新转变,而适时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挂牌成立了乡村振兴局,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编制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①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EB/OL].(2018-07-05)[2021-07-13].http://www.gov.cn/xinwen/2018-07/05/content_5303799.htm.。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份不可回避且迫切需要作答好的时代答卷。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及价值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中国的乡村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分散化等特点,很难用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来进行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426.。《乡村振兴促进法》首次从法律角度对“乡村”进行了明确界定: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N].农民日报,2021-04-30.这一概念延伸了人们对乡村的传统认知,把乡镇也纳入到乡村范畴之中。乡村也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而是具有多重社会功能的地域综合体。

什么是乡村文化?目前,学界对乡村文化的界定存在多种观点。其一是“两分说”,吕宾认为,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①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其二是“三分说”,郭凌认为,乡村文化是居民共同拥有的处境化经验及价值规范,以乡村居民共享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核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形态。②郭凌.旅游减贫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72-79.其三是“四分说”,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认为,乡村文化涵盖有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③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35-144.这些观点都是从文化层次理论结构方面对乡村文化进行的分析。乡村文化包罗万象,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从乡村治理角度来看,乡村文化包含以传统孝道为基础的治理文化;从乡村环境改善角度来看,乡村文化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本文认为,从乡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乡村文化进行概括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样概括可以包含乡村文化中的社会组织及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乡村物质文化是指乡村居民创造的物质产品体现出的文化,反映了乡村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生存生产方式等。乡村精神文化是乡村居民在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形态,体现了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具体表现在乡村伦理道德、居民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等方面。乡村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的,产生于乡镇农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具有独特魅力和特殊地位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含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传统村落等物质载体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隐含在物质载体之外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充分挖掘广大乡村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基因,坚持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现乡村居民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承载社会记忆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中华优秀文化的乡村文脉,不断提高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发挥包含乡村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作用。④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149.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义

1.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包含文化产业在内的乡村所有产业的兴旺发达。乡村丰富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富矿”,乡村特色文化可以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助力。乡村文化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对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绿化美化,打造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乡村文化中以孝道为主体的伦理文化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充分挖掘这一文化资源,发挥伦理文化的教化、教导作用,有利于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文化对乡风文明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富裕,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裕,还包含精神方面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①习近平.乡村振兴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EB/OL].(2017-12-14)[2021-07-13].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12/14/content_16777360.htm.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2.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中华文化根脉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②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18-09-22)[2021-07-13].http://www.gov.cn/xinwen/2018-09/22/content_5324654.htm.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蕴含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道德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充满希望的未来希冀③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2011(03):80-86.,也蕴藏着“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境界。乡村不仅孕育出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归宿。④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我国数量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留存在乡村田野,成为乡村极具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0-11.振兴乡村文化,就是要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3.乡村文化振兴是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乡村文化植根于广大农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都源于乡土文化。可以说,乡村文化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起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从而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就是要让沉睡着的乡村文化苏醒过来,振兴起来,发挥文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为中国广大乡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中国乡村重新焕发出新的气象,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和提升,为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提供更加优质的载体;就是要推动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乡土文化更多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夯实乡土文化的底蕴,塑造乡土文化的尊严,推进乡土文化的自觉自醒。⑥王慧姝,张洪玮.以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1-02.没有乡村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二、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困因

(一)城市和西方文化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冲击

中国乡村文化植根于乡村,乡村产生于农耕时代,农耕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传统乡土社会发展形态,是中国存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形态,人们因地缘和血缘关系联结在一起,互动交往都处于熟人关系社会之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优秀传统文化。城市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仅40多年时间,我国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60%。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工业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城市文化,以不可遏制的势头在中国农村扩展开来,打破了农村数千年来的传统封闭状态。城市不但在地缘上不断挤压农村的生存空间,而且在文化心理上不断挤压农村文化的生存空间。①胡丰顺,杨少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文化的变迁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238-241.乡村文化在强势的城市文化面前,不断败退,逐渐丧失发言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也伴随着商品输出进入中国内地,西方文化中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断冲击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变弱,消费主义、攀比心理、“黄赌毒”、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在乡村沉渣泛起。

(二)乡村文化的传承载体不断消亡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传统村落急剧减少,全国平均三天就有一个传统村落消亡。②许明.平均三天就有一个传统村落消亡,靠什么留住乡愁[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02):28-29.传统村落的消亡,导致附着在村落上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随之消亡。如:2000年,南京栖霞柴龙发源地和传承地的西湖村、上前村全建制拆迁,扎制柴龙所需的质地柔软的淡竹难以找到,柴龙的原生态生存环境完全消失,拆迁也使得原先制作柴龙的艺人分散各地,难以有效组织舞龙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柴龙技艺传承面临失传的风险。柴龙技艺失传,只是传统村落消亡对乡村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缩影。传统村落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消亡,导致乡村文化难以有附着的载体,乡村文化也难免呈现颓势,最后随之灭失。

(三)乡村文化振兴参与主体不断流失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达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③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2021-05-11)[2021-07-13].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76.html.可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的丰富充足,对乡村人口的“虹吸”作用日益增强,加之村民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乡村人、财、物等资源不断向城镇流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成为乡村的主要人群,而这“三留守”人群在乡村文化发展传承方面存在着天然的弱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也逐渐走入城市,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这同样不利于他们形成对乡村文化的认同。青壮年离土离乡之后,各式各样的文化对青壮年价值观不断产生影响,再想培养起他们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就显得更加困难。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乡村文化代际传承出现“断裂”、乡村文化人才匮乏,给乡村文化的传承和振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薄弱

受城乡二元结构因素的影响,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虽然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与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相比,仍然较为匮乏。当前,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在乡镇较为明显,导致政府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乡村文化设施管理维护经费较少。乡镇文化人才专干不足,在职不在岗的现象较为普遍。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农家书屋,书籍、内容陈旧,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常年无人前往阅读。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效能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五)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

社会力量一般是指除国家机关及其下属事业单位以外的个人和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从事文化服务的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体、公民个体、其他公益部门等。①陆和建,姜丰伟.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服务建设研究——基于社区文化中心的社会化管理实践[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05):75-80.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资金投入、人才保障、活动开展、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程度较低,受到的限制较多。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现阶段政府对社会力量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不敢放手让社会力量过多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加之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渠道不通畅,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动机千差万别,如社会力量自身性质的限制,受经济效益的驱使,能否承担起乡村文化建设的部分责任还有待观察。公众个体受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较低。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②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12-29)[2021-07-13].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9/content_5574955.htm.为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乡村文化中的“变”与“不变”。如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守望相助等优秀文化基因不会因乡村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其中的一些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等落后因子,也不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即刻消失,且这些落后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乡村居民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落后因子的存在及影响,务必将其剔除,确保优秀乡村文化的纯洁性。城市文化、西方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各级政府都必须重视,必须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力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

1.提高基层党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乡村基层党组织,站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直面中国最广大的乡村,与广大乡村居民的联系最为密切,最了解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乡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具有密切联系基层人民群众的巨大优势,因此,必须加大对乡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及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从而促使其指导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

2.在乡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是提升乡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方式。一要充分考虑乡村、乡村居民的实际情况,采取受乡村居民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诠释,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二要充分利用外出村民回乡过春节、中秋节等契机,走村入户开展重点宣传工作。三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优势,通过手机推送、网络平台发布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落地生根,在乡村居民中入脑入心。

3.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广大农民的广泛参与、体验才是乡村文化存活的依据。”①戚晓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再造与文化自觉[J].艺术百家,2018(05):94-98.为此,一要充分利用乡村(社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现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活动,调动广大乡村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二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留守人群、对离乡农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乡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要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村镇好人等评选活动,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等主题活动,引导乡村居民自觉参与乡村文明风尚的培育,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传承主体意识,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二)保护承载社会记忆的乡村文化载体

乡村文化承载着社会记忆,其最大的传承载体和具象符号就是乡村,尤其是传统村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传统村落的复兴,要注意保护、利用好承载社会技艺的乡村文化载体。

1.转变发展观念,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政府要转变乡村发展理念,改变以往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工作倾向,要深刻认识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样重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多方调研,制定切合乡村实际的发展规划,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保护和发展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传统文化。

2.打造特色文化乡村。利用传统村落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特色”,实现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不搞“千村一貌”的同质化发展。“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51.把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之中,打造特色文化美丽乡村。

3.加大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存活在乡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也大多掌握在民间艺人手上。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务必要加大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做好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传承人记录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生态,“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07.。

4.促进乡村融合发展,做好“文化+”文章。盘活传统村落的景观、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乡土味道的特色文化产业。加大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力度,实现“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实现乡村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

(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建设

人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决定性因素。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级政府要正视这一现象,积极引导城乡人、财、物的合理流动,多角度、多举措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建设工作,积极培育和吸引文化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动力引擎”作用。

1.积极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依托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乡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根据“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现有乡村文化骨干、乡村文艺团队等进行辅导和培训,提升乡村文化人才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

2.积极鼓励乡村文艺团队“走出去”。积极鼓励乡村文艺团队走出乡村,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各项活动、赛事等,加强对外交流,提高文艺队伍专业水平。

3.引进专业文化人才。政府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落实相关人才扶持政策,吸引选拔一批热爱乡村文化的文化人才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

4.构建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积极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鼓励有一定文化专长和服务热情的社会人才参与到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中,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四)建好管好用好基层文化阵地

文化阵地是村民凝心聚力的港湾、提升思想的学校、施展才华的舞台。建好管好用好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在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1.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把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之中,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和乡村倾斜,让广大村民也能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免费开放力度,按时开放、延时开放、错时开放。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要抓“建”重“管”促“用”,做到建成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2.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让乡村文化阵地能够“动起来”“活起来”,实现从“服务脚下”到“服务天下”,从“8小时服务”到“24小时服务”,从“常规服务”到“定制服务”转变,延长服务触角,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深入实施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延伸总分馆制服务触角,“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

3.打造地方文化活动品牌。根据地区文化特色,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与乡村传统文化活动品牌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共生。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拓展文化惠民工程内涵和服务方式,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项”特色文化活动,增加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知晓率。

(五)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1.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要根据乡村发展实际和村民的文化需求,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组织其开展“三送”活动,保证所送即群众所需。

2.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深入乡村开展文化活动。政府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资质并了解村民需求的社会组织,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管理、运营。遵循共谋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文化阵地的管理与运营,发挥社会力量在活动资源、活动组织、活动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乡村文化活动办起来、乡村文化资源活起来、百姓文化生活乐起来、百姓精神文化富起来,最终推动乡村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乡村文化必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态度,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乡村村民和社会力量的综合作用,通过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传统村落,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和引进乡土文化人才,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