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2021-11-27纪苏桓
纪苏桓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5300)
随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范围内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检测精度及效率等方面的提高,也为我国食品质量的安全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能够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部门在及时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明确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常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对食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发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用的策略,以便为我国今后食品安全质量的提高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更新发展提供参考。
1 当下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简析
1.1 环境污染引发的水产品源头污染
工业以及制造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及污水排放,这不但对我国的水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废水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及化学有机污染物,同样会对水域中的原生动植物产生影响,这些重金属元素在鱼类等食品生产原材料中的持续积累,会通过食物进入到人体,并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发对应的疾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生物化学制剂应用带来的种植、养殖源头污染
在我国种植和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杀虫剂及化肥农药等各种生物化学制剂的应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种植业产品产量提高的目标。但在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有部分生产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过量使用生物化学制剂,容易带来食品的毒素污染及微生物污染[1]。在杀菌技术未能全面广泛应用的前提下,食品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并无法被全面消除,部分企业出于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甚至并未针对其生产的食品进行全面的灭菌操作,直接进行销售,导致食品中蕴含数量较多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引发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与本身基因组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人工选育,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的具备特定遗传性状的个体。转基因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需要的新性状,培育新品种。目前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但同样的这部分食品在食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成为了整个社会范围内关注度较高的热门话题。通常而言,转基因食品领域的主要安全问题是出现过敏现象或部分食物的生物毒性。
2 应用较广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2.1 微波消解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微波技术的适应性相对较强,能够通过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强化检测工作的具体效果。微波消解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技术结合,在对婴幼儿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精准地确定食品中的砷元素含量,以此保证食品的安全性[2]。微波技术也可以在食品预处理环节中,针对其氯霉素的残留物质检测发挥应有的作用,配合微波辅助萃取设备的应用,将食品样品中的待检测物质进行萃取,并通过检验分析后获得较为精准的检测结果。在食品样品材料的定量分析过程中,红外线光谱检测技术,可以在定量分析分子水的氢结合状态后得出相应物质的实际含量水平。在淀粉的损伤检测和水果品质检测的工作中,红外线光谱技术也能够针对食品的固态、液态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测定波长优化的前提下,进行食品反射分析。
2.2 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免疫分析技术在灵敏度、操作性及成本投入等方面具备一定程度的优势,能够对食品中的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做出全面的定量分析。在对这类食品中砷元素含量进行检测时,可以使用马氏试砷法,在混合锌和盐酸后,与实验的食品样品进行融合,并将这一混合物导入到热玻璃管设备中。如果食品样品中的砷元素处于化合物状态,则会生成AsH3,在加热后便会分解成相应的As物质[3]。此后便可以使用氯酸钠溶液对生成的物质进行二次清洗,以便得到最终的溶解效果数据,明确砷在食品中存在的具体条件,进一步确定食品的安全食用状态。
2.3 其他类型检测技术
在针对食品中的磷酸盐含量状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经过相关的实验证明,磷酸盐的含量和吸光度之间具备较为良好的线性关系,且这一技术所得到的检测结果误差相对较低,能够在肉制品磷酸物质的检测分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子荧光技术在食品检测工作领域中具备相对较强的实用性,砷元素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有毒有害元素,会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在动植物体内进行积累,尤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含有砷元素的农药,会进一步降低食品的安全性。原子荧光技术能够针对实验食品样品中的砷元素实际含量精准检测,但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技术操作相对较为复杂,并且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难度较大。虽然这些问题随着原子荧光技术的发展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旧需要通过对检测的误差条件进行有效管理,保障这一检测技术应用取得的食品检测结果精准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对食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
3.1 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行业作为国内市场的基础产业之一,部分厂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利益至上这一不良观念的影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反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通过使用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针对各类食品质量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为人们的饮食健康提供基础的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针对目前出现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地监管及控制,从而为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开展对应的审查及监督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便在提高食品检查部门工作效率和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食品的安全性。
3.2 食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觉醒的情形下,一旦企业出现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凭借各种各样的平台快速进行传播,使人们对企业的产品丧失购买信心,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在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影响国内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使用,能够在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模型的前提下,对各种厂商的食品生产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进一步强化国内食品产业的口碑及竞争力,在精准发现食品生产过程质量问题的前提下,督促食品生产厂商限期内进行改正,以此强化国内的食品安全质量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
3.3 市场秩序的稳定发展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立秩序较为稳定且良好的食品产业体系,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市场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4]。从市场发展的角度看来,一旦出现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但会破坏食品产业发展的平衡,同时也会降低消费者对食品产品的信任,导致消费者对食品的信赖度降低,这对国内食品市场的稳步发展将会产生影响。食品检测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强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生产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各种不正常手段,也会在短时间内逐渐得以消除,以此建立良好的食品市场发展秩序。
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维护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4.1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的完善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发现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推动我国食品市场安全稳定发展中具备的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想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依赖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标准体系,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根据食品的不同物质含量及特性,在遵循统一化的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标准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对食品中各项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持续完善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在引进先进工作经验的同时,全面考虑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的具体状况,针对标准中出现的各种漏洞进行弥补,确保检查的标准、项目能够覆盖市面上全部的食品类型。
4.2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健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结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需要由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当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的缺陷进行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步改进及调整,保障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能够全面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需要在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的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引导责任,通过对应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建立行业发展的统一工作结构,保障食品安全检测任务能够顺利落实完成[5]。负责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遵循检测机构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最大程度避免因为主观行为失误对检测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产生影响。
4.3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创新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持续提升的核心技术要素,需要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其技术含量及检测技术类型持续拓展。生物检测技术作为当下一项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可以借助带有特异性的生物,逐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并将食品中出现的异常部分进行精准检测。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需要持续进行拓展,同时需要结合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工作效率及结果的精准性。
5 结语
食品质量安全作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相关部门有效检查市面上各类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能够在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体系。为了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推动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需要相关部门在建立统一化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标准的同时,对检测工作体系立足于时代发展持续进行完善,配合检测技术的持续创新,做到从制度、标准、技术多个层面发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