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2021-11-27王文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12期
关键词:导向课程体系岗位

王文霞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高邮 225600)

0 引言

中职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强化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国内中职学校近几年取得了诸多发展成效,持续创新教育理念,逐步构建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体系,树立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积极采用前沿性教学方法,从实用性、学生适应性维度设置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并推广运用到职业教育中。

1 中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中职学校已经广泛研究探讨基于工作过程中的课程建设问题,根据发展现状发现当前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加快推动基于工作过程中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牢固的学科本位思想,并且国内外专家学者并未深入研究工作过程导向中学习及行动领域、问题导向、工作流程等定义、适用领域和外延范围。并且,受制于传统教学方法,中职课程改革往往较为片面。

其次,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中职课程环节,普遍存在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未深入开展企业调研、缺乏系统分析典型工作岗位、职责,导致所设置课程、培养人才与市场、企业的真实需求难以匹配,欠缺实用性、科学性[1]。

再次,中职学校为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中职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良好协调所设置专业课程、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并深入探究学习情境及领域、行为范畴等问题。以往专家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没有从整体视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仍欠缺系统性研究,导致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和实践检验环节欠缺合理性。

最后,当前仍相对缺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只有系统全面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能力的开发者,才能高效科学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发,这对于开发团队具备双师结构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中职学校并未完善配置具备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熟悉系统工作流程的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2]。

2 利用职业分析确定中职数控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中职学校开发设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核心特征就是深入探究分析就业市场需求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岗位群。对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态度,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科学进行教学单元划分,优化组合配置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特征的同时,充分锻炼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推动职业教育目标顺利达成。

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工是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具体涉及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据铣工及车工等工作岗位。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上述岗位从业者所占比例高达70%。通过对高邮市多家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据铣工及车工等在内的数控机床操作工的岗位职责和要求,进一步明晰了其主要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数控机床操作工的主要岗位职责是对数控加工中心、铣床、车床、线切割等设备进行规范操作,生产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深入理解和应用工艺文件、零件图;(2)基于产品加工要求,合理配置量刃具、工装夹具等;(3)参照工艺文件,对数控加工程序进行编写;(4)根据规范操作流程,对数控机床及加工零件进行合理操作,有序落实开展自检工作,对发现的产品尺寸、形状误差等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及时采取优化策略,确保加工零件合格,然后送至有关部门检查;(5)在机械生产车间独立完成数控车、数控铣等数控机床的操作,并能独立加工出中小型零件;(6)能配合团队操作加工出大型复杂零件。

在深入分析《数控铣工及车工》等职业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中职数控专业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识图与制图、科学选择并规范应用工装夹具及金属切削刀具;识读并把握零件加工工艺文件;加工生产零部件;检测与把控零件质量、维修保养数控机床等。在明确核心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工作任务的具体流程、面向对象、关键要求、选用工具等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

3.1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过程必须在遵循学生成长、学习、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基于代表性职业活动,使行动领域逐步转变为学习领域,充分把握学习环境、工具设备、技术理论、面向对象及技术间的内在联系[3]。根据学生形成知识、技能及职业态度的主要过程,总结不同学习领域间的紧密联系,得出从完成简单工作到复杂工作的数据技术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明确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职业活动。科学设计划分课程,并具体分为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综合素质三大课程板块。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中职学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在教学中应实现教学、学习、实践的相互融合。在开发打造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设置相匹配的数据实训基地并与专业教学相协调,确保所打造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

3.2 大力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

在第一、二学期,同时开设涵盖机械零部件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机械制图与测绘等在内的基础专业课程,并同时开展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训等专业技术技能课程,通过职业入门教育的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专业内容了解,把握职业方向,树立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使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培养和提升。

3.3 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在第三、四、五学期,主要学习开设机械制造与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机电产品电气控制等专业课程,并在第四学期的下半阶段开展专业顶岗实习。在课程设计排列过程中,充分参照教育认知及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依托企业所生产的真实产品,科学优化设计教学任务和情况,实现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的相互融合,确保学生具备岗位所需技能,实现教学、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得到良好培养。

3.4 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延伸能力

在第四、五、六学期,侧重学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专业外语、毕业综合实习等专业课程,大力涵盖拓展职业素质教育与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两大模块构成,具体开展公共与专业选修课。通过向学生开展关联数控岗位教育,使学生系统认识和把控工作流程、整体任务与设备应用,全面掌握从事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认识设备的操作规范及产品生产流程,掌握基础性工作技巧,逐步树立起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岗位拓展延伸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并且,在把握职业资格标准的前提下开设工学结合行动导向课程,基于对数控专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了解以及对行业及领先企业的认证要求,进一步明晰数控行业及企业对岗位的职业胜任要求,将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与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确保学生同时获取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4 结语

总之,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课程、项目及引领型课程的前提就是开发建设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充分彰显基于培养综合素质、突出专业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猜你喜欢

导向课程体系岗位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