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2021-11-27邬莎娜孙帅杰
张 骞,邬莎娜,孙帅杰
(1.宁波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00;2.宁波市鄞州区水务管理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1 引言
环保产业是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1]。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环保产业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把“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浙江省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全省重点发展的八大万亿产业之一。
宁波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宽,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被国家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随着相关利好政策渐次出台,宁波市的环保产业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 宁波市环保产业现状
2019年宁波市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528.87亿元,营业利润约28.48亿元。据调查,截至2019年宁波市辖区内正式登记注册、独立核算且年销售(经营)收入200万元以上的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312家,较2015年(205家)增长52.20%;产值约为427.14亿元,比2015年(405亿元)增长22.14亿元;从业人员约3.2万人,与2015年(3.5万人)相比略有减少,说明环保产业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
总体上看,宁波市环保产业在技术基础、供给能力及环境服务市场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对国民经济及就业的贡献逐步提升。在环保产品制造业方面,逐步出现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如太极环保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净源膜科技的聚四氟乙烯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资源循环利用业方面,继续以废金属、粉煤灰、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资源化等为主;在环境服务业方面,总体规模和主要经济指标已超过环保产品制造业,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体系。随着生态环境治理“最强大脑”逐渐形成,环保产业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3 宁波市环保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3.1 产业扩张慢,市场竞争力弱
2019年宁波市规模以上环保产业企业共79家,仅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的1.33%。规上环保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60.52亿元,占宁波市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3.2%,远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宁波市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8.08%)。小微企业仍是宁波市环保产业的主力军,市场竞争能力总体较弱,行业内部集聚度低。与杭州、无锡、常州、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在总体规模、经济效益、市场份额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3.2 环保技术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宁波市高校和高级别的科研院所较少,相较杭州、上海等城市,宁波对高端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吸引力不足,环保专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较为短缺。同时,宁波环保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普遍不强,核心技术和先进设备基本从外引进,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成果转移转化等创新链关键环节缺失,科研成果转化成有竞争力的产品的较少。
3.3 部分领域有效供给不足,结构发展不平衡
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宁波市环保产业多集中在废气、废水治理,工业污染场地治理、耕地污染治理、矿山修复等涉土领域鲜有涉足。
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宁波市共有37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年消纳建筑渣土501万t、各类建筑工程类垃圾267万t,但产品产量不高,市场份额较低,资源化产品单一,未形成产业链。
城市污水处理方面:2019年宁波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5.93%,为浙江省末位;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仅为68.99%,但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率高达92.78%。
3.4 监管体系不全,市场竞争有待规范
宁波市环保产业发展以自发性为主,长期缺乏有效监管,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准入制度。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存在多头管理情况,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无法形成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合力,市场发展显得动力不足且无序。环保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存在低价竞争恶性影响,部分低端技术装备对中高端产品形成了市场挤压,影响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绩效发挥,同时也造成环保产品同质化、趋同化。
4 宁波市环保产业发展的机遇
4.1 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为环保产业带来新市场
“十三五”期间,宁波市臭氧污染浓度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臭氧污染成为首要污染物,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的协同治理将成为“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市场上对于更加完善的臭氧治理手段和相关防护装备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作为基础性研究设施的臭氧污染监测产品也必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生态环境部在《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达峰行动的推进也必将会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碳排放咨询市场的发展。
5G、AI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创新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促进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集群监控预警维护系统及管理平台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宁波市各地土壤详查的完成,工作重点将转入治理,土壤综合防治、土壤修复产业也将迎来大爆发。
4.2 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为环保产业指明新方向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强化环保产业支撑”。其中,将加强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推动环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提高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骨干企业,扶持一批专特优精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2]。该意见的出台,在健全宁波市场体系方面,特别是构建规范开放市场、创新治理模式、健全收费机制等,都将推进产业发展。未来环保行业将沿着方向清晰、执行有力、良性互动、多元参与的规范化道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事业。
5 对于宁波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5.1 提升创新能力
5.1.1 加强人才培育,加强核心技术突破
充分发挥在甬高校优势,建立“院校培养+行业培训”多元化培育体系,通过校企产业创新发展,培育环保专业人员。以科技争投、“3315人才计划”为契机,围绕大院所和高端人才引进行动,积极引进环保领域高端人才和团队。
鼓励环保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加入甬江科创大走廊、奉化3号青创走廊等科创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鼓励有能力的环保企业牵头承担科技攻关项目,提高产品的研制水平,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和改善产品可靠性和质量,打造自有品牌。建立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全球创新资源协同破题”的新型联合研发机制,开展精准靶向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5.1.2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宁波品牌”
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成立专项基金、环保科技成果库和转化项目储备库,鼓励技术研发人员从事科技成果的转化,扶持企业技术成果的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通专利确权绿色通道和专利维权快速通道,加快环保产业相关专利授权,培育环保领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坚持品牌化发展,培育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提高品牌对于环保产业的经济贡献率[3]。鼓励先进环保企业在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等方面积极主导国际、国家和“浙江制造”标准制修订。推动环保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加大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的推广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市场认可度。
5.2 强化产业体系
5.2.1 培育骨干企业,推进小微企业“小升规”
鼓励宁波环保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产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发展,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名单和单项冠军培育计划清单,引导企业在巩固现有全市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加快创新步伐,提高行业竞争力。
建立具有核心先进技术、模式新颖、发展前景好的环保小微企业库,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从“双创”项目—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路径,强化对小微企业资源要素支撑,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技术、人才等瓶颈和难点,推进环保小微企业“小升规”,促进企业规模健康发展。
5.2.2 鼓励抱团合作,推进产业聚集
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合力,提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推进形成集环保装备与产品生产、环境服务业以及环保高新技术推广孵化于一体的复合型环保产业集聚区[4]。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静脉产业园[5],集中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报废汽车拆解、电子废弃物、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多种固体废弃物,提高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率和综合利用水平,缓解项目环境邻避效应约束,加快海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宁波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谋划建设北仑静脉产业园区,打造宁波市资源循环利用业新优势。
5.2.3 推进产业链延伸,发展环保服务业
重点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环境风险与损害评价、环境信用评价、碳排放权交易、绿色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投融资等新兴环境服务业和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供应、第三方运营管理、系统集成和环保金融服务为主的环境服务业,健全环境服务体系。推行环保管家和环境顾问服务,探索工业园区污染防治第三方一体化治理示范,推动县域、小城镇环境治理综合服务改革[6]。
5.3 优化发展环境
5.3.1 扩大市场需求,完善服务机制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扩大环保产业有效需求。统筹考虑环保产业现状和发展要求,在重点发展领域制定相应的环保产业政策措施,注重运用政策工具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搭建行业协会、企业、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政府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专家顾问团+科技培训+行业协会推广”的生态环境技术帮扶机制。
5.3.2 落实政策支持,强化市场监管
落实国家、省和市关于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扶持办法和政策配套体系。设立以政府产业基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着重支持技术创新研发。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发展基于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7]。落实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和促进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税收优惠政策[8]。推动构建“保障+服务+补偿”为一体的绿色保险体系,在重污染高风险行业推行生态环境绿色保险[9]。
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有序竞争。建立健全环保市场准入、经营行为规范等领域法规制度,完善环保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推进环境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杜绝恶性竞争和恶意低价中标[10]。严肃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诚信自律、监督有力的环境治理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