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2021-11-27

军事历史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军队军事

理论的作用在于引领实践、指导实践,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历史性课题。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毛泽东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武装斗争,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怎样走这条道路;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武装力量,究竟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这样的军队;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敌我双方力量极端悬殊的条件下,究竟应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等。毛泽东最伟大的军事贡献,就是在解决这些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成果——毛泽东军事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基石。

一、创立了系统而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毛泽东继承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基本理论,正确地回答了战争的起源、本质、性质等基本问题,创立了系统而科学的战争观理论。

毛泽东科学战争观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第一次对战争作出了科学的定义:“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1页。(2)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指出“战争就是政治”,但“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480页。,因而必须有一套特殊组织即军队、一套特殊方法即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一种特殊过程即攻击或防御。(3)揭示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认为经济建设为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提供保障,强调要在革命战争中重视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边打边建”的思想。(4)科学揭示了战争的性质。认为战争在性质上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判断标准是战争的进步性和非进步性,明确提出对待战争的态度是要“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而对于进步的正义的战争,不仅要积极参加,还要“站在斗争的最前线”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6、582页。。(5)提出了消灭战争的途径。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而消灭战争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94页。。(6)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指出“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01页。,战争辩证法是和平——战争——和平。

毛泽东还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和指导战争的科学方法论。其主要内容有:(1)把握战争规律。毛泽东指出,不掌握战争规律,就无从指导战争,更遑论打胜仗了。同时又指出,战争规律也分为一般的和特殊的,我们既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也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为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同时,他还第一次提出了“战争指导规律”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比作战争的“游泳术”。(2)采用客观的观点去认识和指导战争。毛泽东认为,认识和指导战争首先要分析战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277页。因此,采用客观的观点去认识和指导战争,最主要的就是要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指导战争,反对战争问题上的主观性。(3)采用全面的观点去认识和指导战争。毛泽东强调,要从战争诸要素的全面联系中认识和指导战争,全面地分析战争诸要素的矛盾关系及其各方面的全部特点,战争问题上的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2页。。(4)“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毛泽东认为,战争总是具体的,每一具体的战争都有区别于其他战争的特殊情形和特殊规律,这“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也是认识和区别不同战争的内在根据。因此,要避免机械论,“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692~693页。来研究战争的指导规律。这实质上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其核心便是矛盾分析方法,是同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根本对立的。

毛泽东创立的科学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是我们正确认识战争、准备战争的基本理论依据。习主席指出,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要牢牢掌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等等,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科学战争观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二、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

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⑥《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1页。。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强调,如何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可以根据各国情况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探索中国武装斗争道路的先驱者。他深入分析研究中国国情,理性对待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道路经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即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毛泽东着重从理论上回答了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以及怎样走这条道路的问题。其基本观点主要有:(1)“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毛泽东指出,作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而受到封建制度和帝国主义制度的双重压迫。所以,中国革命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那样,可以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再进入武装起义和革命战争而夺取政权,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全党同志都不能忘记。(2)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分析中国社会的不同特点时,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有可能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这是由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的广大、反革命营垒的内部矛盾以及共产党的领导等几方面共同决定的。(3)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并以此为依托,积蓄壮大革命力量,逐步夺取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发展的根本规律,其独创性如周恩来所言,“在历史上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①《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8页。。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习主席在引领强国强军的新征程中,观时势世势,察国势军势,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赋予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创立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领导武装斗争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阐明了创建和发展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新型人民军队的性质、地位和重要作用,确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军原则,创立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是我们党内较早认识到建立军队重要性的主要代表。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党过去不重视军事运动,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2页。,从而把创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作为武装斗争的首要问题提了出来。后来,他又提出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著名论断。新中国成立后,他仍把人民军队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2)“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47页。这是毛泽东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生动概括。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3)“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69页。,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所作的精辟概括,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军队的根本标志,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是人民军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4)人民军队执行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三大任务。毛泽东认为,人民军队所担负的三大任务是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从根本上讲,都服务和服从于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其中,战斗队是人民军队最经常、最重要的根本任务。他多次强调,即便是取得了全国的胜利,但如果国内尚未消灭阶级、世界尚存帝国主义制度,我们的军队就还是战斗队。(5)政治工作是生命线。毛泽东指出,对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既是传统,更是特征,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必须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军队政治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只能根据军队的任务去完成,此外不能再有独立任务,要紧紧围绕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页。来展开。(6)在军队内部建立和实行以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为内容的“三大民主”。早在建军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30页。,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1948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在军队内部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这“三大民主”的内容。(7)“必须抓紧练兵工作。”在人民军队初创时期,毛泽东就把红军的教育训练作为完成红军任务的重要条件,指出“红军官长的本身训练和训练士兵是很重要的工作”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143页。。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进一步作出“开展正规训练,迅速提高人民解放军现代作战能力”的指示。(8)逐渐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毛泽东强调,要“从实际看问题”,“相信低级武器也能胜敌”,指出要“提高政治精神,改善作战方法,发展游击战争,以补新式技术之不足”①《毛泽东军事文选》(内部本),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168页。。同时,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对发展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十分关注。抗日战争时期,他强调一定要建设自己的国防工业,来进行重武器和高武器的制造,以便“有能力进行防御的与攻击的阵地战”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170页。。随着全国的逐步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更加强调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指出进入建军的高级阶段,就是进入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只需加上不疲倦的主观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③《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第38~39页。。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国初期我军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毛泽东创立的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思想,为引领人民军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坚持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发扬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将武器装备建设放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水平,这些都是对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创立了新型人民战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战争能够“唤起创造奇迹的毅力和才能”④《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6页。,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的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唯一方法”⑤《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3卷,第61页。。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一场最完全最彻底的人民战争。在指导这场人民战争中,毛泽东极其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动员、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创立了新型的人民战争理论。

毛泽东创立的新型人民战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认为,进行战争的主体不单纯是军队,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原因在于“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38、340页。。所以,无论国家大小,“只要充分动员人民,坚决依靠人民,进行人民战争”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58页。,就能打败一切强大敌人。(2)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毛泽东认为,要使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群众动员才能实现。他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⑧《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6页。“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就能够弥补物资、武器的不足,就能够克服一切战争困难。他十分强调进行政治动员,将其作为发动人民群众的中心环节,视其为“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并提出了进行战争政治动员的方法,一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让士兵和群众都充分了解战争的原因和目的;二是说明达到战争政治目的的步骤和政策;三是要有“合民众口味”⑨《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80~481、513页。的宣传动员方法;四是使战争的政治动员保持经常性。毛泽东还认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6、137页。只有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地动员起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和支援战争。(3)实行“三结合”的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指出,日本侵略者敢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国,就是缘于中国民众处于一种“无组织状态”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40页。,因此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怎样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对于进行人民战争就极为重要,继而提出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组织形式。(4)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将革命根据地作为执行一切战略任务和实现战争目的的战略基地和依托,并指出,中国革命战争正是通过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星星之火”,逐步达到全国胜利这一“燎原之势”的。(5)将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充分利用我方各种条件和力量,避敌长处,击敌弱点,是毛泽东军事战略的精髓。陈毅曾指出:“毛主席主张选择地形,布置战场,利用我方手中掌握的地利条件,配合其他有利条件,以达到以我们的劣势去歼灭优势的敌人。”②《陈毅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544页。(6)以武装斗争为主,多种斗争形式相配合。毛泽东认为,要着重进行武装斗争,同时也要配合以其他各种形式的斗争,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条战线上的斗争。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广泛动员和彻底依靠人民群众、完全为了人民群众为现实基础,以对人民战争的科学完整认识为思想内容基础,对新时代我党我军赢得人民战争的胜利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习主席反复强调: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这就告诉我们,人民战争为人民,人民战争靠人民,必须牢记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民众。

五、创立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作战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天起,就长期处于敌强我弱、敌优我劣这一特定战争客观条件下。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以最大的精力从事如何以弱小军队去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的研究,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特殊的战争指导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解决了如何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以弱小军队打败强大敌人的问题。正如刘伯承所说,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人民的弱小武装战胜现代装备之强大敌人的军事学说”③《刘伯承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62页。。

毛泽东创立的一整套作战指导思想主要有:(1)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其中消灭敌人是主要的,但二者的主次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毛泽东创造性地把保存自己的原则扩大为发展自己的原则,认为处于劣势地位的军队要战胜优势之敌,仅做到保存自己是不够的,还必须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力量逐渐超过敌人,从而根本上转变敌我力量的对比。(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要求在战争指导中具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同时必须重视敌人,把一切作战计划建立在准备对付可能出现的最困难最复杂情况的基点上。(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毛泽东指出:“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719页。其实质是在战略防御的过程中实行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其积极性体现在被动的战略防御形式中包含有主动进攻作战的内容。(4)关照全局,抓住枢纽。毛泽东认为,战争的全局决定局部,局部服从于战争的全局。这种关系体现在战略与战役、战术的关系上,就是战略决定战役、战术,战役、战术服从于战略,这种关系不能颠倒。指导战争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关照全局的一个原则,就是抓枢纽。(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毛泽东指出,在战略上“以一当十”、在战术上“以十当一”,是制敌的根本法则之一,并提倡“主力军在一切有利场合努力地执行歼灭战”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746页;《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31页。。(6)力争主动,力避被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战略被动的地位。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被动为主动这一重要问题。他认为,主动权也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是“军队的命脉”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16页。。暂处劣势的军队要想在被动中争取主动,一是要“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第743页。;二是要依靠主观指导的正确,主动与被动“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19页。;三是要实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这是作战指导上争夺主动权的最高境界。“什么叫你打你的?他找我打,但他又找不到,扑了个空。什么叫我打我的?我集中几个师、几个旅,把他吃掉……我打我的,又有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帝国主义最怕这种办法。”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第302~303页。四是要正确处理战略主动权和战役战斗主动权的关系,指出:对于战役作战来说,获得战略主动权只是获得战役主动权的基础,战役主动权的夺取则有赖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7)灵活运用多种作战形式,适时进行战略转变。毛泽东注重根据不同时期的战争以及战争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正确地确定主要作战形式,配合以其他作战形式,并随着战争进程适时转换,进行战略转变。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基本作战形式有三种: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特点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因而中国革命战争的不同时期和敌我力量对比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指导人民军队分别以不同的作战形式作为主要作战方式,并实行以作战方式的改变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

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毛泽东创立的一整套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仍然是人民军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法宝。习主席不仅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强军事业的核心,而且深刻把握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提出了一系列怎样打胜仗的方法和要求,是对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创新发展和生动实践。

结 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先进的科学性、广泛的人民性、显著的实践性、独特的创造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自诞生之日起便无时无刻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毛泽东是集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伟大军事家,相较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研究,毛泽东有着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长期领导和组织我国革命军民进行参战人数达百万之众的国内战争和民族战争,亲自指挥过多达400次以上的大小战役,积累了丰富的战争和战役指导经验,凝练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军事指导理论,既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也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发展提供了厚重的理论基石。在这个理论基石的坚实基础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丰富。进入新时代,习主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创立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21世纪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现代战争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但毛泽东军事思想并没有过时,它的灵魂要义精髓,仍然是解决当代中国军事和战争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与学习领会毛泽东军事思想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研究,不断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军队军事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人民军队赞
雏鹰从这里起飞——记人民军队第一所航校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