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训词研究

2021-11-27

军事历史 2021年1期
关键词:训词人民解放军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至1953年,毛泽东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先后为新组建的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后勤学院和军事工程学院4所军队院校题写训词,体现了毛泽东、中央军委对军队院校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试对毛泽东题写训词的历史背景、训词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及其意义进行梳理研究。

一、毛泽东题写训词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建设开始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不仅承担着继续完成解放全国大陆和部分沿海岛屿等作战任务,还要按照国防军建设要求进行合成军队建设。为适应高级阶段建军要求,人民解放军决定进行精简整编,并着手建立正规院校教育体系以培养各类军事人才。同时,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人民解放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军事院校,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后勤学院、军事工程学院相继成立。1952年7月至1953年8月,毛泽东先后为这4所院校题写了训词。

(一)新中国必须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强大国防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在国内,虽然国民党军主力已经被消灭,但仍有100多万残余军队盘踞在大陆未解放地区和沿海岛屿;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任务还未完成,基层政权仍不巩固。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4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在国际上,新中国虽然得到了苏联等国的承认,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推行外交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的工业、农业、文化、军事还都不行,帝国主义估量你只有那么一点东西,就来欺负我们。”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39页。1950年9月,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03页。如何抓好国防军建设?这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550万之众,但大部分是陆军步兵部队,空军、海军及技术兵种的数量极少。④《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5页。对于数量庞大而兵种单一的弊端,朱德曾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以我们现在的部队、现有的武器去对付帝国主义,那还是不够的。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很好地整顿我们的队伍,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国防军。”①《朱德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726~727页。毛泽东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4页。此次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统率,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这些论述和规定为新中国国防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人民解放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正规化、现代化的强大国防军,以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集中为4所军队院校题写训词,反映了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建立强大国防军的高度重视。

(二)建设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好军队院校。“治军先治校”是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创办了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教导队;1930年初,红4军随营学校又改为闽西红军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亲自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各战略区先后建立了军政大学或军政干校,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军已有各类院校29所。③《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第82页。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精简整编,主要精简陆军,加强了海军、空军和陆军各技术兵种及军队院校的建设,初步建立了初、中、高三级指挥院校体系,增建了一些专业技术院校。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4卷,第319页。1950年5月,中央军委召开全军参谋会议,决定将全军兵员总员额压缩至400万,缩减陆军,而将空军、海军和院校等部队员额由20万增加到26.5万。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4卷,第31~32页。会议还专门就院校建设进行了规划:军委兴办1所陆军大学,开办特种兵院校,各军区兴办步兵学校,其中陆军大学要作为“全国建军的制式”。⑥《聂荣臻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319页。1950年10月,毛泽东电令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速赴北京主持陆军大学的筹建工作,1951年1月,根据刘伯承的建议并经毛泽东批准,原陆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在南京成立。军事学院旨在培养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刘伯承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在北京成立,其任务是培养高、中级后勤指挥军官和专业勤务军官,李聚奎任院长。195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在南京成立,负责培养步兵部队中、高级指挥员,宋时轮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旨在培养精通现代军事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陈赓任院长。加强正规化军队院校建设,有计划地培养现代作战的指挥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强大国防军奠定重要基础。为这4所院校题写训词,体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院校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

(三)抗美援朝战争经验表明人民解放军必须加紧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军作战,经验教训弥足珍贵。志愿军虽然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由于与敌人在武器装备等方面过于悬殊,在战争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曾讲道:“朝鲜战争证明,现代战争一定要有必需的现代技术装备。没有必需的炮火,既不能摧毁敌人的坚固阵地,也不可能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没有坦克和反坦克武器,便不能击毁敌人的坦克;没有空军和防空武器,便不能打击敌人的空军,掩护自己的战场。第五次战役以前,被围之敌往往能突围逃跑,便是很明显的证例。”①邓华:《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作战经验的介绍》,《军事历史》1983年第5期。技术的落后还制约了战术的发展进步,例如,由于志愿军炮兵等技术兵种稀少,一些指挥员不懂得运用炮兵技术和战术,从而导致不能有效运用火力压制敌人,这种状况在运动战阶段尤为明显。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4卷,第238页。此外,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去,志愿军只能进行“礼拜攻势”。朝鲜战场的实践经验,使人民解放军进一步意识到,要打赢现代战争,就必须掌握先进的装备技术和军兵种协同战术。因此,1952年6月,在战争还未结束的情况下,毛泽东就召回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筹划组建军事工程学院,并谈到为了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必须抓紧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下决心解决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③《毛泽东年谱》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67页。同年7月,军委又任命富有朝鲜战场实践经验的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为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二、毛泽东训词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毛泽东训词,对象虽然是4所院校师生及其教职人员,但其内容却系统论述了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问题。

(一)建军的高级阶段必须实行现代化。毛泽东很早便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在《论持久战》中就指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把敌人赶过鸭绿江的。”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340页。面对新形势,毛泽东在训词中着重阐述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在给总高级步兵学校的训词中,他指出:“我们的国家正在为着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而我国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则继续占领我国的台湾,并继续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7页。要想打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军队,就必须搞现代化建设。同时,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还有战争,但国家的工作重心已经是为“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大规模建设”,正如毛泽东后来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05页。军事工作也不例外,以掌握现代武器装备为基础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正是国家工业化路线在军事领域的贯彻,而军队现代化也是保卫国家工业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军队现代化建设也具备了客观条件。因为“自从中国人民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之后,这种客观情况已经起了基本上的变化”,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那么,军队该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呢?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到掌握现代技术的阶段……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在给总高级步兵学校的训词中,他指出:“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可以看出,要提高战斗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内容:一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即“现代化装备”;二是军队人员现代化,即掌握“现代技术”和“最新的战术”;三是体制编制的现代化,即统一的指挥、制度、编制、纪律和训练等等。

(二)正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员必然要求正规统一,因为“如果不把人民解放军用正式的规格彻头彻尾地统一起来,就不能适应现代作战的统一指挥和协同动作的需要,就要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打败仗。”①《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01页。正规化就是制度化、法制化,它是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制度保证。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与现代化装备相适应的,就是要求部队建设的正规化,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为此,就需要克服在过去时期曾经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等等,而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这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由此可以看出正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毛泽东还在训词中指出,“在中国人民尚未获得全国胜利之前,由于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其军事建设又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也就是处于装备的简单低劣,编制、制度的非正规性,缺乏严格的军事纪律和作战指挥的不集中、不统一及带游击性等等,这些在过去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而也是正确的。”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3~314页。意思是正规化要和部队发展水平相适应,即部队组织形态要和战斗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革命取得胜利,建设统一的人民政权后,就“需要克服在过去时期曾经是正确的,而现在则是不正确的那种不集中、不统一、纪律不严、简单现象和游击习气”。此外,毛泽东在这一训词中还详细阐述了正规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就是要求实现诸兵种密切的协同动作……而必须加强整个工作上、指挥上,而首先又应该是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的那种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概括起来说,正规化就是要做到“五统四性”。

(三)必须掌握现代战术和先进技术。军队人员的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抗美援朝战争却暴露出一些陆军指挥员不懂现代专业兵种战术,不会指挥兵种协同作战等问题。因此,在给总高级步兵学校的训词中,毛泽东强调:“为了保卫祖国免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在几乎没有现代工业的情况下,通过向苏联引进武器装备的方式进行军兵种建设,但由于军队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虽然部队列装了先进装备,“惟有技术上尚落后于部队的发展和不能满足部队的要求,以至屡次造成不应有的损毁”,④《粟裕文选》第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9页。“且各特种兵武器的供应,不宜长期依赖苏联的帮助”。⑤《粟裕文选》第3卷,第69页。为此,毛泽东在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强调:“我们的陆军、空军和海军都必须有充分的机械化的装备和设备,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复杂的专门的技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51页。

(四)必须加强各级司令机关和后勤工作建设。人民解放军各级司令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武装力量建设和实施作战指挥,是直接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相关的部门。如毛泽东在给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所讲的那样:“同时,为了组织这种复杂的、高度机械化的、近代的战役和战斗,没有健全的、具有头脑作用的、富于科学的组织和分工的司令机关不行。”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因此,毛泽东就加强司令机关建设强调:“今后必须挑选优秀的、富于组织和指挥才能的指挥员到各级司令机关来,以创造司令机关新的作风和新的气象。这同样是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之一。”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4页。同样,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后勤虽然实现了从“取之于敌、就地筹措”到全军集中统一供应的转变,但广大后勤干部专业业务不熟练,也缺乏后方对敌斗争经验,这些不足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暴露得十分明显。因此,毛泽东在给后勤学院的训词中强调:“对于现代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9页。将后勤工作由具体业务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鼓励学员为实现后勤正规化、现代化而奋斗。

(五)必须向苏联学习。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提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苏联学习。”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1页。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人民解放军的主要装备都是从苏联购买,并聘请大批苏联军事顾问和军事技术专家帮助指导人民解放军创办现代军事院校、进行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毛泽东在训词中也发出向苏军学习的号召。在给总高级步兵学校的训词中,他指出:“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④《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7页。在给后勤学院的训词中,他又讲道:“我们必须学习苏联军队完整的后勤工作建设,研究朝鲜战争中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⑤《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9页。在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中,毛泽东更是强调:“向苏联学习,这是我们建军史上的优良传统,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部门,都应当如此。这点,对于你们这个学院,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和技术知识,学习苏联军事工程建设的丰富经验,学习苏联顾问同志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学习苏联顾问同志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学习上应该是虚心诚恳,不要学到一点就自满和骄傲。”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51~352页。这些话深刻阐述了学习苏联军队先进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之,毛泽东训词虽然面向军事院校,但着眼点却是全军,希望通过抓好院校教育这个“源头”,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战术和先进技术的干部,从而带动和促进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给军事学院的训词关于如何抓正规化建设,毛泽东讲到首先要从教育训练上来培养。在训词的最后,毛泽东更是明确要求:“军委希望你们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光荣事业上,继续努力;并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精神,贯彻到所有部队中去。”⑦《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15页。同样,毛泽东希望总高级步兵学校成为“全军在步兵方面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模范和领导者”⑧《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7页。,认为后勤学院要为“我军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⑨《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339页。而奋斗。

三、毛泽东训词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训词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促进4所院校乃至全军院校在正规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使20世纪50年代成为军队院校建设的繁荣时期,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量现代化军事人才。同时,训词蕴含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关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思想,为1953年底至1954年初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确定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激励军心士气,统一思想认识。在签署给军事学院的训词时,毛泽东专门批示:“特指定军事学院刘院长代表军委向该院高级速成系和上级速成系第一期毕业之学员宣读军委主席之训词。”①《毛泽东年谱》第1卷,第572页。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发布训词,是对4所院校发出的动员令,饱含毛泽东对军队院校建设的深厚期望和重托,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并将人员的思想认识统一到训词所明确的使命要求上来,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原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曾任军事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的陈启智教授认为毛泽东训词奠定了“哈军工”优良传统的基础,他本人在多年之后也还能背诵训词。②吴楚婴:《飘扬“哈军工”的旗帜——原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陈启智教授谈“哈军工”传统》,《湘潮》2003年第4期。

(二)明确院校职能任务,推进院校建设大发展。院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是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毛泽东训词对4所院校的建设目标、职能定位、使命任务进行了高度概括,为其指明了办学方向和发展路径,成为其建设发展的总纲领。据李聚奎回忆,后勤学院曾出现过院校发展偏离军队后勤建设需要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全院对训词以及军委相关指示进行了反复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后勤学院的建设方针。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院校·回忆史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第635~636页。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不仅这4所院校为军队和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20世纪50年代也成为人民解放军院校建设的繁荣发展时期。到1959年,全军共有院校129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培养各类人员26.9万余名。④《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下,第85页。

(三)丰富发展了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思想。毛泽东向军事学院、总高级步兵学校、后勤学院和军事工程学院4所院校发布的训词,深刻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防军建设指导思想,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和战略考量。1953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建设世界上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总方针和总任务,还强调了正规化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现代化的军队必须有现代化的装备,加强各级司令机关和后勤建设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等内容。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5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1页。这些内容,与毛泽东训词的主要内容和精神高度一致、一脉相承。彭德怀在会议总结中也指出:“在这个时期召集全军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大家聚集一堂,来接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军事建设的指示,并研究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以达到全军统一思想,整齐步伐,这对当前的军事建设有极重大的意义,对今后工作将起重大的推动作用。”⑥《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497页。

猜你喜欢

训词人民解放军军队
践行训词精神 护航安全发展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以全新视角解读习总书记为消防队伍授旗并致训词的重大意义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毕业训词
冯玉祥的训词石碑
(封二)
(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