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新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

2021-11-27万艺

魅力中国 2021年47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受众人员

万艺

(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新媒体时代中,新旧媒体不断融合,新闻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产生较大改变。而新闻采编作为新闻报道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确保新闻采编工作质量,才能增强新闻报道效果,吸引更多观众。所以在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还需不断创新新闻采编流程,构建高效、可靠、合理的新闻采编模式,夯实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基础。

一、新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特点

新时代中,互联网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媒体传播体系,各类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闻信息传播渠道、信息获取方式逐渐多样,导致新闻采编工作方法产生较大改变。新闻采编工作的多变性、广泛性特征尤为明显。一方面,新闻采编流程改变,新闻素材来源增多,新闻采编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体系中,广播电视、媒体APP、网络平台成为新闻素材获取的重要渠道[1]。

另一方面,全媒体阶段中,新闻传播形式增多,新闻传播范围不断增大,新闻受众群体改变,从而使新闻采编内容趋于广泛。新闻采编工作者应结合受众新闻浏览需求,创新新闻业务、开发类型不一的新闻项目,并在挖掘社会上新闻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相关因素,增强受众群体对新闻产品的感知力,突出新闻对社会舆论、社会公众价值观念的影响价值。

二、新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现状分析

(一)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在融媒时期,新旧媒体交替运营,且二者融合度持续增加,传统采编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新闻采编的根本需求。在此背景下,新闻采编人才在媒体事业发展中,往往与新闻媒体采编人才要求出现一定不对称性,采编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于新时期的新闻采编人员而言,其在日常工作中不仅应具备较强的文字编排、信息整合能力,同样应对热点新闻、社会新闻具有较强敏锐性。但在当前时期的新闻采编人才队伍中,这类综合性的新闻人才较为缺乏,行业内新闻采编人员整体水平不该,继而难以有效利用新时期的媒体资源,创新新闻采编模式,挖掘更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信息,严重影响着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甚至会损害新闻产品的影响力[2]。

(二)新闻产品内容创新不到位

目前,新闻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随着新闻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从业人员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对新闻内容缺乏创新意识,媒体平台所报道的新闻千篇一律,内容差异小。多数媒体平台在抓住热点新闻后,会论调一致的报道新闻,导致同一时段内新闻报道内容相同,受众产生忽视、排斥心理。不仅如此,新闻采编内容的创新是促进新闻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媒体平台不重视新闻采编内容的创新,没有结合区域塑造特色化新闻产品,突出新闻采编风格,则会在模仿、同质化中被淘汰,不利于新闻媒体的现代化建设。

(三)新闻信息采集深度不足

新闻采编是新闻媒体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新闻媒体在生成新闻产品前期,一般需要借助新闻采编人员获取足够的新闻素材,并依据真实、准确的新闻素材进行实时性报道。但在当前时期,新闻采编人员在挖掘新闻素材时,虽然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新闻信息,归纳总结新闻线索。但本身对新闻内容的挖掘深度不够,新闻信息采集不完整,使新闻产品舆论导向、价值引导功能减弱[3]。

三、新时代新闻采编工作的优化措施

(一)推进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建设

为在新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有效提高新闻采编人员专业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还应积极推进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采编人员综合素质。首先,选聘新闻采编人员时,应优先录取综合能力强的新闻人才,适当的调整薪酬制度,吸引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进入新闻采编行业。在此期间,媒体平台可与高校建立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新闻采编专业课程,培养符合新时期新闻采编需求的专业人才,确保新闻采编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其次,搭建新闻采编人才队伍时,还应加强职业素养的考察,关注其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观念,从而保证其在从业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增强新闻采编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最后,内部管理、培训制度同样会对新闻采编人才素质产生直接影响,对此,相关部门还应加强新闻人才培养,并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传授先进的新闻采编理念、新颖的新闻采编技巧,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才的专业技能,促进新闻采编人才队伍转型升级,成长为符合新时期新闻媒体创新发展的高素质采编人才[4]。

(二)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内容

为避免新闻媒体行业中同质化新闻产品的增加,在新闻采编工作时,还应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内容。其一,新闻采编人员应提前了解国家对新闻媒体传播的相关政策,在采访、编排新闻内容时注重内容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采编人员应结合新时代新闻受众群体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运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分析其兴趣偏好,从而调整新闻采编方案,确定有趣、新颖、能够吸引受众群体的新闻主题,增加新闻产品的魅力。

其二,采编人员在获取新闻素材、编排新闻内容时,还应结合当地特色,分析区域内公众的新闻需求,针对性的筛选新闻采编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主题扩大新闻产品的受众率。例如在中、高考结束后,可根据当地人力资源规划、院校招生现状,确定考生及家长感兴趣的新闻主题。随后通过具体的调查、采编、信息总结设计新闻产品,并以新闻为载体为家长、考生提供所需的信息。其三,在科学创新新闻采编内容的基础上,采编人员还应主动调查受众群体对新闻的浏览、阅读习惯,学会在总结归纳新闻素材、热点信息的同时,提炼新闻信息中的重点内容,优化新闻报道的整体结构,打破固有的新闻编辑模式,重点突出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引导功能[5]。

(三)灵活运用新闻采编技巧

新闻采编的工作场景较为复杂,需要采编人员掌握足够的采编技巧。所以为满足新时代新闻采编、新闻播报的实际要求,采编人员还应灵活的运用新闻采访、编排技巧,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一方面,处理新闻素材时,应综合分析素材中的新闻信息,梳理新闻稿中的线索。同时通过深入采访、修改加工,优化新闻主题,调整新闻编辑方案,增强新闻素材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为获取真实、有效的新闻素材,采编人员还应重视日常的采访,学会应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比如,采编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提炼、总结能力,抓住新闻采访的重点,向事件当事人、其他被采访者获取重点信息。采访过程中,还应结合被采访者的认知特点、职业、素质,针对性的调整采访策略,学会把握被采访者情绪、情感,确保新闻采访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提高新闻采访工作质量。

(四)抓住新闻素材采编细节

新时代中,新闻采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实践业务较多,所以会出现较多细节性问题。因此,为保障当前时期新闻报道效果,还应在新闻采编中抓住新闻素材采编细节。首先,采编人员应利用自身对新闻信息的灵敏度在获取信息,从新闻素材中搜集新闻线索,整理出有编辑应用价值的新闻内容,科学编制新闻产品。同时利用新闻素材中的细节内容,强化新闻产品的呈现效果,增强新闻报道的实际作用。

其次,新闻采编中的细节问题不仅局限于新闻采访、新闻编排方面,新闻素材使用方面的细节管理同样重要。对此,采编人员应树立精细化的新闻采编意识,在捕捉有意义信息的基础上,选择贴合新闻主题的信息进行深入编辑,并以新闻受众群体对新闻的感知为切入点,用细节性的新闻采编内容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引发新闻受众的情感共鸣,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最后,在新时期,新旧媒体融合度加深,新闻采编技术不断创新,采编人员还应合理应用新闻采编技术处理新闻采编细节问题,用生动、真实的采编细节,保障新闻呈现效果,为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渠道

在当前时期,新闻采编方法逐渐增多,所以为提升新闻采编工作整体效率,顺应新时代新闻媒体发展环境,还应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渠道。一方面,新闻采编人员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分析总结媒体行业的热点新闻,挖掘新闻传播力度广的原因,以此改进新闻采编模式,评估不同新闻主题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采编人员可定期采集物价、交通、国家政策、旅游等行业的信息数据,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鉴别各行业的热点问题。随后在新闻媒体传播中,准确筛选热门新闻主题,针对性的落实新闻采编工作,完成新闻采编任务。不仅如此,应用此种新闻采编模式,可有效增强新闻采编内容的实用性,使群众对新闻产品更加满意,从而积极关注新闻报道,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性。此外,采编人员还应以新闻的舆论引导、价值导向为方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持续分析新时代新闻媒体行业发展特征,创新新闻采编方法,拓展新闻采编渠道,促进新闻采编工作实践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在新时期优化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新闻采编内容,为社会公众呈现符合时代特色的新闻产品。相关人员还应加强新闻采编人才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引导新闻采编人员在获取新闻信息时,深入分析新闻素材,完整汇总新闻采编内容。从而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用专业的态度创新新闻采编模式,为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受众人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雪中放牧新风景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