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分析研究

2021-11-27田建伟梁红娥胡贵生

山西青年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危机辅导员

田建伟 梁红娥 胡贵生

(1.西安思源学院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2.西安思源学院学生处(学工部),陕西 西安 710038)

社会多元化发展态势下,文化意识、思想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融合现象。在网络平台的应用下,多元意识形态的侵入,对我国青少年思想意识造成一定冲击,进而引发出错误的社会导向,加大青少年危机事件的产生概率。对于民办高校教育来讲,承接大学生管理的辅导员,为进一步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产生,必须丰富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才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宏观层面的导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保证校园日常教育管理任务的常规化开展。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特征及影响

校园危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在多维度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一定的偶发概率,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其所产生的危机将对学生群体造成不良的思想导控。当危机事件超出校园固有的防范机制时,将对学生人身以及财产造成严重威胁,这就需要高校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深度落实相关管理任务,且各类教育管理工作开展必须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1]

潜伏期长、个案联动性高与影响恶劣作为校园危机事件的主要特征。第一,在潜伏期方面。校园危机事件的成因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整个事态的矛盾型聚集,令辅导员在管理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同化效应。当整个事态的严重程度超出固有管理机制时,则必然造成危机事件的个体化产生,进而影响校园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在个案联动性方面。校园危机事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平衡属性,个案成因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规律性发展的危机事态,其是由大学生群体或者是社会事件对固有生活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当此类冲击作用到学生个体时,将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对于思想体系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来讲,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扭曲的现象。当此类现象作用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则必然导致个案危机事件的产生。第三,在影响方面。校园危机事件的产生具有较大的波及性,其本身所延伸出来的特点,是由个体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所产生的影响事态,如未能对其进行及时控制与约束,必然对整个校园日常生活以及相关管理秩序造成严重威胁,进而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现状

(一)辅导员危机意识不足

从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定位机制来看,其承担学生日常生活起居、学习管理以及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等任务,这将间接加大辅导员在工作时间内的压力。[2]与此同时,受到教育任务分配机制的影响,辅导员无法分化出更多的精力应用到校园危机事件的预防过程中,进而造成辅导员对校园危机事件存在认知不清的情况。当校园发生危机事件之后,辅导员并没有依据此类事态的产生,设定预期化防护措施,进而造成校园危机事件的控制不及时,加大校园危机事件的拓展范围,对学生以及相关教育管理任务造成严重影响。

(二)辅导员职业素养欠缺

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来看,年轻化、思想多元化作为辅导团队建设的主体,这为辅导员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有效融合奠定坚实基础。但受到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部分辅导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心理,这就造成辅导员无法将自身职能与任务进行精准定位,令其在实际工作中无法针对校园危机事件明晰工作思路,降低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辅导员应对能力较差

校园危机事件的偶发性以及突发性概率,对于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需求。然而,从现阶段辅导员处理校园危机事件的进展来看,大部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针对事件进行深度解析,甚至部分处理过程中受到自身主观情绪的引导,无法从客观角度上辩证事实,这就造成校园危机事件的二次产生。[3]从调查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辅导员在遇到校园危机事件时,第一主观感受是出于对事件天然的抗拒,随后在自身职能定位以及客观社会导向的作用下,才会对事物本身进行处理,这就造成应对过程中无法集中全部注意力查证事件本身的突发性问题,进而错过第一时间解决危机事件的处理节点。

三、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危机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分析

(一)事前预防的应对能力

事前预防作为危机事件预测的主要环节,通过对现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心理动态进行解读,针对可能出现的事件危机点,设定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此来保证危机事件产生时,可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对危机事件进行预防时,需具备一定的引导能力与信息获取能力。例如,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保证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不会产生思想扭曲的现象。同时可为学生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构筑法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生活行为进行约束。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则需要辅导员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学生身心动态,并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进一步保证辅导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深度解析出学生与危机事件所呈现出的关联特点,为后续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4]

(二)事中控制的应对能力

事中控制则是指当高校产生危机事件时,辅导员所具备的反应能力以及局面控制能力、信息协调能力等,保证在危机事件处理时,可在第一时间达到现场,并理性分析出危机事件的产生原因。结合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偶发性和蓄发性等特点,对事件进行全过程分析,然后制定出具有一定决策效用的管理策略,保证事件产生可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

(三)事后处理的应对能力

事后控制能力则是辅导员在危机事件的影响范围内,对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在校园体系中所产生的危害进行管控。例如对当事人以及受害人的安抚、危机事件在校园体系中的舆论导向。此外,高校辅导员应具备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的反思能力,对当前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总结,了解到危机事件在学生群体以及校园体系内的触发动机,这样便可为后续自身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处理能力措施

(一)完善高校规章制度

民办高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可为辅导员提供一系列管理措施,通过相关指标界定,可对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令辅导员可正确明晰出自身的工作思路。对此,必须依据现阶段高校运营环境,结合学生发展动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管控措施,确保各项管控机制深度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这样可进一步保证在相关管理任务实现的前提下为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此外,高校在建设管理制度时,应适当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减压处理,细化辅导员在教育以及管理方面的作用,令辅导员可容纳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思想层面的调控,以此来增强辅导员在危机事件处理中的应对能力。[5]在对辅导员进行选拔时,则应适当提高辅导员应聘门槛,保证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可满足民办高校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同时应针对辅导员设定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对辅导员现阶段的工作行为进行认可,以此来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自信心,使得辅导员在岗位工作中能以自身职业素养为己任,强化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而增强实际管理效能。

(二)加强辅导员团队的建设力度

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建设则是针对辅导员在现阶段高校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呈现出的不足,进而建构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体系,通过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提升,保证辅导员在相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化教育管理思想,增强其处理事件的能力。对此,民办高校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辅团队,对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养。同时,还可以将近年来高校所产生的危机事件进行综合,深度剖析出危机事件的产生动机,以及危机事件在后续教育管理中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强化辅导员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高校应加大辅导团队的建设与投入力度,正确定位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效用,通过专业化认证令辅导员具备相应的职能地位,这样便可保证在民办高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自身职能与义务可精准落实到教育管理体系中。

(三)优化危机事件应对预案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将影响校园的正常运营,为有效将校园危机事件掌控在合理范围之内,必须针对危机事件的产生进行前期、中期、后期的全过程管控,保证各项应对方案的落实,可以全面掌控到危机事件的产生态势中,进而将危机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首先,应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深度解析出学生在现阶段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存在的思想变动问题,然后以心理辅导形式解决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障碍,这样便可初步对危机事件的产生概率进行降低。其次,应加强危机事件的执行能力,当校园危机事件处于一种定性状态时,辅导员需在第一时间,以客观事实了解到危机事件的产生动机,分析出危机事件对学生以及校园环境所造成的持续性影响,以此来制定出有效的管控计划,防止危机事件的二次波及。最后,用针对危机事件的波及范围制定出科学性的善后工作,从舆论以及学生思想动态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导,以此来有效规避校园危机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辅导员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通过辅导员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界定,可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的责任,第一时间解决校园危机事件。因此,必须增强辅导员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深化责任意识、职业意识等,结合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等,建构多方位的管理机制,对辅导员进行精确定位。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危机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声”化危机
危机来袭/等